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自述     
正建筑缠绕的相容性(缠绕势)蝴蝶穿梭于花丛之中。花朵和蝴蝶相互缠绕,形成了一个波动的三维空间。建筑设计灵感即源于这种动态美感和生命之光,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这种灵感随处可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捉昆虫。暑假期间,我每天都会追昆虫追到日落。然而,捉昆虫就没那么容易了。有时候我都见不到昆虫。靠着这样的经历,我养成了一种能力,我想象着自己控制了昆虫的意识,然后进入周围的自然环境。我会变成蝴蝶、蜻蜓,  相似文献   

2.
自述     
这十几年来,我的建筑之路一直在努力找寻实践、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平衡。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学习之后,我似乎也不知不觉地走上了”建筑师老师”这条路。在中国与美国的长期教学,包括雪城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州立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我以教授设计课为主,也涵盖研究生的历史理论课,涉及的设计课题包括:建造、再现、城市化、城乡社会学批判、老龄化、工业遗产改造、城市图解等。  相似文献   

3.
王晓东自述     
<正>1981年,我走进学校,当时这里被称作南京工学院。1988年,我完成了本科毕业后的两年工作,再次回到熟悉的校园学习,再次成为东南大学建筑系的子弟……1991年,我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现在是一个忙碌的建筑师,公司在深圳,工作在各地,整天‘灰'来‘灰'去……转眼间,年过半百了。从一个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准老人,游历于行业之内,天地之间;从面对专业工作完全无概念,到也能驾轻就熟地做着建筑师,并且以此项劳动,成功地养活了自  相似文献   

4.
赵辰自述     
<正>至今为止,我在建筑教育方面受益于两个学府,一个是东南大学(当时是南京工学院),另一个是苏黎世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大学。显然,论主要的和基本的,是来自于东大,若问从东大建筑系受益了什么?一般的来讲,我在东大,从建筑学的基本无知到建立基础学识体系,并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也就是所谓的学到了建筑学的基本功。从后来的实践中证明在东大学到的是扎实有效的;进而,是全面深入的建筑理论的素养,让我具备建筑学术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总之,若未能在东南大  相似文献   

5.
张雷自述     
<正>与母校的学术关联1981年9月考进南工直到2000年底,在东大建筑系学习、工作了将近20年,人生最重要的成长,价值观和建筑观的形成均得益于中大院的历炼。这两天恰逢清明,过早故去的孙钟阳、王文卿老师辅导我们81班设计基础课的情景历历在目,正是南工这么多老师孜孜不倦的培育,我们这一代学生基本具备了平面理性的扎实基本功;硕士导师吴明伟老师教导我们以规划视野分析解决建筑问题,他以那个年代不多见的开明开放,帮助我们更加独立的学习和思考。1988年研究生毕业,时任主系主任鲍家声老师坚定支持我从规划教研室到设计教研室留系工  相似文献   

6.
沈禾自述     
<正>源于成长环境,小时候对建筑艺术产生极大的热爱,1997年高中毕业考入梦寐以求的东南大学建筑系进行学习,那正是学院教育不断创新的年代,老一辈的东南教育传统犹在,而新的思想、新的设计方法的研讨不断冲击着大家。入校开始,学校丰富深厚的人文传统和资料馆藏不断加深着自己对专业的热爱,二、三年级在当时带有实验性质的教学改革和有学院特色的功能-场地-形式教育很大程度影响着设计思维的养成和日后的实践。设计成绩的优异又不断促使自己扩展建筑视野和参加各种活  相似文献   

7.
贾珺自述     
<正>东南旧忆1988年9月,我进入东南大学建筑系,在六朝松下、中大院里度过了4年的本科时光。大学时代的我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学生,没有取得过任何突出的成绩,当年同窗对我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热衷于写武侠小说。不过,母校那些出色的老师和精彩的课程还是在我身上留下了东南制造的深刻印记,使得自己日后依然有机会发挥潜力,不至于过于给母校丢脸。本科毕业后我曾经在一家设计院工作过3年,顺利而安逸。可是有一天我突然想改变一下,去研究建  相似文献   

