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李保峰:您多年来一直聚焦地域建筑研究,您还在香港大学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做过访问学者,可否请您谈谈地域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您如何从国际化视野评价中国当下的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关于您提到的绿色建筑和地域建筑的问题,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地建筑设计",其实建筑设计本应该是在地设计的,只因后来的设计分工等原因,以及不"在地"或不尊重场地等设计造成的异  相似文献   

2.
创建之初,同济大学建筑系就以师资多源、思想多元而闻名。60多年中,同济大学建筑学教育经历了从"兼收并蓄"到"博采众长"发展,令天呈现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建筑设计、国际合作各方面新的成绩这里入选的75名"同济建筑学人",是1977年以后进入同济大学进行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学习的建筑学人的一部分代表他们的成长,体观了同济建筑风格的4个特点:学术民主,呈现出统一中的参差多态;追求创新,努力把握时代的脉捕;勤于实践,在建筑学领域和其他领域成果丰富;开放合作,成为国内国际建筑学术交流的中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同济建筑不仅是同济的,进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3.
李立自述     
正2003年,我抱着"改变自己"的初衷来到同济大学工作,一晃至今13年,已经与我在东南大学的求学时间持平。同想在同济的经历,对我学术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卢济威老师。卢老师曾对我说:城市设计能使建筑设计如虎添翼,我在后来的建筑实践中深有体会,卢老师的城市设计思想助我拓展了观与其他学校不同,同济的建筑学院由4座不同式样的建筑组成这本身已经构成一种态度。同济总体宽松的环境对我个人的成长大有助益,这里自  相似文献   

4.
沙永杰自述     
正从1996年初来同济已有20年,其间多次出国留学或工作,但由学院、建筑院和规划院以及几大杂志等合在一起形成的同济"超级学校"对我的吸引力最大。我很幸运遇到最好的老师,导师郑时龄教授对我的指导和支持从未间断,罗小未教授和伍江教授也给我大量指导与支持,他们在视野、责任和求真态度方面对我的影响无可取代。"超级学校"的3个特点也让我爱益匪浅:一是拥有建筑、城市、景观和艺术多学科资源,为跨专业理解问题和出成果创造了条件;二是与上海发展紧密结合,同  相似文献   

5.
同济建筑学教育在65年的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不断创新之中发展,在顺应或预见社会变革中形成贡献。文章提出了同济建筑学教育创新变革的四条线索,以此简要分析其发展脉络和贡献:(1)从包豪斯影响到"空间原理";(2)从构成教学到环境观体系;(3)从兼收并蓄到博采众长;(4)从现代性到当代性。文章还提出了一点思考,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同济建筑学教育可以更加多元开放,让大学建筑教育成为注重五个"Pto P"(人与人,人与研究,人与项目,人与设计实践,人群与人群)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6.
任力之自述     
正学生时代,徜徉在同济校园,那些风格迥异、和而不同的建筑总是令我回味:具有浓厚包豪斯色彩的文远楼,现代思想,中西合璧;民居风格的教工俱乐部,空间流动,细部精湛;大礼堂的大跨度拱形联方网架,则站在了当时结;结构技术的前沿。兼收并蓄、功能为先、空间交融与技术创新的建筑思想,在我看来构成了"同济风格"的核心。毕业10周年后,同济大学90周年校庆前夕,我荣幸地承担了"四平路校门改造"项目的设计任务,有机会在这个特殊地点诠释自己心目中的"同济风格"。于是,老校门得到保留,延续历史记忆;充满技术感的新校门后移,完善入口交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
<正>1997年8月,我走上教师岗位,至今已有20余年,经历了数次课程改革。说起对我影响最大,让我的专业成长产生质的飞跃的,应该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华樾教育研究院的一个国家课题,它倡导让学生在课内大量阅读,"反三归一",质从量出,自2006年在山东省潍坊市开展以来,得到了多地教育部门和教师的认可。2011年,林州市参与了这项实验,我有幸深入学习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念和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绿色建筑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0余年历程,绿色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操作层面尚有大量问题,如重视"绿指标"却忽视"建筑学",重视单体设计而忽视城市尺度,重视设计图却忽视完成度以及重视"硬技术"却忽视"软思路"等。中国的绿色建筑从20世纪90年代的观念引进到近10余年的本土实践,已经经历了20余年的历程,相比10多年前的普遍缺乏理解~[1],如今,不仅绿色建筑的概念已为中国建筑师熟知,更因为绿建评价体系的出现,使其到达可操作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从同济到ETH——教学差异的个人体会我本科在同济学习,毕业后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idgen?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下文简称ETH)继续深造,硕士毕业后曾在瑞士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工作,之后又回到国内做建筑设计实践。走过了这个过程,对自己所经历的同济和瑞士的教育情况、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些想法和思考。在同济本科的五年中,我感受到同济是一所鼓励创新、教育思路比较开阔的学校。首先同济的学生阅读涉猎广泛,很多建筑大师到  相似文献   

