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玛尔巴塞拱坝的破坏与拱坝上滑稳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瓒 《水电站设计》2002,18(2):12-17,20
讨论了玛尔巴塞拱坝的垮与拱坝上滑稳定之间的统一性和相异性,分析比较了拱坝上滑稳定中的3种不同破坏形式,指出玛坝沿基岩内部上滑问题比一般沿基础接触面和周边缝的滑移复杂得多。强调对拱坝上滑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青山水库大坝渗流及稳定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青山水库主、副坝断面进行了有限元渗流计算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计算,计算结果显示:由于青山水库各坝心墙很薄,所以心墙处渗透坡降很大,可能发生渗透破坏;各坝坝壳与排水体交界位置的渗透坡降较大,存在渗流安全隐患;由于坝体及坝基的渗透性较大,渗漏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渗流的作用,当水库水位较高时,下游坝坡的最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随水库水位的上升而下降较快,由此导致下游坝坡在水位较高时不能满足抗滑稳定要求。通过对青山水库大坝的渗流分析可知,对于薄心墙土坝,在心墙的下游侧渗透坡降很大,如不采取有效的反滤处理措施,则容易发生渗透破坏,该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青山水库大坝的抗滑稳定分析则揭示出渗流对于土坝下游坝坡的抗滑稳定影响很大,对任何土坝坝坡进行抗滑稳定分析时必须考虑渗流的影响。计算结果为青山水库主、副坝的工程处理提供了依据,也为其它土坝的渗流及稳定安全分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以楼庄子水库粘土心墙坝为例外,对粘土心墙坝坝体结构渗流稳定及坝坡稳定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目前较为广泛的极限平衡原理进行分析,得出楼庄子水库粘土心墙坝坝体心墙料及坝料,在设计工况、校核工况下均不会发生渗透破坏;不同运行工况下,大坝上下游坝坡均满足抗滑稳定要求,上下游坝坡均稳定。分析成果为大坝渗流稳定及坝坡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拱坝本身安全度较高,但必须建立在两岸坝肩基岩稳定的基础上,国外拱坝的失事绝大多数由坝肩岩体失稳引起坝身破坏。我国对此已开始重视,把拱座稳定分析列入了拱坝规范。拱坝坝肩稳定问题已成为决定拱坝方案、设计和施工成败的关键。西水峪水库拱坝,是一座中型拱坝。根据西水峪地质情况,从拱坝坝肩稳定计算出发,对如何合理选择可能滑动面和滑动岩体,作出了结合实际情况的计算项目,采用按单位高度拱圈和分层累计两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大坝下游坝基内有一区软弱基岩,在蓄水时该岩体被压碎,从而引发无法控制的大坝变形破坏,本文探讨了玛坝破坏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碾压混凝土坝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成层状,水平层面是影响碾压混凝土坝强度、稳定和渗流的关键部位.随着碾压混凝土坝筑坝高度的增加,沿层面的抗滑稳定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碾压混凝土坝的结构和施工等特点,详细分析了引起层面失稳破坏的各个影响因素,并对层面各种失稳破坏形式的判据做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等比例降参数强度储备和非线性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渐进破坏过程、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结合小湾工程1210m高程平面坝肩稳定加固地基方案,以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并与有限元计算相结合,对小湾工程1210m高程平面坝肩稳定性和加固措施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加固条件下坝肩及坝体变形分布特征、坝肩失稳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确定了坝肩超载稳定安全度,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工程实例表明,坝肩稳定是拱坝设计中最关键的问题,而在拱坝坝肩荷载中,渗流荷载是坝肩稳定分析中最为敏感的作用力.本文分析了裂隙岩体渗流的特点,对其基本理论和数学模型及参数作了介绍,并概要介绍了现有坝肩稳定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瓒 《西北水电》1998,(1):40-45
玛尔巴塞坝(下称玛坝,全文同)的崩坝是世界上影响最大最深的拱坝恶性破坏事件,30余年来讨论不断。全文较系统地摘要集中了有关玛坝破坏的主要实际材料,共四种63点,试图供读者和笔者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得出尽可能实际的、较全面的工作和破坏机制的自我结论,吸取真正的教训。从个人的拱坝技术活动中,深感有必要这样做,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我国今后的拱坝建设。全文分上、中、下三部分刊出。本期为第一部分(上),主要记述了工程设计施工要况,垮坝过程要况、地质要况和破坏前监测到的数据及情况  相似文献   

