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筑》2000,(6)
《世界建筑》杂志创刊 20周年暨"水晶石杯" 2000年度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颁奖活动于 2000年 10月 20日下午 16时在清华大学建筑馆举行。会上,《世界建筑》 杂志主编王路致辞。建设部叶如棠副部长到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良镛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秦佑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建设部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恺等作了发言,并为"水晶石杯" 2000度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者颁发了奖杯、奖金及证书。   《世界建筑》杂志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创刊于 1980年 10月,至今已出版发行了 123期 …  相似文献   

2.
篇首语     
随着本期《世界建筑》杂志的出版,第199期《世界建筑》杂志和广大读者一起步入了2007年。在这新年到来之际,我代表世界建筑杂志社,感谢广大读者对《世界建筑》的关心、爱护和支持,并祝广大读者新年如意、平安健康、工作顺利!《世界建筑》自1980年创刊以来,本着借鉴西方经验、了  相似文献   

3.
<正>吴良镛:《世界建筑》已经30年了,时间过得非常快,建国以后,文革前,清华大学建筑系办了《建筑史论文集》;文革后,办了《世界建筑》。办《世界建筑》是考虑到我们已经有了对历史探讨的杂志,我们还需要有横向看世界的一本杂志。1979年-1980年上半年,《世界建筑》办了3期试刊,文革之后的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副校长都看这本杂志,对《世界建筑》很满意。1980年10月,《世界建筑》正式出版,后来越办越好了。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都很关心国外的建筑情况,《世界建筑》的销售量还是比较大的,大家很喜欢看。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我坐在出租车上,司机同志知道我是清华大学的,就跟我说:"你们有本杂志叫《世界建筑》,办得很好,我也经常看。"我期望《世界建筑》今后在建筑批评、理论探讨方面,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我祝《世界建筑》经历了30年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世界建筑》的读者们:你们好!首先我祝贺《世界建筑》杂志出版俄罗斯新建筑专辑。祝愿《世界建筑》编辑部的工作;顺利成功。俄罗斯建筑如同俄罗斯悠久的历史一样,印记着我国发展的历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说,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建筑物是世界建筑之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希望,中国的读者们,包括艺术家、建筑师能通过《世界建筑》杂志了解俄罗斯现代建筑师的创作,这将对加强中俄两国建筑同行们的合作有很大的帮助。感谢《世界建筑》杂志社的同志们为此专辑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为俄中两国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俄罗斯联邦驻…  相似文献   

5.
《建筑学报》创刊于1954年,今年是它50华诞。半个世纪以来,它作为中国建筑界主流学术刊物,其贡献和影响是巨大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说来也巧,我正是1954年走进建筑专业。《建筑学报》是我50年建筑生涯的良师益友。上个世纪50年代我还是茅塞未开的建筑学生。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图书馆里建筑杂志琳琅满目,其中唯一的中国建筑学术期刊就是《建筑学报》,它向我们展示了国内的建筑世界。记得有一次我从学报上看到关于杭州西湖饭店设计竞赛的介绍。当时我国还很少有这种竞赛活动,耳目为之一新。对吴良镛先生方案溶入环境的文化品位和戴复东先生方案…  相似文献   

6.
学术事件     
1980年,中国的建筑设计界和建筑师群体跟整个社会一样,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世界建筑》的创刊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接触国外建筑的窗口;30年后的今天,仅上海世博园内,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筑师直接的交流与合作就已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7.
<正>32年前在日本丹下事务所研修时,曾经有半天的机会陪伴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这短暂的经历也成了我难以忘怀的记忆。在圈内知道贝先生的名字最早还是在1977年底,日本《新建筑》杂志以"现代世界建筑的潮流"为题出了一期临时增刊,除了介绍20世纪的建筑大师外,按"构筑现代建筑世界的人们"和"开拓现代建筑的人们"两个版块分别介绍了美国和欧洲等国的建筑师,在前一个版块中介绍了一位1917年生于广东的华裔建筑师Ieoh Ming Pei,他于1935年赴美,1954年成为美国公民,在哈佛和MIT学习过,并已取得了许多荣誉。但直到1980年中国《世界建筑》杂志  相似文献   

8.
金磊访谈     
正WA:请您讲讲《建筑创作》创刊时的情况。金磊:最早吴竹涟是主编,1999年院里任命我做了主编,吴竹涟后来是副主编。2009年5月《建筑创作》创刊20周年,出刊第120期。我们各写了一篇文章,同忆《建筑创作》的20年历程,吴主编写前10年,我写后10年。1980年代初,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吴观张院长支持《世界建筑》办刊,老院长叶如棠在离开北京院的时候,希望北京院也能有一本杂志。当时大  相似文献   

