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翟飞 《时代建筑》2014,(1):20-25
文章以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作为艺术顾问、数学家和工程师、学者和人文主义者、建筑师和工程负责人的多重身份为切入点;以文艺复兴时代为转折点,环顾欧洲古代与近代;对比和并置与建造活动相关的哲学、工程、绘画与雕塑、工艺制作等领域兼有建树的建筑师,并说明建筑师的多元身份和今天建筑学定义以外的知识也许正是理解建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史晨鸣  张峥 《山西建筑》2006,32(11):23-24
探讨了模仿、符号化、仿古、写意四种解决传统、现代问题的策略,分析了这四种方式的利弊和文化价值,以帮助建筑师解决中国古代建筑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小青 《山西建筑》2001,27(2):10-11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现代住宅设计的趋向对建筑师会面素质的要求,包括理论修养、艺术水平、生活经验的积累,还应重视设计前的调研工作,注重学习已建成的同类建筑的设计经验,进行使用后调查,从而使得建筑师本身的素质不断提高。另外还指出建筑师要善于体验生活、体验空间、体验环境,多注意自身的修养,多关注我们的社会,论证了建筑师的素质在住宅设计施工及使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当前建筑界两个热门的文化事件为切入点,对本土建筑师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刻反思。通过对建筑师职业伦理的理性分析,从成为城市美化运动的创造者、可持续人居环境意识的推动者、建筑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国计民生的社会工作者4个方面对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做了诠释。  相似文献   

5.
世界名建筑大师自学成材现象是一种值得我国建筑教育界深思的现象。作通过剖析安藤忠雄等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来探讨未来建筑师的培养模式。作认为学科交叉、素质教育、多元化教育以及建筑教育面向未来是建筑师培养模式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胡世贤 《山西建筑》2010,36(32):197-198
通过研究比较建筑师在设计院和地产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以及所扮演的专业角色,并比较了两类建筑师的共性和异性,提出了两类建筑师在各自行业中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7.
黄冬昀  王春建  丁浩南 《四川建材》2020,(1):184-185,189
对中外建筑师制度进行对比,发现中外建筑师制度在职能、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差异,认识到我国现行注册建筑师制度的不足。探讨了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的必要性以及新时代应当赋予其怎样的责任与义务。最后以雄安新区旧改项目为例,阐述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的亟需性与我国建筑师的能力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8.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one of the earliest attempts to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 a building tradition and incorporate it into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se efforts were put forth by Liang Sicheng (1901–1972), 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Chinese architects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in the 1920s and 1930s in China, informed by the strong collective intention to honour the Chinese pas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is collective intention that is still shared nowadays by architects and architectural theorists. This article examines in depth the evolution of the different ways Liang used the building past and constructed the Chines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s in different crucial stages of his architectural career in the 1920s and 1930s. It uses architectural drawing as both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Three of Liang’s representative drawings from these crucial professional stages are juxtaposed and investigated to reveal this evolution using the 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 method.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建筑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出发 ,论述了在提高建筑学专业学生素质、创新意识的同时 ,要加大工程技术知识教育的力度 ,培养具备一定工程技术知识背景的建筑设计人才 ,以适应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0.
唐小毛 《山西建筑》2011,37(14):239-240
根据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总结了时代对建造师提出的要求,并论述了在建造师制度下,项目经理与职业经理人存在的相似性,最后指出评判一个建造师是否合格,不能仅从资质角度出发,其整体的人文评判考核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揭示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建筑师负责制存在的困难及政策文件解读,为业界人士参与大湾区建筑师负责制提供参考。对《粤港澳大湾区建筑师负责制指引(征求意见稿)》进行解读,结合问卷做现状研究,总结归纳。发现业界对建筑师负责制发展疑虑集中在收费、法律法规、责任保险、建筑师综合能力等方面,而《指引》对上述问题均做了详细规定。《指引》为大湾区实施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了有效政策基础,构建健康有序市场体系及建筑师培养体系,加强建筑创作和设计原创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推动建筑师负责制实施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2.
唐剑  郑先友 《山西建筑》2010,36(5):35-36
针对美国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创新现状,以优秀设计作品为依托,透视了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创新的状况和趋势,希望在研究美国建筑师作品以及相关内容中学习、进步、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13.
郝珍莲 《山西建筑》2003,29(7):18-19
介绍了在商品住宅设计中建筑师与开发商的关系,从设计机制的改变、建筑师的定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建筑师只有充分了解开发商的意图和目标,才能设计出满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王显秀 《山西建筑》2002,28(1):6-6,61
阐述了建筑学在人民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建筑师创造性劳动的综合价值,介绍了建筑师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和注册建筑师的基本责任,提出了建筑师应树立创新意识,改变观念理念,才能提高设计质量;提出设计单位和建筑师只有强化职业的服务意识和技术管理实力,才能占领设计。  相似文献   

15.
屠泳博  李冬冬 《山西建筑》2007,33(27):214-215
介绍了业主建筑师产生的背景,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和建筑师特点的分析,指出业主建筑师是随着房地产品牌型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对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赖德霖 《建筑师》2012,(4):10-16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建筑的现代化过程中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七位著名建筑家的实践与写作为例,考察中国建筑师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这七位建筑家是吕彦直(1894—1929年)、杨廷宝(1901—1982年)、林徽因(1904—1955年)、梁思成(1901一1972年)、童寯(1900—1983年)、刘敦桢(1897—1968年),以及冯纪忠(1915—2009年)。  相似文献   

17.
任书斌 《新建筑》2003,(3):68-70
从新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部分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创作特点,分析他们创作的得与失,希望引起建筑界对于青年建筑师创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澳力中福广场设计建造全过程的感受 ,对当今中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市场扮演的角色进行探讨。重点探讨了业主、建筑师、施工企业三者间的关系 ,并对当今中国建筑师在信息经济时代肩护的责任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玛丽丝·罗默尔是当代荷兰知名女建筑师,其设计作品与理念有着鲜明的特色,善于从社会、环境出发探讨建筑之于城市的意义。同时她将女性建筑师的细腻敏锐以及富有艺术气质的特点注入作品之中。本文通过对玛丽丝·罗默尔的访谈及其代表作品和设计理念的简介诠释,并引发对荷兰建筑师群体特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The thre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s, namely Yung Ho Chang, Liu Jiakun, and Wang Shu, have often been labeled as the ‘avant-garde’ or xianfengarchitects in China. In response to the xianfeng architect label, Wang claims that he is a houfeng(rear-guard) architect because of his obsession with traditions.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labeling these architects as ‘avant-garde,’ xianfeng, or houfeng.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western discourse, notable attributes of the western architectural avant-garde are identified, and a tentative framework is developed to test its validity and usefulness in a non-western context. The term youfeng is arguably a better phrase to describe these three Chinese architects considering the heterogeneous trajectory of modernity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