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PAFSC-PAM 复合絮凝剂对浙江某制药废水调节池出水原水进行絮凝实验,考察了复合絮凝剂在处理制药废水的过程中、温度、投加量、转速、pH 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絮凝剂PAFSC-PAM 比单独投加PAFSC 或PAM 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并且在最优实验条件(pH值为9、快搅转速为250 r/min...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絮凝剂在柠檬酸废水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壳聚糖絮凝剂处理柠檬酸废水污泥的实验,对影响絮凝过程的搅拌时间、壳聚糖用量、温度和pH做了探讨,并比较了壳聚糖和聚丙烯酰胺(PAM)对柠檬酸污泥处理后的脱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快速搅拌时间为0.5 min,壳聚糖投加量为17 mg/s,温度为20~30℃,pH为6~7时,处理效果最佳;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壳聚糖和PAM的投加量均为其各自的最佳投加量时,壳聚糖的脱水效果要优于PAM.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将CTS与PDA进行复配,研究了其对模拟废水的絮凝效果并对其絮凝机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复合絮凝剂的投加量、复配比、废水温度、搅拌速率以及废水pH对废水絮凝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絮凝剂总投加量为50 mg/L,其中PDA与CTS质量比为3︰2,废水温度为40℃,反应转速为75 r/min,pH为6时,絮凝率为95.9%,且絮凝速率也高于CTS。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用戊二醛对其进行交联改性,并探究了交联改性后的壳聚糖与活性炭联用处理印染废水时交联壳聚糖和活性炭质量比、复合絮凝剂投加量、絮凝时间、絮凝温度、pH等因素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交联壳聚糖和活性炭质量比1∶7、复合絮凝剂投加量5 g、絮凝时间2 h、絮凝温度40℃、pH=3.5时印染废水处理效果最好,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98.03%和87.16%,达到了理想的印染废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两种合成絮凝剂在处理染料废水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羧甲基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铁(Ⅲ)为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试验研究了其对染料废水的絮凝性能、脱色性能.初步考察了pH、投加量、搅拌时间与沉降时间等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Fe3+的引入增加了合成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的絮凝作用.在羧甲基壳聚糖处理染料红、黄、兰、黑废水的脱色实验中,脱色率达到76.3%~3.5%,COD去除率为...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制备温度(T)、碱度(B)对聚合氯化铝性能的影响和壳聚糖含量(C值)对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影响,以活性蓝19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pH、T、B对絮凝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Al-Ferron法分析优选聚合氯化铝制备条件为B=2.0、T=50℃;PAC投加量为400 mg/L,pH在中性时,聚合氯化铝絮凝性能最好;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主要依靠其附加的架桥作用使脱色效果比PAC强;XRD和TEM的表征更好地印证了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壳聚糖改性黏土絮凝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最佳反应条件及机理,通过Lg(33)正交絮凝实验研究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顺序,确定最佳絮凝条件,并从Zeta电位、架桥网捕作用、红外光谱三方面分析改性黏土絮凝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机理。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絮凝结果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壳聚糖粘土配比pH值改性粘土投加量,且最佳絮凝条件为:壳聚糖:粘土=1:5,投加量为20mg/L,pH值为6;壳聚糖改性黏土絮凝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机理包括改变黏土Zeta电位,增强架桥网捕作用及增加黏土亲水性基团等。  相似文献   

8.
用改性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作絮凝剂在室温(25℃)下对海水进行絮凝处理,研究了絮凝剂投加量、pH值和搅拌条件对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絮凝剂投加量范围为25~30mg/L,pH值范围为5~7,快速搅拌转速400r/min,时间90s,慢速搅拌转速60r/min,时间20min。在优化絮凝条件下浊度、化学耗氧量(CODMn)和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达72.6%、53.9%和40.0%。将羧甲基壳聚糖与壳聚糖对海水的絮凝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海水的絮凝效果相对壳聚糖有了较大提高,浊度和CODMn去除率明显提高,投加量适用范围更宽。  相似文献   

9.
通过壳聚糖(CTS)与2-氯乙醇形成羟乙基壳聚糖(HECS),然后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反应合成羟乙基壳聚糖季铵盐(HEQCS)。利用FTIR、~1HNMR对HEQCS的结构进行表征。将HEQCS与配制的高岭土模拟废水进行絮凝实验,考察了pH、HEQCS投加量、阳离子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pH=4~6,HEQCS投加量为3~6 mg/L,阳离子度为58%~71%,此时,絮凝后上清液浊度去除率为98%以上,与聚丙烯酰胺(CPAM)、CTS相比,絮凝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吡啶筛选法得到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B-6-1,其絮凝率达到92.5%;将其用于含油废水的处理,对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废水pH值、废水温度及辅助金属离子的类型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絮凝条件为: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0.33 mL.L-1,废水pH值9.0、废水温度35℃、添加辅助金属离子Ca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