8.
蔡永洁自述     
正1980年代初的建筑学教育不像今天这样信息广阔与国际化。那时,建筑师培养的基本理念是类型教学,通过半学期反复的、高强度的方案设讨练,让学生掌握不同空间类型的建筑方案设计特点,这种方法成为影响至令的中国式建筑教育传统。那时候主要关注的是功能组织和造型,听上去颇具现代主义的色彩。之后,我在多特蒙德大学又接受了3年别样的建筑师培养,那里的训练不求密度,主要包含了两个为期一年的系统、深入、全面的建筑设计项目,设计工作涵盖方案、初设和施工图3个阶段以及建筑、结构和设备,保证学生全面掌握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冰自述     
正读博3年,使自己的思想体系得以进一步深化,最终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41——生活世界史论》。该书于1989年5月出版。著名哲学家涂又光先生评价该书:为人类提出了四阶的逻辑体系及历史体系,为人类提出了四阶的生活世界思想体系及历史体系。它是1980年代中国大陆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学术成果,为随后我提出的中华主义及其中华全球化的理论和历史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卫东自述     
正我是1985年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高考状元的成绩,进入建筑系五年制德语班的(当时同济的建筑系分为四年制英语班和五年制德语班)。在同济求学的5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期,各种学术思潮以强势头,通过各种途径、急不暇择地涌入校园并影响着我们。去福州路外文书店买复印的国外原版书;晚上去学校的电教科看国外的录像小电影;听来自各地的老师播放着不知从哪里翻拍的相同幻灯片的讲座,这是至今仍留存在脑海中的三个最有趣的课外活动。较之现在,当时我们的物质条件虽艰苦,但内、却非常自由,是一个可用青春年少,狂野无忌来形容的大学时代。如今同想起来,同济的这一段经历,其实已为我之后留学回  相似文献   

11.
曾群自述     
正1980代中期来同济对求学,能时的上海虽然社会体制尚最保守,但思想文化却开明活跃,那是思想解放的黄金年代,而上海更是独领风骚。至今想来,当时文化和思想的成就及影响力恐怕远非今日之上海所能比拟,自己能经历那个时代,不能说不幸运。而同济建筑系既秉承了上海开明之风气,又兼具理性思维的务实态度,回想在后来的人生,虽然有多次不同的道路选择,也颇具吸引力,但最终仍选择坚守在同济,与这里既宽容又踏实的氛围有很大关系。记得有趣的事之一是三年级我们搬到后来被称作红楼的新系馆,新馆的教室设计是一  相似文献   

12.
张华自述     
<正>1978年2月,初中学历的我跨进了天津大学的校门,史称77届。长达7年的本科与研究生,打下了建筑学的基础。天性叛逆的我在求学期间心情压抑,给老师留下了不听话、不改图的深刻印象。人是离不开所处的历史环境的。大学老师敬业精心,学生受益匪浅,但是填鸭式授课并不适合我这类人。如今僵硬的理科教学体制与建筑学的天然艺术气质存在根本冲突的问题愈情愈烈,论文大于设计。毕业后分配到学校设计院,几年后,当时的王  相似文献   

13.
曹磊自述     
<正>我的学习生涯始于1970年代,就读于天津河北区博爱道小学,1975年升入天津第二十四中学初中。那时正赶上十年动乱,学习和成长环境比之今日有天壤之别,我的小学和初中完全是在浑沌中度过。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我升入二十四中学高中部继续学习,和同学们一起犹如旱苗得雨般极力吮吸着知识的水分和养料,全力备战高考,并在1980年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天津大学建筑系。当时,我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与建筑学完全是偶遇误撞。曾有高中同学问我:攀脚手架你可以  相似文献   

