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稀土铝酸锶复合材料,研究了稀土铝酸锶用量对PP/稀土铝酸锶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铝酸锶的加入没有改变PP的晶型;稀土铝酸锶起异相成核作用,结晶度随着稀土铝酸锶含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PP相比,复合材料的球晶尺寸细小而均匀;PP/稀土铝酸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着稀土铝酸锶含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稀土铝酸锶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初始光强度逐渐增大,而发光强度衰减曲线均呈指数规律衰减。 相似文献
2.
应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可塑性淀粉生物基材料(PSM)/聚丙烯(PP)体系的流变学性质。讨论了挤出成型温度、剪切速率、线性聚丙烯(LPP)含量和PP支链结构对PSM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40~170℃,0~103 s-1下流动曲线具假塑性流体特点;表观黏度随温度、剪切速率增加而降低,黏度随剪切速率下降逐渐减少;170℃后曲线有向牛顿型流体变化的趋势;PSM/短支链PP(SCBPP)比PSM/LPP的表观黏度低,PSM/长支链PP(LCB-PP)比PSM/LPP的表观黏度高;PSM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低于PP。 相似文献
3.
4.
采用自制聚丙烯(PP)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作为相容剂,与经有机化改性的蒙脱土(OMMT)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PP/PP-g-MAH/OMMT纳米复合材料,对其加工和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着OMMT用量增加,PP/OMMT和PP-g-MAH/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聚丙烯/玻璃微珠复合材料,在温度为175~225℃和载荷为1.2~12.5kg的条件下,应用熔体流动速率仪考察了填料粒径、剪切速率、载荷及温度等对复合材料熔体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的剪切流动服从幂律定律;熔体的表观黏度对温度的依赖性符合Arrhenius方程;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加而下降;挤出胀大比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第一法向应力差,发现其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电子万能试验机、摆锤冲击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拉伸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着铝酸锶荧光粉粒径的减小,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添加18 μm荧光粉的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随着铝酸锶荧光粉粒径的减小,发光强度增大;铝酸锶荧光粉粒径减小,在一定范围内会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黏合强度。 相似文献
7.
8.
《塑料科技》2015,(11):23-27
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氧化镧(PP/La2O3)复合材料,研究了La2O3用量对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对PP具有明显的成核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相对结晶度;PP/La2O3复合体系的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和温度的提高而逐渐降低;随着La2O3用量的增加,PP/La2O3复合体系的表观黏度先减小后增加,在La2O3用量为0.5份时达到最小值;复合材料的非牛顿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La2O3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复合材料的黏流活化能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La2O3用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动态转矩流变仪分别测试了纳米TiO2用量、测试温度、老化时间等对聚丙烯(PP)/纳米TiO2复合材料动态流变学行为的影响。频率扫描结果显示,随着扫描频率(ω)的增加,PP/TiO2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变大,复数黏度(η*)降低,损耗因子(tanδ)先增大后降低。随着TiO2用量的增加,G′,G,η*先降低后增加。应变扫描结果显示,PP/TiO2复合材料存在线性黏弹区域,TiO2的加入使得PP/TiO2复合材料线性黏弹区域变宽。动态温度扫描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PP/TiO2复合材料的G′,G,η*都降低,tanδ增大。老化前后的PP,PP/TiO2复合材料动态流变行为对比结果显示,PP老化后,其G′,G,η*都低于未老化的PP;而PP/TiO2复合材料的G′,G,η*变大;这说明TiO2的加入使复合材料发生了交联老化。 相似文献
10.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20,(3)
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全同聚丁烯-1(iPB-g-MAH)增容聚丙烯/碳酸钙(PP/CaCO_3)复合材料,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P/iPB-g-MAH/CaCO_3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当CaCO_3母料含量较大时,PP/iPB-g-MAH/CaCO_3的剪切黏度和剪切应力均明显小于PP/iPB-1/CaCO_3的;随CaCO_3母料含量增加,PP/iPB-g-MAH/CaCO_3熔体的非牛顿指数呈上升趋势,非牛顿流变行为减弱;在相同CaCO_3母料含量下,PP/iPB-g-MAH/CaCO_3熔体流动速率高于PP/iPB-1/CaCO_3的。 相似文献
11.
《塑料科技》2015,(12):34-38
为研究不同粒径铝酸锶荧光粉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发光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旋转流变仪对复合材料的发光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了表征。发射光谱表明:铝酸锶荧光粉粒径越小,加工过程中破损率低,发生荧光淬灭的概率较低,发光相对强度越大。频率扫描表明: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频率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高频区逐渐趋于缓和,在低频区,添加800目荧光粉的复合材料的似固体行为对频率的依赖性较弱;第二平台区域较宽,填料与基体形成的网状结构更坚实,界面黏合作用较强。应变扫描表明:添加800目和1 500目荧光粉的复合材料的Payne效应在较大的应变范围内对应变的依赖性降低,二者复合材料的G'和G'较大,复合材料内部网状结构形成较好,界面黏合作用较强,剪切变稀效应较明显,复数黏度相对较低,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2.
