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Fenton试剂法处理固定床鲁奇加压煤气化制天然气过程中所产生的难降解有机废水,考察了pH值、H_2O_2量等因素对化学需氧量(COD)和酚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用Fenton试剂法处理鲁奇炉加压煤气化废水的初始pH值为3时,H_2O_2和催化剂Fe2+的物质的量比为5,H_2O_2和用Fenton试剂法对鲁奇炉加压煤气化废水的COD的质量比为3,反应时间为20min时,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0%,酚的去除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11):2052-2055
利用HCl、NaOH对活化后的粉煤灰进行酸碱浸提,并以改性粉煤灰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粉煤灰负载Cu(2+)掺杂的TiO_2基复合材料(Cu(2+)掺杂的TiO_2基复合材料(Cu(2+)-TiO_2/FCA),然后用其处理煤气化废水,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气化废水降解后COD的值,研究了降解温度、投放量、Cu(2+)-TiO_2/FCA),然后用其处理煤气化废水,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气化废水降解后COD的值,研究了降解温度、投放量、Cu(2+)掺杂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最后利用XRD、SEM等对光催化剂的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粉煤灰负载TiO_2基材料的光催化可能机理。结果表明,Cu(2+)掺杂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最后利用XRD、SEM等对光催化剂的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粉煤灰负载TiO_2基材料的光催化可能机理。结果表明,Cu(2+)掺杂量为10%的Cu(2+)掺杂量为10%的Cu(2+)-TiO_2/FCA复合材料对于200 m L、COD初始浓度为863.5 mg/L的煤气化废水在温度60℃、投放量4 g时,光催化效果才能达到最佳,COD降解率达到90.1%。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16,(11):2052-2055
利用HCl、NaOH对活化后的粉煤灰进行酸碱浸提,并以改性粉煤灰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粉煤灰负载Cu~(2+)掺杂的TiO_2基复合材料(Cu~(2+)-TiO_2/FCA),然后用其处理煤气化废水,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气化废水降解后COD的值,研究了降解温度、投放量、Cu~(2+)掺杂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最后利用XRD、SEM等对光催化剂的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粉煤灰负载TiO_2基材料的光催化可能机理。结果表明,Cu~(2+)掺杂量为10%的Cu~(2+)-TiO_2/FCA复合材料对于200 m L、COD初始浓度为863.5 mg/L的煤气化废水在温度60℃、投放量4 g时,光催化效果才能达到最佳,COD降解率达到90.1%。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7):1597-1604
研究了臭氧氧化法对两种典型的化工废水(煤气化废水(CGW)和聚合母液废水(PMLW))的降解效果,对臭氧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臭氧可有效处理富含高浓度、有毒、难降解酚类煤气化废水。在最优工艺条件(臭氧浓度为50 mg/L,氧化降解60 min,初始pH值11)处理CGW,COD从1 075 mg/L降至362 mg/L。废水颜色从棕色浑浊变成无色透明,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对于聚合母液废水,分析了臭氧浓度、串联反应器的串联级数、降解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串联反应器级数和臭氧浓度对臭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反应速率和COD去除率为目标,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臭氧浓度为60 mg/L,降解150 min,3、5级串联),COD去除率可达66.4%。对串联反应器,高浓度臭氧虽可提高COD去除率和降解速率,但臭氧利用效率降低;五级串联臭氧利用效率是三级的2倍,增加级数可提高臭氧利用效率。两类化工废水臭氧化降解实验表明,臭氧浓度对COD降解具有饱和性,反应过程在临界时间点可分为快速和慢速反应两阶段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臭氧氧化法对两种典型的化工废水(煤气化废水(CGW)和聚合母液废水(PMLW))的降解效果,对臭氧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臭氧可有效处理富含高浓度、有毒、难降解酚类煤气化废水。在最优工艺条件(臭氧浓度为50 mg/L,氧化降解60 min,初始pH值11)处理CGW,COD从1 075 mg/L降至362 mg/L。废水颜色从棕色浑浊变成无色透明,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对于聚合母液废水,分析了臭氧浓度、串联反应器的串联级数、降解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串联反应器级数和臭氧浓度对臭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反应速率和COD去除率为目标,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臭氧浓度为60 mg/L,降解150 min,3、5级串联),COD去除率可达66.4%。