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河北省沿海地区水环境现状 一是淡水资源缺乏。沿海地带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大面积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同时水污染状况也较严重地造成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缺乏。目前即使是遇平水年,沿海地区也缺水3.127亿m^3,在不考虑增加围垦、水产养殖等项用水的情况,预计到2010年沿海地区平水年将缺水5.6亿m^3。二是自然灾害频发...  相似文献   

2.
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沿海地区风暴潮、洪涝、海水倒灌和海岸侵蚀等自然灾害。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相叠加,进一步加剧了海平面上升对环境和人类活动所构成的威胁。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海平面上升及地面沉降对流域防洪、排水、水资源、水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上海市位于太湖流域东部,紧临东海和杭州湾,是流域内受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以上海地区为代表,在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相关预测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对流域的影响,从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初步提出减缓影响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我省滨江临海,江海堤防是重要的防洪屏障,是沿江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改革开放以来,沿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沿江地区已成为密集的经济走廊。保障江海堤防的安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屏障和重要支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建国40多年来,沿江沿海地区积极开展江海堤防建设,形成了较为坚实的防洪防潮防台物质基础。但是,从近几年长江大水,特别是去年8号、今年11号台风袭击暴露出来的问题看,江海堤防标准不高,隐患很多,加快江海堤防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渤海新区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计算,分析了区域地下水漏斗发展和今后发展趋势,建立了漏斗中心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相关关系,对地面沉降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灾害影响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保障渤海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水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渤海新区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计算,分析了区域地下水漏斗发展和今后发展趋势,建立了漏斗中心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相关关系,对地面沉降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灾害影响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保障渤海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水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黄渤海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大,造成地下水超采,引发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探讨了黄渤海沿海地区地下水管理主体、管理责任、管理依据、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可行性、管理目标和效果,对该地区的地下水管理模式概括为: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管理依法,开采控制;区域一体,数据共享;经济可行,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7.
微型桩技术适用于沿江沿海地区的港汊、淤泥等软弱地基层的地基处理,尤其对地基不均匀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处理中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南通滨海新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风险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过量开采一直是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建设对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和战略意义。为合理利用与保护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有效地将地下水开采产生的地质灾害影响程度降到最小,以南通滨海新区为例,将地下水资源仅作为应急备用水源并提出两种地下水应急供水方案,利用GMS软件建立了地下水流-地面沉降耦合数值模型,开展两种应急供水方案实施后地质风险的预测。结果表明:在满足南通滨海新区应急供水需求的条件下,两种方案实施后,仅会在应急开采井所在的区域产生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的现象,同时在应急供水结束后,地下水位快速回升,地面沉降出现回弹的现象,总体产生的地质环境风险很小,两种地下水应急供水方案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超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资源日益枯竭;地面沉降;岩溶水地区地面塌陷或地裂缝;地下水污染;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等负面的环境效应,本文提出了超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止措施,对合理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指导作用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沿海地区是世界上风暴潮多发地区之一,给沿海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及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迅速,人口、资产密集度也最多、最大的地方,因此必须研究出有效地减轻风暴潮的灾害,确保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海堤(塘)安全的方法。 对沿海地区防汛指挥决策有意义的是湖  相似文献   

11.
超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资源日益枯竭;地面沉降;岩溶水地区地面塌陷或地裂缝;地下水污染;沿海地区海水入浸等负面的环境效应。本文提出了超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止措施,对合理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指导作用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暖致海平面不断上升,日渐成为多种海洋灾害的诱因,对沿海城市或地区水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和风险。对海平面上升及其对沿海城市水安全的危害进行了概述,对国内外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了综述;结合沿海地区水安全面临地面沉降的人为灾害与海平面上升的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提出了未来加强和加快两者叠加影响研究的若干展望,为类似地区或城市水务行业技术或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自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江苏沿海地区成了包括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在内的三大国家战略叠加区,这给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结合沿海地区水利规划工作实际,回顾了"十二五"沿海地区水利发展现状,客观分析了防洪减灾、淡水资源供给、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十三五"沿海地区水利规划思路、目标、主要任务以及部分重大课题研究建议。可为即将启动的江苏省沿海地区"十三五"水利规划提供参考,对未来5 a沿海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省昌黎县典型降水情景为例,利用逐日降水资料和3个地下水监测点的逐日水位资料,计算数据间的相关性系数,并基于此分析河北省沿海地区降水对地下水位变化的过程影响,探求沿海平原地区典型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具体规律,为沿海地区的水资源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徐邦斌 《治淮》2014,(12):35-36
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是解决沿海城镇和岛屿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水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了加快沿海地区海水利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系统阐述了淮河流域沿海地区海水利用现状与面临的形势,客观分析了淮河流域沿海地区海水利用存在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淮河流域沿海地区海水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南通市沿江、沿海地区水闸引河冲刷现状及原因,提出改善河口平原地区水闸消能防冲措施:①优化改善水闸消能防冲的设计,避免或减少折冲水流现象;②提高水闸管理人员素质,改进水闸运行管理方法,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调度运用.  相似文献   

17.
沿海地区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地区。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1/2以上。对我国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然而沿海地区恰巧也是我国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地区,常有洪涝、干早、台风、暴潮、地震、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滑坡、农林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近四十年来,平均每年造成200亿元以上经济损失和数千人死亡,占全国灾害损失的一半以上,由于这一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化程度高,各种人为灾害如火灾,交通事故、污染、流行病等也是国内发生频度最高地区,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  相似文献   

18.
以沿海地区台州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基于三角形法,对雨水混入与污水处理厂水质、水量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探讨雨水混入率对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受降雨影响较大,实际进水水质因雨水混入而小于设计值;沿海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水质效果较差,污染负荷削减率平均值远低于全国平均值;小雨时,沿海地区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削减率最高,污染负荷削减率随着降雨规模的增大而减小;沿海地区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行时,污水量处理率较低,为60%~70%;沿海地区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量远大于设计值,水量设计规模宜考虑乘1.4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9.
因为我国地理和地质条件的特殊性,中国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十分的敏感和脆弱。由于水资源的短缺、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水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目前已经给我国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战略任务。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通过采取生态环境可持续保护的方法,建立适应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政策、体制及运行机制,可以使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达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还能有效的使我国沿海地区的环境、经济、资源能够有机的结合从而得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滨江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解放以来,上海市川沙县海塘做了大量的石方护坡工程,但当地无石料,造价高,且常因运输影响施工,不能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