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对86例162只眼屈光度平均为-11.28±5.11D(-600-2700D)高度近视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半年视力、屈出度与术前比较,明术后视力、屈光度变化有规律性、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肯定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有效、安全、预测性强、稳定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眼压测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临床上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situ keratomilusis,LASIK)术后眼测量值的偏差及其与影响眼压测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行LASIK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 tonmeter,NCT)与Scioetz眼压计测量的眼压值、CCT和角膜曲率。结果LASIK手术手术患者术后Schioetz、NCT眼压值的差值与切削等值。球镜度(D)显著相关,结论:近视患者LASIK术后Schioetz眼压值和NCT测量值均较术前有偏低的趋势,用Schioetz眼压计测量眼压较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兔眼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excimerLase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眼压的变化及其与影响眼压测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26兔5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ASIK手术,单盲法,用电子直接眼压计和Schioetz眼压计测量手术前后的眼压,检查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和角膜曲率,结果:兔眼手术前后电子直接眼压读数无显著差异;术后电子直接、Shioetz眼压值的差值和切削等值球镜度(D)显著相关。结论:兔眼压后实际眼内压并无变化,术后Schioetz眼压测量的偏低量与切削等值球镜度(D)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治疗近视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准分子激光中心2010年1月至9月行SBK手术的病例共71例(133眼)进行研究,总结观察与护理的经验。结果:患者术后的反应轻,无明显疼痛,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比较稳定,效果良好。结论:做好SBK围手术期护理,对其手术后的恢复有明显作用,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9月在我院眼科行SBK病例共71例(133眼),分析其术后裸眼视力、屈光度、泪膜破裂时间(BUT)、并发症等.结果:术后1周视力≥0.5的眼数为133眼(100%),≥1.0的眼数为131眼(98.5%);术后1周屈光度≤±0.5的眼数为112眼(84.2%),≤±1.0的眼数为129眼(97.0%);术后3月BUT为14.42±3.24,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6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眼(8.3%)出现瓣缘出血,5眼(3.8%)术后发现角膜瓣下方少量上皮植入、角膜瓣轻微皱褶、局部轻度层间角膜炎反应,经处理后角膜仍均透明.结论:SBK治疗近视安全有效,预测性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到2010年1月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的患者共79例(158眼),其中传统LASIK组33例(66眼),SBK组46例(92眼),近视度数-3.00D至-10.00D.两组均使用鹰式酷眼EYE-...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前弹力层下切削术与传统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矫正中高度近视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过去四个月在我院分别行前弹力层下切削术和传统薄瓣LASIK术治疗近视患者236例(470只眼)的术后情况;其中接受SBK近视矫正的患者118例(235只眼),接受薄瓣LASIK近视矫正的患者118例(235只眼)。所有患者术前等效球镜值介于-3.0到-9.0度,以及等效柱镜值≤-3.0度。分别对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裸眼视力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SBK组平均术前等效球镜值为-6.17±1.67D,LASIK组平均术前等效球镜值为-6.08±1.37(P=0.5)。术后1周裸眼视力(UCVA),SBK组为1.07±0.19,LASIK组为1.12±0.17(P〈0.05);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SBK组1.07±0.19,LASIK组为1.154±0.18(P=0.000);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SBK组为1.0±0.20,其中裸眼视力〉1.0占77.3%,LASIK组为1.15±0.19,其中裸眼视力〉1.0占94.0%(P=0.001)。术后3个月疗效指数(术后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SBK组为0.88±0.16,LASIK组为0.93±0.19(P=0.14)。结论:本研究显示,与SBK术相比,传统薄瓣LASIK术在矫正中高度近视时能得到更好的视力效果,但两者的疗效指数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波长193 nm 的准分子激光作高质量角膜切开术的基本原理,用自制的 ArF 准分子激光器对动物眼进行了初步的放切实验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小光斑准分子激光辅助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具有术后反应较轻、视力恢复快、屈光回退少等优点,成为目前近视矫治效果最好的角膜屈光手术方法.文中研究了LASIK术治疗近视的原理,定量地分析了近视度数以及手术区直径和最大切削深度的关系,给出某种小光斑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软件硬件的基本实现方法,经过临床表明,文中所给出治疗模型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126例、248只近视眼随机应用PRK或Lasik治疗,证明PRK对-6.00D以下的中、低度近视疗效肯定,Lasik对高、中、低度近视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疗效持久、稳定、预测性强、术后病人无痛苦,并发症少,是目前最理想的角膜屈光不正矫正术。  相似文献   

11.