9.
当《水晶石建筑表现》的几位编辑《策划者》把这本书摆在我面前并开始闲聊的时候我们所然忆起1988年到1992年,世界建筑杂志社在多位画家和建筑师支持下操办建筑画学习班的热闹情况。如今,外面已有开办电脑建筑画培班者,电脑表现画已经代替了建筑手绘的建筑画,连有点“机械化、自动化”的喷墨建筑图也不见了。世事变化就是快。有这种体会,也就不好多加责怪了.《水晶石建筑表现》读后@曾昭奋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我分别在武汉、厦门参加《新建筑》创刊三十年庆典、《建筑师》编委会会议,想不到现在《城市建筑》亦已办刊十周年了。记得写六周年寄语时我还在东北,彼时兼任着《建筑细部》的主编。这四年,在天津大学工作,与《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有了密切交往。比较起来,似乎有这样一种印象《建筑师》强调学术性与理论性;《城市环境设计》追求时尚性与动态性。《建筑细部》则偏重设计与建造;《城市建筑》与《新建筑》属于同一种类型,定位在学术界与实践界之间,跟踪报道当今社会建筑现象与事件。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     
在迎接1995年《世界建筑专报》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把“1994年香港建筑师学会·建筑年奖专辑”介绍给广大读者。1997年香港回归在即,那么香港近年建筑的现状和风貌又是如何呢?这个为建筑师和建筑业同行们关心的问题,本期的出版无疑是提供合適的参考十年前,《世界建筑导报》创刊年的1985第3/4期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我分别在武汉、厦门参加《新建筑》创刊三十年庆典、 《建筑师》编委会会议,想不到现在《城市建筑》亦已办刊十周年了,记得写六周年寄语时我还在东北,彼时兼任着《建筑细部》的主编.这四年,在天津大学工作,与《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有了密切交往.比较起来,似乎有这样一种印象:《建筑师》强调学术性与理论性;《城市环境设计》追求时尚性与动态性;《建筑细部》则偏重设计与建造;《城市建筑》与《新建筑》属于同一种类型,定位在学术界与实践界之间,跟踪报道当今社会建筑现象与事件.  相似文献   

13.
灯塔的故事     
汤桦 《建筑师》2019,(4):18-18
<正>在一个曙光微弱混沌的年代,一本正确的杂志就像一盏明灯,为混沌的空间建立坐标。《建筑师》就是一盏升起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的建筑学的明灯。隐约记得那一年是大学二年级——1979年,我在图书馆看到了《建筑师》创刊号。在这之前,除了《建筑学报》作为官方的主流杂志以外,图书馆仅有少数西文的建筑类杂志,Architecture Review,Architectural Record,  相似文献   

14.
艾侠 《城市建筑》2010,(10):4-4
<正>治学严谨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界享有盛名,而让我真正接触这一学脉的媒介,却是手边这本新兴的建筑期刊《城市建筑》。虽然仅创刊六年,但在我们看来,UA已经与《建筑学报》、《时代建筑》、《世界建筑》、《建筑师》等老牌杂志齐名,成为国内最受好评的建筑学刊之一。近两年来,我和CCDI的建筑研究团队为UA供稿十余次,从每次审稿、反复修改以及对设计图纸的品质要求之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个年轻编辑团队的执著追求,自己也不知不觉成为这本刊物的Fans。  相似文献   

15.
支文军访谈     
正WA:请您谈一谈创办《时代建筑》的初衷?支文军:《时代建筑》杂志创刊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1984年。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建筑业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活跃的新局面。国门的打开把西方先进技术与思想不断带入,国外众说纷纭的建筑思潮和流派使当时的建筑学界在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冲突中倍感迷惘。当时《世界建筑》《新建筑》等建筑杂志已相继创刊。同济大学建筑系在1980年代初曾出版两期名为《建筑文化》的书刊,  相似文献   

16.
孟建民 《建筑师》2019,(4):10-11
<正>1979年《建筑师》刚创刊的时候,我还在南京工学院(现称东南大学)读大二,《建筑师》的创办引起业内广泛的关注与期待。据说是杨永生先生等筹划创办《建筑师》杂志,其缘起和动因希望知情者能记录下来。可以说《建筑师》杂志是伴随我专业成长的重要学刊之一,我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除了从《建筑师》中汲取知识思想养分外,同时也是《建筑师》举办各种活动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7.
吴焕加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建筑》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师学会理论与创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土建学会建筑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建筑评论家我与程先生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但一直都保持着书信往来。2007年的时候,他写了封信给我,至今我仍记忆犹新。在信中,他说到现在还记得他在学生时期看到的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西方现代建筑剖析》,这大约是1961年的事,当时的那个文章是《人民日报》上第一篇发表的关于建筑的文章。内容挺"左"的,但  相似文献   

18.
走完一周     
我们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出美国著名建筑杂志《Architectural Record》创刊100周年纪念的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简述了美国百年建筑发展的历程,它既会给我们办刊人当然也给建筑师们有所启发。从《A·R》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建筑学的发展线索和探索未来的方向,也可获知一本权威的建筑杂志在一个国家建筑事业乃至社会发展进步道路上所起到的巨大引导作用,从而增强我国建筑师的责任感,立足本国,自觉从事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道路。我们也会从《A·R》的办刊经历、编辑方针等方面有所获益。  相似文献   

19.
李晓峰访谈     
正WA:《新建筑》的历史您能简要介绍一下吗?李晓峰:《新建筑》杂志是在1983年创刊的。1982年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建筑系创立,开始招收首届学生。一年以后,1983年《新建筑》就创刊了。1983年秋季我刚入学不久,就拿到了《新建筑》创刊号,记得系里给每个同学发一本。大家晚上在寝室里翻阅特别兴奋,很有自豪感。《新建筑》的主要创办人是周卜颐先生和陶德坚老师。周先生从清华大学来到武汉,当时学校聘请他作为学科带头人创办建筑系。还有黄康宇、蔡德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将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吸引了许多读者的关注与兴趣。在过去的一年中,《世界建筑》杂志陆续报道的一些大会组织筹备工作情况,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1999年《世界建筑》杂志将对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特别是大会学术方面,进行更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