10.
小湾水电站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大坝为292 m高的双曲拱坝,坝址具备修建高拱坝的优越地形条件,但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针对小湾拱坝1210 m高程坝肩的地形地质条件,对坝肩未进行加固处理方案,采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抓住影响坝肩稳定的主要因素,利用超载法进行破坏试验研究,分析坝体及坝肩变形分布特征,探讨坝肩失稳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确定坝肩超载稳定安全度。  相似文献   

11.
废弃浅埋洞室围岩稳定性及破坏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程序FLAC研究新疆乌鲁木齐“世纪花苑”三期工程废弃人防地道在拟建高层建筑作用下的稳定性,通过对洞室围岩应力、应变的变化情况、破坏分布状况及发展规律的分析,阐述了相应的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强度储备法在飞来峡土坝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度储备法抓住影响坝体稳定因素中最关键的强度指标,通过研究不同强度参数所对应的破坏区域的演变关系,分析坝体的稳定性和潜存的破坏机理,在混凝土坝和岩体结构的稳定分析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将强度储备法应用于土坝稳定性分析中属首次,以飞来峡水利枢纽土坝为例,采用二维有限元强度储备法对其稳定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边坡的失稳破坏机理,对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为运行管理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对反倾向层状边坡进行地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4种反倾向岩质边坡失稳模式,并就其破坏机制和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讨论,根据不同失稳模式的反向坡情况,采用相应的支护措施.水是诱发反向坡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设计中应合理布置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14.
荆江大堤堤基管涌破坏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探讨荆江大堤堤基管涌和管涌破坏的机理。文中阐述了荆江大堤渗流稳定问题的主要特点:(1)管涌发生并不一定管涌破坏;(2)管涌发生的地点有近有远;(3)堤基渗流破坏的最终形式是流土;(4)管涌的扩展是一随机过程。在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给出核算堤基渗流稳定的方法和公式。据此,用可靠性分析方法确定荆江大堤保护范围。实例证明本文的方法和公式是正确的。用本文的方法可以大大节约整险加固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5.
某大型水电站为顺倾层状人工高边坡,坡体软弱层面、断层、节理和后缘陡倾卸荷张裂隙对坡体稳定性影响大,在自上而下的挖坡过程中,局部坡体发生了失稳座滑。本文分析了边坡的地质条件和岩体结构特征,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了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探讨了坡体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了在滑坡体上继续挖坡,坡体可能发生的变形破坏形态;另根据坡体变形破坏机理及后续开挖边坡可能发生的变形破坏形态,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优化了边坡预应力锚杆和抗滑桩的工程加固支护措施,确保了边坡稳定,监测表明,后续坡体开挖及开挖完成后未出现明显变形破坏迹象。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沟后面板坝的工程概况、蓄水运行和溃坝的情形。提出了面板砂砾坝溃决过程的阶段划分、各阶段的破坏机理、破坏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为今后建此类坝提出了6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渠坡稳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重点分析了非饱和膨胀土边坡失稳的原因,在降雨入渗的条件下,膨胀土常发生浅层滑动,这种滑动与通常饱和土的边坡失稳的原因是不同的.为了弄清膨胀土边坡滑动(主要是浅层滑动)的机理,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附近进行了大型人工降雨试验,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由此认为,采用通常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来校核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稳定,对于深部过于保守,而对浅部则不够安全,因此是不合适的.根据非饱和膨胀土边坡失稳的机理提出了防止边坡浅层滑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某水电站古滑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监测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水电站扩建工程的古滑坡体,结合有限元法和 极限平衡法的各自优点,对其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进行了综合研究。施工期的两次古滑坡 体局部变形失稳,验证了前期稳定性分析成果。另分别根据两次变形失稳的监测资料和变形 破坏机理,制定了压脚回填、加强排水等合理的治理方案,并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确保了 施工期的坡体稳定。  相似文献   

19.
小湾左岸坝前堆积体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湾左岸坝前堆积体边坡为一复杂岩土高边坡,其稳定性分析中小汲到堆积体本身的稳定性及由其下部前缘其岩引起的牵引滑动问题,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为分析方法,研究了该边坡在无水、蓄水及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怀及失稳破坏机理。研究成果为边坡设计和加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作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工具日益得到重视。介绍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应用和发展现状,以及强度折减法的原理。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密度、坡型、斜坡变形及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与极限平衡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网格密度越大与极限平衡法越接近;不规则坡形会降低斜坡稳定性;采用强度折减法可以清楚地展示斜坡的破坏过程和机理,为预测和监控斜坡土体破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