对串联反应器,高浓度臭氧虽可提高COD去除率和降解速率,但臭氧利用效率降低;五级串联臭氧利用效率是三级的2倍,增加级数可提高臭氧利用效率。两类化工废水臭氧化降解实验表明,臭氧浓度对COD降解具有饱和性,反应过程在临界时间点可分为快速和慢速反应两阶段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生化法处理鲁奇煤气化废水存在的微生物培养困难、生化起始浓度低、起始时间长、处理效率低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生化处理技术——HWO生化技术。采用该技术对义马气化厂的鲁奇煤气化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显微镜观察了生化处理系统起始阶段微生物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HWO技术生化处理起始阶段微生物存活早、繁殖速度快,微生物菌群复杂,废水处理生化起始浓度高,可以有效提高鲁奇气化废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臭氧氧化法对鲁奇炉加压煤气化废水进行预处理,探讨了各工艺参数对挥发酚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初始pH值为10.5,每升废水的臭氧投加量为32mg/min,反应时间为60min时,臭氧氧化预处理出水挥发酚、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39%和48%。5d生化需氧量(BOD5)/COD提高至0.45,达到了预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俊霞 《中氮肥》2014,(4):9-12
概述了鲁奇炉煤气化过程中产生废水污染物的情况及国家排放标准,详细介绍了鲁奇炉煤气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我公司鲁奇炉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期望能为同类装置的工艺设计、优化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盖恒军  王祥远  吴文颖 《煤化工》2011,39(4):54-56,60
采用乳状液膜法处理鲁奇炉煤气化废水,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用量、制乳转速、NaOH浓度、乳水比对乳状液膜法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还比较了乳状液膜法与二异丙醚、甲基异丁基甲酮两种溶剂萃取法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用量、制乳转速、NaOH质量分数、乳水比的最优条件分别是4%、5 000r/min、4%、1:1.5。乳状液膜法在脱酚效率上高于以二异丙醚和甲基异丁基甲酮为溶剂的液液萃取,但处理后废水COD较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乐果废水C0D高、污染严重、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研究了单阳膜技术氧化降解乐果废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阳膜技术氧化降解乐果废水,COD去除率较高.在本试验条件下,乐果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受电解时间、操作电压、NaCl导电介质浓度及超声辅助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操作电压9V、电解时间50min、NaCl质量浓度5 g·L-1、超声辅助处理.采用以上条件处理乐果模拟废水,COD去除率达79.87%.反应动力学分析发现,乐果模拟废水的降解反应符合2级动力学,反应动力学方程为Ct=C0/1×10-5C0t+1.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Fenton氧化降解水杨腈废水中的水杨酰胺和COD。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双氧水用量、反应时间、绿矾用量和反应初始pH值等主要因素对废水中水杨酰胺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法对水杨腈废水中水杨酰胺和COD的降解优化条件:pH=4.2、绿矾用量为6.8 g/L、反应时间为90 min、双氧水的用量为30.0 mL/L,在此优化条件下废水的水杨酰胺降解达到91.3%,COD的降解率达到73.8%,BOD5/COD从0.05提升到0.38,显著提高了可生化性,保障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进水要求,为生产企业处理水杨腈废水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鲁奇碎煤加压气化含酚废水为例,介绍了煤气化含酚废水的特性及危害,分析了处理含酚废水的生化、化学和物理技术,提出了对气化含酚废水解决方案的思考,为煤气化废水处理技术及方案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利用O3/H2O2法对某制药厂产生的嘧啶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pH、反应时间、O3流量和H2O2投加量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pH为11.00、反应时间为70 min、O3流量为4 g/h、30%H2O2投加量为65 mmol/L时,废水COD、TOC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6.12%、70.34%和96.67%,B/C由0.05提高到0.33,可生化性明显提高,能够满足后续生化处理需要。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化学氧化处理煤化工含硫废水并同步回收单质S。