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传统山地建筑形态初探(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山地建筑形态初探(下)王海松五、地表式传统山地建筑的形态地表式传统山地建筑在我国的分布最为广泛,其形态也极为丰富。不管气候的寒暖、降雨量的多寡、山地坡度的陡缓,地表式山地建筑都能适应。当然,根据各地地形、气候、材料和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地表式...  相似文献   

2.
传统山地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把我国的传统山地建筑作了归类和分析,并试图通过对其形态成因、形态影响因素的阐述来理解传统山地建筑的形态,以期对我们现今的山地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川渝山地小城镇地处山地地区.川渝山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自下而上”自发地创造了高度复合,多维的.集约的,城镇、建筑、地景三位一体的山地特色城镇形态。通过探寻川渝山地小城镇传统形态特点,力图为规划建设21世纪的富有山地地方特色的川渝山地小城镇形态提供史鉴。  相似文献   

4.
许娟  刘加平  霍小平 《华中建筑》2011,29(8):124-12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山地民居建筑正在面临损毁甚至埋灭的成胁,如何保护现有民居及发展秦巴山地传统民居态势迫在眉睫,尤其是对秦巴山地独有的地域性聚落特色的保护.该文以青木川民居为例,研究整个秦巴山地传统民居的特征以及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及理论,挖掘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生态建造经验及生态适宜性技术,对更好地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山地建筑视觉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山地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下发展起来的一类建筑形式。这类建筑巧妙地利用山地地形来建造,在视觉造型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本文分析了传统山地建筑视觉造型特征,希望对山地建筑创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与山地建筑形态创作相关的风水审美观、意境审美观、混沌审美观、分形审美观和生态审美观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建筑与山地自然环境之间蕴含的美学关系.通过梳理这些审美观,在山地环境进行建筑形态创作时,建筑师须具备建筑和环境的整体美学思维.并分析与总结了为达成建筑、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整体和谐应依循的山地建筑形态创作的美学法则,以及与经典美学法则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线性要素的反复锤炼和完美表达是中国传统建筑形体构成的重要特征,其精神也贯穿到建筑群体的空间组织中,它反映了古代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审美追求以及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乔梁 《安徽建筑》2012,19(3):9-10
天堂寨地区是大别山地区的典型代表,山地建筑设计正处于缓慢的从无序到有序,从完全自组织到逐步统一规划设计的过程。文章通过对该地区山地建筑接地形态的研究,提出了适应该地区的建筑接地形态,对该地区建筑与山地的结合以及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翁季  常建 《室内设计》2013,(2):46-51
本文结合影响山地城市的地理、气候与人文特点,运用分类考证、实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山地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及接地形态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山地建筑、山地环境的概念以及山地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山地建筑的基本特征和布局原则分析了其适应地形的接地形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重庆地形地貌的简述,探寻经济、人文、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西洋建筑在山地环境中择地选址的影响。从山地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主要形态看早期西洋建筑依赖自然、顺应自然,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思想。并从环境景现,建筑文化及人文意识等角度,多方展现重庆早期西洋建筑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唐继辉 《山西建筑》2008,34(12):46-47
根据攀枝花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地下式、地表式和架空式三种不同山地建筑接地形态在攀枝花的表现形式,指出山地建筑的接地形态决定了其对山体地表的改动程度及其本身的结构模式,并对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筑形体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城市扩张以及平地资源的减少,人们的建筑活动向山地拓展已势在必行,开发山地必须遵循生态原则,在山地生态系统中,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五个要不既相互联系,又主次分明,要创造生态观念合理的山地建筑、水文组织和形态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洪艳  徐雷 《华中建筑》2007,25(2):64-66
基于山地建筑活动越来越多的背景,作为<浙江省利用山地丘陵进行城镇建设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课题的先期研究内容,从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入手,通过对建筑单体的接地形式、出入口及内部的布置、建筑的意象等较全面探讨了山地建筑形态塑造设计手法,以期对山地丘陵地区城镇建设活动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阿拉善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旗内居住的主要民族有蒙、汉、回、满等。长期以来,多种民族文化在这一地区进行交流碰撞,使阿拉善左旗的传统民居形成了特殊的风格。文章从阿拉善左旗传统民居的地理区位、历史渊源出发,通过分析阿拉善左旗传统民居的形成过程,论述了该地区传统民居中多种民族文化与多种民居元素的共存;并重点阐述了阿拉善左旗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最后针对阿拉善左旗传统民居的现状提出些许保护设想。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体形环境角度控制山地旧城改造建筑形态是整合旧城空间及景观秩序,延续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山地特点,将城市体形环境归纳为城市的自然背景,城市骨架,城市地标,城市天际线,城市肌理等五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它们对旧城改造项目建筑形态的影响,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建设意义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藏传统建筑特点很多,就其分布而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河谷平原分布,二、依山而建.西藏建筑在这两种分布方式下均呈现出自由生长的态势,一方面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人文精神有关,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西藏传统建筑在空间布局与立面造型上表现出灵活、不对称特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借鉴西藏传统建筑内部空间组织与外部形态特点,创造出符合藏式建筑空间神韵的建筑.  相似文献   

17.
从中西文化比较和建筑形态观念两论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文化转型,结合实例,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和三种主要建筑类型,由此说明文化转的历史意义及对未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明 《福建建筑》2011,(9):16-18
通过对山地居住建筑单体的形态塑造,交通组织及与景观的结合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了如何营造山地宜居建筑。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建筑组群形态生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衍庆 《南方建筑》2005,(1):103-106
本文通过对传统建筑的土木用材、天人合一的哲理表达、建筑审美对意境的追求、尊卑有序人伦礼制的体现以及天象对应和风水理论的要求等方面的生成机制进行了理性分析,归纳了建筑丈化的有机构成及审美性格,认为中国传统建筑群体组合实际上是建筑活动对单纯物质功能超越特性的体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应答的结果。最后提出了研究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的扩张以及平地资源的减少 ,人们的建筑活动向山地拓展已势在必行 ,但开发山地必须遵循自然生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