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疆和田酸石榴为原料制作石榴汁,用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对石榴汁进行除菌过滤,对比不同孔径膜的膜通量、除菌效率、成分截留率等参数,确定适于石榴汁膜除菌的膜孔径;并研究了石榴汁陶瓷膜除菌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用于石榴汁除菌陶瓷膜的孔径为0.22μm;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0.20MPa、温度20℃。通过陶瓷膜过滤,可以有效去除石榴汁中的悬浮物和有害微生物,同时保留了其中的营养成分,避免了加热杀菌过程中的褐变、营养成分损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杏汁的护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和评价氯化钠、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对杏汁色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量应适当,过大反而会使杏汁感官品质降低;氯化钠、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对杏汁都有一定的护色效果;杏汁护色的最佳配方为:2%的氯化钠、0.15%的柠檬酸、0.03%的抗坏血酸、0.08%的亚硫酸氢钠.  相似文献   

3.
田颖 《饮料工业》2008,11(8):21-23
以新鲜杏肉为主要原料设计了混浊型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以感官风味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杏汁、蔗糖和柠檬酸的最佳复配比为:14%杏汁+8%蔗糖+0.08%柠檬酸,并确定复合稳定剂的最佳组合为:0.10%果胶+0.15%CMC+0.10%黄原胶。  相似文献   

4.
以成熟适度的杏为主原料,加入一定的茉莉花茶,通过对饮料的糖酸比及固形物含量的调整,并经过大量的研究实验,最终得到了口感较好的杏汁复合饮料。因杏汁饮料能克服杏的不易储藏的缺点且能较好地保持杏的原有营养成分,故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杏汁微波杀菌工艺进行综合优化得到最佳杀菌条件。结果表明:pH3.5、微波次数为3次、微波终止温度为67℃、微波起始温度为-11℃,在此条件下微波对细菌的致死率可达到99.68%,多项验证实验值在95%的置信区间内符合预测值,说明响应面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地预测微波杀菌工艺的各参数。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手段对产自甘肃景泰条山农场的兰州"大接杏"杏汁及其发酵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分别检索定性出杏汁挥发性物质组分57种,发酵饮料挥发性物质组分50种.经分析比较杏汁经发酵后损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42种,其中减少最多的是烃类化合物;新增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35种,其中增加最多的是酯类和醇类化合物;发酵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减少的有乙酸己酯、异松油烯、松油醇、十四烷、十二烷,相对含量明显增加的有乙醇、乙酸乙酯,相对含量变化不大的有乙酸戊酯、2,6-二(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等.  相似文献   

7.
“大接杏”杏汁及其发酵汁挥发性物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手段对产自甘肃景泰条山农场的兰州“大接杏”杏汁及其发酵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分别检索定性出杏汁挥发性物质组分57种,发酵饮料挥发性物质组分50种。经分析比较:杏汁经发酵后损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42种,其中减少最多的是烃类化合物;新增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35种,其中增加最多的是酯类和醇类化合物;发酵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减少的有乙酸己酯、异松油烯、松油醇、十四烷、十二烷,相对含量明显增加的有乙醇、乙酸乙酯,相对含量变化不大的有乙酸戊酯、2,6-二(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等。  相似文献   

8.
《食品工业科技》2003,(01):34-35
就几种常见的果汁澄清方法在杏汁上的应用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杏汁澄清中果胶酶澄清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无二次沉淀,其最佳组合为pH4,酶用量0.01‰,时间40min,温度45℃;蜂蜜虽有一定的澄清效果,但会出现二次沉淀,在实际应用中成本也较高;海藻酸钠-碳酸钠法、单宁-明胶法澄清效果差,操作繁杂。   相似文献   

9.
杏汁澄清方法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就几种常见的果汁澄清方法在杏汁上的应用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杏汁澄清中果胶酶澄清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无二次沉淀,其最佳组合为pH4,酶用量0.01‰,时间40min,温度45℃;蜂蜜虽有一定的澄清效果,但会出现二次沉淀,在实际应用中成本也较高;海藻酸钠-碳酸钠法、单宁-明胶法澄清效果差,操作繁杂。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冷却结晶工艺在甜菜制糖工业中应用的可能性,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膜滤渗出汁的冷却结晶实验.渗出汁经过膜过滤,透过液浓缩后采用冷却结晶方法,可以得到二级的成品糖.  相似文献   