Ni掺杂能够有效提高Ti/SnO_2-Sb阳极的电化学活性,在电流密度40 mA/cm2时,经过48 h的电解,COD由51 100 mg/L降低至6 880 mg/L,去除率为86.54%,色度(ADMI)去除88.50%。COD的降解符合一阶动力学,动力学常数K_1为0.039 5 h2时,经过48 h的电解,COD由51 100 mg/L降低至6 880 mg/L,去除率为86.54%,色度(ADMI)去除88.50%。COD的降解符合一阶动力学,动力学常数K_1为0.039 5 h(-1),电流效率和能耗分别为38.58%和35.72 kWh/kg COD,同时回收S单质4.55 g/L。回收的S单质系废水中含硫有机物在阴极被还原后又在阳极被氧化而生成,表明电化学氧化系统能够通过调控阴阳极,将含硫有机物回收为S单质,并同步实现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粉末活性炭为催化剂,构建粉末活性炭耦合陶瓷膜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并探讨其对煤气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效能。结果表明,当粉末活性炭投加2 g/L、臭氧投加量为30 mg/L时,煤气化废水生化出水COD为125~143mg/L,去除率可达75%,ΔCOD/Δρ(O_3)可达1.3。在HRT为30 min、膜通量为50 L/(m~2·h)时,粉末活性炭-陶瓷膜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出水COD可保持为50 mg/L左右。反应器中的臭氧可有效将临界通量从35~40 L/(m~2·h)提高至50~60/(m~2·h),跨膜压差降低35%~40%,使反应器膜装置稳定运行。粉末活性炭-陶瓷膜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可为煤气化废水深度处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O2可见光催化-SBR组合工艺降解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絮凝为预处理和后续处理工艺,以"纳米TiO2可见光催化-SBR"为组合主体工艺处理制药废水。通过对组合工艺1(絮凝、光催化、SBR、絮凝、出水)和组合工艺2(SBR、絮凝、光催化、絮凝、出水)处理制药废水效果的比较分析可知,组合工艺1的处理效果要高于组合工艺2,主要是因为TiO2光催化预处理反应不仅可以去除一定量的COD,降低原制药废水的负荷,还可有效改善原废水的可生化性和生物毒理性,为后续SBR生物处理提供适宜的处理水质。对光催化降解制药废水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光照强度越高,其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其光催化降解反应趋向于三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以化工厂废水的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Fenton-混凝法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FeSO_4、H_2O_2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pH等反应条件对废水中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4,H_2O_2浓度为6%,Fe SO4浓度为1.5%,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该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最佳,废水中COD值从10500 mg/L降至1980 mg/L,COD去除率最高达81.14%,BOD_5/COD提高到0.6,在降解COD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UV/TiO_2反应体系对鲁奇废水生化出水进行了光催化氧化试验,考察了pH、TiO_2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外加H_2O_2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及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UV/TiO_2光催化降解鲁奇废水生化出水中的COD_(Cr);在pH值=7和1.0 g/L TiO_2投加量条件下,反应4 h后,COD_(Cr)去除率为61.17%。UV/TiO_2反应体系外加一定量H_2O_2是否会提高其COD_(Cr)去除率与具体的反应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厌氧+A/O"工艺处理鲁奇炉煤气化废水经常出现的问题,总结了影响该工艺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相关因素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臭氧/紫外处理腈纶废水生化出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部分腈纶废水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均不能达到排放标准,且出水含难降解物质,深度处理困难。本研究采用O3/UV工艺处理腈纶废水生化出水,考察了臭氧投加量、紫外光强度、反应时间、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调节原水pH、紫外光强度为85μW/cm2、臭氧投加量为48 mg/L、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82.1%,出水COD小于60 mg/L,可满足企业因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对出水COD的要求,且BOD5/COD可由0.18增加至0.47。因此,O3/UV工艺可有效降低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提高腈纶废水出水的可生化性,利于受纳水体的自净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