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强混凝土L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延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杜峰  赵彤  戴自强  汪浩 《工业建筑》2000,30(6):38-41
延性是高强混凝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 1 3根L形截面高强混凝土构件双向压弯试验和电算对比 ,分析了体积配箍率、轴压比和荷载角等对其延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延性的截面宽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截面宽度对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性能的影响。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 118MPa的受弯构件试验表明 :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最大荷载与构件截面宽度成正比 ,构件的截面宽度越大 ,其极限转角、挠度延性及压区混凝土极限压应变也越大。  相似文献   

3.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1根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对约束高强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强箍筋约束是防止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陡然下降的有效措施;箍筋间距较小、强度较高、形式较复杂的约束混凝土试件,具有较高的箍筋侧向约束力,其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较为平缓,显示出良好的延性性能;对于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试件,当其达到峰值强度时,高强箍筋不一定屈服,即取箍筋屈服强度计算有可能高估约束混凝土峰值强度的提高程度。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算约束混凝土达到峰值强度时相应高强箍筋应力大小的迭代方法;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到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及极限应变的计算公式;提出一种适合于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模型,并结合试验结果与国内外几种典型本构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9个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试验,研究钢纤维掺量、掺加范围、轴压比等因素对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梁截面曲率的延性和滞回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能够改善高强混凝土梁截面抗震延性,显著提高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延性和耗能能力,对解决节点箍筋密集、改善施工条件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九根高强混凝土T形截面柱在轴向力及双向弯矩共同作用下的反复加载试验,研究此类柱的延性及滞回曲线的一般规律,对其延性性能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钢筋砼T形截面梁的截面延性系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接近钢筋砼受弯构件实际受力情况的基本假定,对T形截面延性进行了分析,推导了较为精确的T形截面受弯构件截面延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高强混凝土梁延性性能,利用CFRP约束混凝土的性质,对跨中塑性铰区受CFRP环向缠绕的高强混凝土梁进行静载试验,考虑因素有包裹层数,包裹长度和配筋率。试验发现,包裹梁荷载位移曲线呈现4阶段变化,承载力在第3阶段平稳,在第4阶段缓慢上升。位移延性系数随包裹量增加而增大,但提高幅度会降低;随包裹长度增加而提高,剪跨区受包裹时,提高幅度提高显著;其提高幅度随配筋率的增大也显著提高,低配筋梁延性系数是其对比件的1.31倍,高配筋梁的延性系数是其对比件的3.34倍。拟合位移延性系数与各变量的公式,公式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8.
钢筋砼梁截面延性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钢筋砼受弯构件的延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截面曲率延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碳纤维约束高强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和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碳纤维约束高强混凝土棱柱体单轴受压试验,考察了混凝土强度、碳纤维包裹层数等参数对其单轴受压性能的影响规律;将试验结果与国内外七个碳纤维约束混凝土棱柱体的应力-应变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已有模型不能准确反映碳纤维约束高强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性能;选取与试验结果整体趋势相近的Youssef模型,依据本文试验结果对应力-应变曲线的特征点进行了修正,建立碳纤维约束高强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钢管混凝土增强高强混凝土柱的正截面强度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截面核心用钢管混凝土增强的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的试验基础上 ,讨论了这种柱的两种正截面强度计算方法。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钢纤维钢筋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做了九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柱在单调荷载下的变形试验,其立方体抗压强度为51.6~70.8MPa,试验轴压比为0.301~0.546,钢纤维体积率为1.0%~2.0%。将试验结果与普通高强混凝土柱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在高强混凝土柱中掺入钢纤维是解决高强混凝土柱脆性大、延性差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各项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由于钢纤维的作用对延性系数的提高幅度达41.3%,对极限压应变的提高幅度达30.6%。  相似文献   

12.
高强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浇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覃维祖 《建筑技术》1999,30(1):17-18
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因其水胶比都很低,给配制与施工带来如下现象:水泥标号的“标志”作用淡化,矿物掺合料的作用显著改善,拦合物的高粘聚性、混凝土的收空和徐变性能的变化等,这些现象都值得施工人员注意。  相似文献   

13.
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乃谦 《建筑技术》2004,35(1):20-23
混凝土100多年来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也是强度与性能不断提高的过程。按其强度和性能提高划分其发展过程,混凝土可以简单地划分成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最重要的是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性能,故高性能混凝土成为今后混凝土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极限拉应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就C8 0~C10 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试验结果表明 :HPC的极限拉应变比高强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的有明显提高 ,抗拉性能得到了改善 ,脆性有所降低 ,韧性相应提高。同时还提出了HPC极限拉应变与强度间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计算公式 ,数据回归分析表明用该公式来推定HPC的极限拉应变值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际 ,通过实验室反复试配 ,成功地配制出完全满足施工现场需要的C6 0高强混凝土 ,解决了高强混凝土现场搅拌困难、坍落度损失大、施工及养护等一系列问题 ,为高强混凝土的现场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断裂韧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宗才  杨秀元 《工业建筑》1995,25(10):36-38
本文用三点弯曲试样测定了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断裂韧度KIC,试验研究表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断裂韧度明显大于普通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韧度。另外,还试验研究了裂缝深度变化对断裂韧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强混凝土的几个基本力学指标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李家康  王巍 《工业建筑》1997,27(8):50-54
由于高强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材质的差异,力学性能不同。根据对国内有关试验结果所作分析,给出了高强混凝土的轴心受压强度fc、轴心受拉强度ft、劈拉强度ft,s和弹性模量Ec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再生骨料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孔德玉  杜建根  方诚 《工业建筑》2003,33(10):50-53
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旧混凝土破碎而成的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粗骨料性能的对比研究 ,表明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粗骨料性能具有相似性 ,能够满足行业标准对碎石的性能要求 ,并尝试将再生粗骨料用于配制高强混凝土和自流平高性能混凝土 ,结果表明 ,采用原强度在 15~ 2 0MPa以上的旧混凝土破碎而成的再生骨料均可用于配制高强混凝土 ,但在配合比相近情况下 ,原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 ,再生混凝土各龄期强度越高 ,其再生利用价值也越高。再生粗骨料亦可用于配制自流平高性能混凝土 ,水胶比为 0 4 0 ,净用水量为 2 0 5kg m3左右时 ,配制得到的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分别在 2 4 5、5 6 0mm以上 ,其 2 8、6 0d强度分别在 5 8 0、6 7 3MPa以上  相似文献   

19.
早龄期高强混凝土自收缩的测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章介绍了用电容传感器测量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其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能够完全满足对高强度混凝土收缩进行研究的需要 ,同时变形的测量可以从混凝土初凝开始 ,解决了高强混凝土收缩相关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