11.
杏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了解各汁饮料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中果汁的糖含量、酸含量及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对杏汁的配方及其含量做正交试验,最终得到口感最佳的杏汁饮料。  相似文献   

12.
澄清杏汁饮料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澄清杏汁饮料的护色、澄清和配方等工艺做了重点讨论。结果表明:护色用1.5%抗坏血酸、0.25%柠檬酸和0.2%氯化锌能得到良好的效果;澄清的最佳工艺为pH4、酶0.001%、时间40min、温度45℃;产品的配方为杏汁40%、糖10%、柠檬酸0.40%。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成品稳定性,在珍珠油杏杏汁饮料中进行稳定剂添加的研究。选用黄原胶、CMC-Na、果胶、卡拉胶共4种稳定剂,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感官评定、稳定系数的测定分析,从中筛选出黄原胶、CMC-Na、果胶来进行复配剂优化组合试验,通过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参数:黄原胶0.06%,CMC-Na 0.06%,果胶0.02%,均质压力40 MPa,均质4次,在此条件下,杏汁的稳定系数为0.976,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以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结合膜过滤设备的特点,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脱脂乳利用陶瓷膜过滤工艺除菌时不同的跨膜压力、错流速率、浓缩系数和脱脂乳干物质含量对膜通量、除菌率、蛋白截留率的影响和膜使用时清洗时间间隔.结果表明,脱脂牛乳利用陶瓷膜过滤除菌的最佳工艺条件:跨膜压力0.15 MPa,错流速率6 m/s,浓缩系数0.85,脱脂牛乳干物质含量8%,截留侧膜前后压降为0.24 MPa,除菌率可达到99.86%.  相似文献   

15.
我厂在省甘蔗糖业食品科学研究所的帮助下,继续改进红糖生产过程中的蔗汁澄清连续除泡的工艺、设备(参阅本刊1976年第5期),取得良好效果。蔗汁经过两级连续除泡器,将  相似文献   

16.
苦瓜汁、杏汁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瓜汁、杏汁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研制了苦瓜汁、杏汁复合饮料.苦瓜汁、杏汁的最佳配比为2=7(质量比);通过克服加工中易出现的褐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饮料的稳定性,最终获得色泽橙黄、口感柔和的稳定苦瓜汁、杏汁复合饮料.  相似文献   

17.
苦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是一种良好的功能性食品;杏的果实甘美酸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而且含酸量较高,具有良好的风味,特别适合于果蔬汁饮料的加工。本文以苦瓜、杏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白砂糖、蜂蜜及其它辅料,研制出口感适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品质稳定的苦瓜汁、杏汁复合饮料。本试验对生产工艺、技术要点、抗氧化、稳定剂选择进行了研究,有效解决了苦瓜脱苦、护色、杏的护色及饮料的稳定问题,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苦瓜汁、杏汁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并提出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定化果酒酵母,产酯酵母和肠膜明串珠菌的混合菌细胞进行酒精连续发酵杏皮渣汁工艺的研究。以酒精度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法优化接种量、稀释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对酒精度的影响,同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酒精连续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在稀释率0.02h-1,接种量16g/100m L,可溶性固形物17%,温度30℃,p H3.8的条件下,双级连续酒精发酵所得酒精度最高,模型预测值为6.3%(v/v),与验证实验得到的酒精度6.18%(v/v),仅相差0.12%(v/v),从而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定化果酒酵母,产酯酵母和肠膜明串珠菌的混合菌细胞进行酒精连续发酵杏皮渣汁工艺的研究。以酒精度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法优化接种量、稀释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对酒精度的影响,同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酒精连续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在稀释率0.02h-1,接种量16g/100m L,可溶性固形物17%,温度30℃,p H3.8的条件下,双级连续酒精发酵所得酒精度最高,模型预测值为6.3%(v/v),与验证实验得到的酒精度6.18%(v/v),仅相差0.12%(v/v),从而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从猪肝提取过氧化氢酶的工业化大生产中的除菌处理,通过综合采用巴氏消毒和硅藻土助滤剂两种方法比较研究,确定最优除菌工艺条件为:酶液在48℃左右,加热10min,再用3%的821#硅藻土助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