激光近视矫正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光斑准分子激光LASIK手术反应轻 ,视力恢复快 ,屈光回退少等优点成为目前矫治效果最好的角膜屈光手术方法。本文研究了LASIK术治疗近视的原理 ,定量地分析了近视度数以及术区直径和最大切削深度的关系 ,给出小光斑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软件硬件实现方法 ,经过临床表明本文给出的治疗模型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裸鼠卵巢上皮性癌细胞(CAOV3)荷瘤动物模型干预后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意义。每只荷瘤裸鼠经胃管针给药ATRA剂量为2mg/kg 2d×4周,取新鲜肿瘤组织进行电镜制样观察。结果显示CAOV3荷瘤裸鼠经ATRA干预后,肿瘤细胞出现细胞表面微绒毛明显增多,细胞间常见桥粒和紧密连接,胞浆内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糖原颗粒增加,还有发育良好的高尔基体,细胞核异染色质增加,常染色质减少,偶见被吞噬的凋亡细胞。上述超微结构变化提示ATRA可诱导和促进CAOV3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碱性磷酸酶与酸性磷酸酶染色的组织化学方法 ,探讨弱激光照射对正畸骨改建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弱激光照射 (CO2+He-Ne)的方法 ,制作兔正畸牙齿移动的动物模型。将 42只大而白免分为未加力组 ,加力 1天、3天、5天、7天、14天、2 1天组 ,每组 6只 ,右侧作为照射侧 ,左侧作为对照侧。对兔实验性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变化进行了组织化学 (碱性磷酸酶与酸性磷酸酶 )染色的观察 ,并进行图象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 :碱性磷酸酶体积百分比的比较结果表明 ,3天、5天组照射侧碱性磷酸梅的活性变化差异显著 ,P值 <0 .0 5碱性磷酸酶酸总数目的比较结果以 3 ,5 .7天组差异显著 ,其中 3天组P值 <0 .0 1,5、7天组P值 <0 .0 5。酸性磷酸酶染色结果为照射侧 3天、7天组较对照侧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弱激光照射侧碱性磷酸酶与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均增强 ,提示弱激光照射对加速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的骨改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粉末激光烧结中的扫描激光能量大小和分布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湘生  史玉升  黄树槐 《激光技术》2003,27(2):143-144,149
在快速成形技术中,扫描激光与物质的物理化学作用决定了加工零件的质量和加工效率;SLS(激光选区烧结)成形技术中的扫描激光能量大小和分布对加工件的质量有决定作用。分析了激光扫描的能量大小和分布,讨论了扫描激光的有关参数对扫描能量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规律;指出一定间隔叠加扫描的激光能量大小与扫描间隔是一个非线形关系,其分布也与扫描间隔有密切的关系;激光束直径、扫描速度等参数对扫描能量的大小与分布也有一定影响;扫描线的数量与扫描能量的大小与分布几乎无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将磁脉冲压缩开关结合LC反转倍压电路应用于高重复率紧凑型准分子激光器的技术。对磁脉冲压缩开关应用的原理及结合LC倍压方法在准分子激光器高压快放电激励电路中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 ,并给出了一种实用型的准分子激光器电源放电电路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激光烧结金属件翘曲与开裂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结件翘曲与开裂始终是选择性激光烧结的难题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翘曲与开裂的机理,总结了影响烧结件翘曲和开裂的一些因素,并分析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中的温度场与热应力场;最后,提出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观察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探讨术后复发的原因.经对临床确诊的146例CA患者进行192次治疗,结果表明,CO2激光治疗CA疗效确切,如能同时病因治疗和配合免疫增强剂、中医中药辩证治疗,可降低CA复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胶乳(PPVL)制备医用天然胶乳胶管,并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和扫描电镜(SEM)研究胶管试样的热氧降解机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热重法/微分热重法(TG-DTG)曲线表明,试样的氧化降解过程为两步反应,并在产生轻微降解后,出现明显的吸氧增重过程。增重率随升温速率β的增加而减少;β为5℃/min的增重峰温度187.9℃,增重率达1.33%。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反应的频率因子A和活化能E均随β的增加而增大。SEM研究显示,试样经过100℃×22h空气老化后的超微结构受破坏程度比较轻微,试样经过70℃×166h空气老化后超微结构受破坏程度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