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中西饮食文化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在食材偏好、烹饪方式、器具选择及用餐礼仪等方面尤为明显。从以上方面的现象比较分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及中西饮食文化的哲学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中西饮食文化方面的跨文化交际。在错综复杂的文化差异中,世界各国的饮食不仅吸引着无数饕客,而且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饮食中的许多习俗与偏好都是极其顽强、极难消退的:旅居美国四十年的  相似文献   

2.
周静 《烹调知识》2005,(4):F005
近来在餐饮上进行中西饮食交流成为了行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实饮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必然会有交流。有了交流,饮食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并逐渐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取决于各自文化母体的特性,特别是文化创造者的思维特性.总体而言,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文化基本观念的差异和饮食文化技术体系的差异.具体而言,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美食观念、审美标准、原料选用、饮食功能、切割工艺、餐桌类型、进餐形式、进餐用具、进餐速度和食物温度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每年都在发生变化,饮食行业随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中西式面点行业也因此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和关注。本文讲述了中西式面点实训课教学有效性不足之处,提出了提升中西式面点实训课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以期提升中西式面点实训教学的效果与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社会高度开放、兼收并蓄,全球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其中饮食文化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中最具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载体,中国饮食文化由此不断传播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西方国家了解和体验中国饮食文化,并对中国各种美食产生了极高兴趣。基于此,英语翻译作为实现中西饮食文化深入交流的重要依据,英语翻译作用更加凸显。但由于中西饮食在工具使用、制作方式、礼仪传承等方面并非完全对应,加大了英语翻译难度。因此,英语翻译工作者需正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存在,在明确二者差异内容的基础上提升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饮食习俗,不论在其观念、性质,还是在其方式、对象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笔者根据自己几十年从事西式餐饮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人有合理的饮食是改进心肌功能的重要措施。在中西医学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现代营养学的基础上,总结了防治冠心病有一定效果的重要食物成分及来源。  相似文献   

8.
下面六款菜肴,是我在岗位上不断学习、总结,结合我国的烹饪原料、地产原料所创制的中西结合菜,并得到了市场的考验,满足了消费者的饮食需求。  相似文献   

9.
癫痫俗称羊癫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国内最近调查,其发病率为4‰,我国约有四百万患者,它给患者和其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对于癫痫病人除中西药物治疗外,供给合理的饮食与营养也是减轻症状,促进康复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就饮食与营养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促进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中国出现众多西餐厅和西式快餐店,同时使中国饮食更注重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中国的食品工业更加多元化、现代化和规模化,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饮食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消费者的饮食效率。吸收西方饮食文化的精髓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现代食品工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晓燕 《食品与机械》2021,37(10):181-184
为国民身体素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食育之路,必须深入分析与探索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食育理念。文章以传统饮食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概括出医食同源、饮食有节、饮食有礼等先进的食育观点。分析传统饮食与现代食育的关系,认为食育是弘扬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饮食文化是发展现代食育的基础。但探索现代食育仍面临着西方快餐文化冲击和国民食育进程缓慢等困境,必须采取强化国民食育意识、加强食育法制建设、健全食育教育体系、推进食育试点工作等措施促进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融入食育体系建设,真正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食育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时期,受地理环境的强烈影响,逐渐形成了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的南北两个主要的饮食文化区域: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北方饮食文化区,是以旱地粮食作物黍、稷、粟等为主食,陆地动物为辅食,烧、烤、炸为主要烹饪方法的北方饮食风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南方饮食文化区,是以水田粮食作物稻米为主食,陆地动物和水产动植物为辅食,蒸、炖、煎为主要烹饪方法的南方饮食风味。  相似文献   

13.
李雷  李杨  方春玉 《酿酒科技》2012,(9):119-121
以中国蒸馏白酒为基础,阐述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之间所形成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指出中国文化和酒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酒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汇、共存互生,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是日本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其历史发展过程,深受中国的影响。日本茶道的创立与发展,是日本茶文化的创新,它与源自中国的禅宗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茶道思想与禅宗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今天,以茶道为代表的日本茶文化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纽带之一。  相似文献   

15.
高金申  孙孟  郑丽 《食品工程》2013,(4):1-3,25
近几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此同时,穆斯林的食品安全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研究了伊斯兰教的饮食文化,并针对大学生群体对伊斯兰教饮食文化的了解以及清真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穆斯林学生群体对于上述问题的看法,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清真食品行业当前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毛鸿达 《食品与机械》2017,33(10):115-118
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汉字具备了象形和表意的性质,书法作为一门表现汉字形式的艺术,书与画从来都是一体的。文章从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出发,把书法中的汉字视为一种变化无穷的传统文化符号或图案,作为传统食品包装中的主体设计元素与装饰底纹元素,可以巧妙、合理地将书法元素融入于传统食品包装设计之中,并提出了中国书法在传统食品包装设计中应用应当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产品销售环境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进而影响了对产品包装的设计。该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入手,锚定了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葡萄酒消费者和谐文化、关系文化和面子文化三个方面,并结合葡萄酒包装设计心理锚定分析,探讨三个方面在葡萄酒包装上的运用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提出迎合中国消费者心理的葡萄酒包装设计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笑冰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4):67-68,70,71
近年来,中式服装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分析中国传统服装深层次文化内涵出发,从款式、面料、技艺等方面阐明了中国传统服装具有的优势,并对中式服装的更新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几种黔式辣椒调味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几种具有贵州特色的辣椒调味品,对它们的制作工艺、操作要点、原料配比及应用作了详细说明,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婚纱行业相对西方起步较晚,产品的设计理念与思路多数停留在简单模仿和抄袭国外设计的水平上,缺少体现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原创婚纱设计作品.通过对我国当前婚纱市场和设计情况的调研与综合分析,以及对本土品牌蔡美月婚纱部分系列作品深入分析,从设计角度找出中国民族文化和国际时尚流行之间的结合点,在借鉴西方现代婚纱设计精妙之处的同时巧妙地将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融入其中,设计出体现"国粹新意"的婚纱作品,为我国婚纱设计领域发展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