14.
周静敏自述     
<正>1983年进入天大建筑系的时候,正值学长们连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奖,我深受鼓舞。难忘的是一年级时,3个班凑在一个大的阶梯专教,一起老老实实地磨钢笔尖、渲染柱头、画测绘图……进入高年级,特别幸运得到许多老先生的指点,也得到很多学长学姐的帮助。毕业设计是做曲阜的一条街,除了完成设计,还学会了调研、查史料、写论文,培养了对于科研的兴趣和基本能力。4年的学习,给予我很多宝贵的东西,永远感激。  相似文献   

15.
赵晓钧自述     
<正>天津大学启蒙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身份:建筑师。从深圳走向全国的创业经历,又给了我第二个身份:企业家。如今,站在第二个身份回看第一个身份,可以说是此生难得的一份机缘。从过去到现在,母校的建筑系都是国内声誉最佳、治学严谨的建筑师摇篮之一。在1980年代念本科的时候,我自己却是个不那么安分的学生,在完成课程作业之外,经常折腾一些与主流不那么吻合的观念。好在母校包容了我,1990年代的  相似文献   

16.
滑际珂自述     
<正>在天大建筑学院学习的经历使我从一个理工男成为了一名设计师,这期间也有很多不适应。一年级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墨线练习、古亭渲染练习、仿宋字练习……就像达芬奇学画时先画鸡蛋一样,当时觉得着宴枯燥无味。但是那时的学习气氛特别好,比图、评图、留图的体系激励着大家无比认真和追求完美。我觉得在这其中不自觉地培养了一种工具快感,使你在工作中乃至困顿中,仍然觉得画草图是一种乐趣。时至今日,我又尝试了几乎所有的现代绘图工具,目的不再重要,  相似文献   

17.
肖蓝自述     
<正>做为天大院儿里的子弟,生活、学习了24年的学校,才是我名副其实的故乡。童年时有许多的湖塘、走不到头的大院子,是我对夭大淳朴的第一印象;建筑系8楼爸妈所在教研室的灯光,家里的大图板,是我对建筑学神秘的第一印象;家里做客的老师和学生们,是我对建筑学人崇拜的第一印象;而严谨的教学作风、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我入学后不断体会和加深的学校印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导我的老师们。能得到众  相似文献   

18.
汪恒自述     
<正>与母校的学术关联母校7年半的学习,是我学业、专业、事业的出发点和源泉,心存感激与怀念,毕业后一直关注、关心母校的建设发展。我在近些年参加了行业协会工程设计评优、建筑学会设计评优工作,频频看到母校师生、校友作品获奖。我在全国高校建筑学评估活动中,更进一步了解到母校一直在不断稳步发展,产、学、研特色突出,引领着许多其他高校建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我在行业活动中也有机会知道母校师生视野开  相似文献   

19.
史永高自述     
<正>如果说我有什么学术生活的话,它开始得很晚。那是在我离开东大,东闯西荡7年,又再次回到母校的时候。甚至是更晚,在我回来以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博士论文的时候。自那时起直至现在,我做的事情很少,因而也会比较集中。简单来说,就是建筑设计中的物质性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于建筑的学科自主性的讨论。而为了做好这一点,我不得不拓展一下,延伸到西方近现代建筑理论(1750年以后)和中国现当代建筑与城市。2007年完成的博士论文《隐匿与显现——关于材料的建造和空间双重性之研究》从表面属性和空间  相似文献   

20.
李立自述     
<正>我在东南大学学习、生活了13年,来上海工作也有12个年头了。对流落异乡的游子来说,故乡是追溯乡愁的根,而母校则是安身立命的学术之根,正是在母校多年的学习帮助我建立了基础的价值观、建筑观和人生观。不管后来生活的城市与南京有多么的不同,无论周围的环境多么嘈杂,都难以撼动我已有的信念。我深信空间影响行为,在中大院那高度整合的教、学、研空间内浸染多年,会塑造出一些具有共性的群体行为,止于至善的校训是为这些群体行为添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