10.
李翔宁自述     
正我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同",即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都在同济获得。同济给我最大的教益是开放平等的学术心态和质疑权威的批判性思维。人们常说同济建筑有着包豪斯的传统,这源自同济和德国的渊源,也源自我们建筑系的主要创办人黄作燊先生是格罗庇乌斯的学生。事实上,黄先生就读的是格罗庇乌斯执教时的哈佛设计研究生院(GsD)。无论包豪斯也好,哈佛GSD也好,其共同的特征都是开放多元,敢开风气之先,突破传统的桎梏。这些或许也正是我对同济建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新建筑》2016,(6)
正润·实践1为何选择从事建筑创作这项工作?因为以前看过两句话,一句是"唯有创作让人觉得自己是活着的",另一句是"建筑设计是物质的集成体,能跨越不同的领域,而不被任伺专业所束缚",建筑创作让我感受到某种自由的状态。2请谈谈对你有重要影响的成长、学习或工作经历?20岁独自游览了《梁思成全集》所列的古建筑,这次旅行令我受益良多,初步认知到中国建筑的精  相似文献   

12.
杨志疆自述     
<正>我的东大经历"东南"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一种设计哲学。求真、务实、严谨,以及对建筑最本体的价值追寻。东南关注的是培养追求建筑品质的"大匠",这是一种非常正面的建筑观。在东南读博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导师齐康先生。齐先生的钢笔画在中国建筑界独具一格,所以他也希望我们一定要多抄图,以培养心手合一的设计感觉。齐先生能随手画出若干世界知名建筑的平面和总图,令人钦佩。他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段非 《时代建筑》2004,(6):81-82
《时代建筑》想以“同济风格”出一期专刊,起初我不是很认同,因为在动辄以“风格”作为标签的年代,人们对于这一词汇早就嗤之以鼻,况且“风格”之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滥用“风格”未免有故意炒作卖弄之嫌,因此编辑们以“同济风格”之称见诸网上的建筑论坛时,往往不少网友们则发出阵  相似文献   

14.
支文军自述     
正作为同济建筑"新三届"的一员,我是在"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伊始的时代背景中进入高校学习的。我门这代人既是新旧教育体制转型的亲厉者,经历了建筑学教育体系的恢复阶段,与前辈建筑学人有清晰断的师承关系;更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承上启下、积极参与变革的群体。在同济本科学习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其实是处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中,一直到毕业设计结束才对建筑有所领司。指导老师葛如亮教授的"新乡土主义"建筑系列实践及其以此为特色的毕业设计课题研究对我产生了持久和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后来课余从事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基础。研究生阶段我师从罗小末先生,开始进入到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其间对西方现代建筑发展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构筑了我西方  相似文献   

15.
刘晖     
正我是建筑学84级学生,大学的专业课受教于西冶老前辈,先生们的风格和学识,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做人做事方式影响很大,至今已成为灯塔。同学之间共学成长,是专业提高和快乐的源泉,记得上学期间修建的主楼后花园,高年级同学以老师之名作景物之名,沿用至今。大三接触到"Landscape Architecture",毕业设计"华麓景区详细规划",促使我1988年报考佟裕哲先生研究生,开始陕西汉唐园林学习。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0月,同济大学建筑规划学院正式成立.这不仅对同济的建筑规划师生来说是一件大事,对同济大学整个学校也是一件大事.清华大学一位规划前辈后来曾经评论说:“没有建筑学院,清华可以仍然是清华,但是没有建筑规划学院,同济也许就难以成为同济了.”此话也许有些言重,但是也反映了国内规划界对同济建筑规划专业的看法.对于学院成立这样的大事件,理应有很多人、提供很多丰富的资料来构作集体记忆,我记下的经历过的片段及所存的照片,也许可以为集体记忆添加一角.  相似文献   

17.
<正>赖军:说到天大的建筑教育气质,我认为是严谨务实,就像我们的校训——"实事求是"。我发现现在很多在一线做建筑设计的建筑师都是天大毕业的,因为天大的学生都特别务实。我们老开玩笑说:"天大建筑毕业的基本都是做总建筑师、总工的多,做院领导的少。"所以我觉得天大更务实。天大的设计风格比较朴实、规矩,它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这样,在设计上也显得更纯粹。像清华可能更强调理念,更多地从人文的角度去思考;再比如同济,因为地处上海,所以自然而然会有一种对市场的理解和认识,更多地考虑项目的落实和运营。  相似文献   

18.
黄河     
《Planning》2015,(Z1)
<正>回看脚下,无数波浪从黄河的支流、干流涌入海中。有的把浪头打得高高的,好像要与大海一决高低;有的低头向前冲,似运动员,要急急忙忙地冲到它们的终点;有的三五成群,依靠"人多力量大",冲破海潮的一道道"防线",在大海里快乐地向前翻滚;还有一些,急流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还给它起了个"小别  相似文献   

19.
正在社会中,各界高级的科技工作者以自己的专业研究成果和科技知识向领导、决策者们提出前瞻性的建议,并做足"宣传",供领导们决策选择,有的会得到支持,进而开展业务工作,再以科技成果,更为政策的制定和顺利的贯彻,以及为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作好技术支持和技术储备,为国家贡献力量。在这种工作中,常常还要对当前的社会现象、政策以及理念"纠偏",这会遇到很多矛盾,就需要既有  相似文献   

20.
伍江自述     
正我受祖父的影响而学习建筑。祖父伍子昂是我国老一代建筑师,1933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在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基泰工程司和奚福泉建筑师领导的公利工程公司就职,1939-1946年担任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主任。当时祖父曾为我报考志愿征询杨廷宝老师,他对几个最好的建筑系做了分析比较后建议我报考同济。1979年我如愿进入同济。后来我又有幸师从罗小未教授。她不仅是我专业上的导师,更是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她把自己看作学生的人梯,总是以学生的成就为荣,在她身上反映了同济建筑人的全部优秀品质。同济没有令人生畏的学术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