稀土铝酸锶发光聚合物复合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发光材料,可用于制备海洋用夜光纤维,有望解决深海、黑暗条件的水下作业难题。将稀土铝酸锶发光材料(SrAl2O4∶Eu2+,Dy3+)与热塑性弹性体PP进行混合,再通过螺杆挤出纺丝机制备了SrAl2O4∶Eu2+,Dy3+质量分数为2%、5%、10%和15%的聚丙烯夜光纤维。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稀土铝酸锶对夜光纤维的结晶性能、荧光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铝酸锶的加入没有破坏PP的晶体结构,并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且随着其质量分数增加,异相成核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当稀土铝酸锶质量分数为5%时,熔融焓与结晶度最大;稀土铝酸锶的质量分数越高,吸光储能效果越好,发光强度也就越大;夜光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度随稀土铝酸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在其质量分数为5%时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14.
将纳米铜粉经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后,按不同的配比与聚丙烯(PP)混合,经螺杆挤压制得纳米铜粉/PP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铜粉在PP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以及PP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的纳米铜粉均匀分散在PP中;纳米铜粉/PP复合材料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在低剪切速率下,复合材料熔体的黏度高于纯PP的,随着纳米铜粉的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体系的表观黏度增大,高剪切速率时,纳米铜粉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影响较小;当复合材料体系中纳米铜粉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0.5%时,其熔体流动性能提高,储能模量小于纯PP的,当纳米铜粉质量分数大于0.5%时,其储能模量提高并高于纯PP的。 相似文献
15.
PP/POE/T-ZnOw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蕾;胡国胜;王标兵 《中国塑料》2010,24(10):66-70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四针状氧化锌晶须(PP/POE/T-ZnOw)三元复合材料。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分析了纯PP、PP/POE二元共混物和PP/POE/T-ZnOw三元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详细研究了T-ZnOw含量对三元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OE对二元共混物的稠度影响与温度有关,而T-ZnOw含量对三元复合材料的稠度、表观黏度和黏流活化能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借助HAAKE RHEOCORD 90 流变仪分别在180,190和200℃3个温度下,研究了聚丙烯(PP)和PP/聚醋酸乙烯酯有机蒙脱土(PVA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P/PVA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行为同PP一样,仍属于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流动行为,剪切应力对纳米复合材料中OMMT含量变化敏感;恒温下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表观粘度增加;PVAc-OMMT的加入明显减弱了PP表观粘度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相同温度下,PP/PVAc-OMMT纳米复合材料挤出膨胀比低于PP的,这一特性说明PP/PVAc-OMMT纳米复合材料制品尺寸稳定性较PP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山西化工》2015,(4)
以聚丙烯(PP)为基体材料,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为增韧剂,玻璃纤维(GF)为增强剂,马来酸酐接枝POE(POE-g-MA)为增容剂,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和注塑机注射成型,制备了不同比例增容剂的PP/POE/GF复合材料,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POE(POE-g-MA)对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OE-g-MA在复合材料中起到了增容剂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GF与复合材料基体的相容性。通过对复合材料中玻纤长度分布的分析表明,复合材料中玻纤的长度集中分布在0.15 mm~0.35mm,能够对复合材料起到一定的增强作用。POE-g-MA为5份时,PP/POE/GF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其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分别为8.13kJ/m2、29.43 MPa;但弯曲强度有所降低,其值为20.65 MPa。添加5份增容剂后,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由未添加增容剂时的317.1℃上升到359.2℃。增容剂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在添加增容剂后,材料的流动性变差,熔融指数减小。当复合材料中添加马来酸酐接枝POE后,体系黏度增大,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都增大。 相似文献
19.
以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PP-g-MA)作为界面改性剂制备了PP/PP-g-MA/纳米氢氧化镁(MH)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P-g-MA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的加入充当了MH粒子与PP基体的界面层,改善了两者的界面相互作用,提高了纳米MH粒子在PP中的均匀分散性,从而显著改善PP/MH复合体系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20.
PET/PP合金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XLY-Ⅱ流变仪研究了PET/PP(1:3)合金以及含有增容剂PP-g-MA(马来酸酐接枝PP)的PET/PP(1:3)合金的流变性能,分析了增容剂对PET/PP合金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增容剂的PET/PP合金流变性能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