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布局折射的封建礼制的管理思想和庭院式建筑布局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评论界历来众说纷纭。从其代表作《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入手。分析曹七巧人生悲剧形成的原因,说明以其为代表的张爱玲作品中众多女性人物形象的悲剧并不仅仅是人性的悲剧.而更多的是生存的无奈与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女性文学源远流长.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作家们挣脱"无性别写作"的桎梏,创作出了大量具有鲜明女性意识和女性情感.在思想内涵和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打上了"女性文学"鲜明烙印的文学作品.通过分析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女性文学由男性附庸到无性别写作,再到性别自觉的创作嬗变,固然因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催化,但更与近现代中国文化转型有着紧密的联系.女性文学自身的传统如种子,传入的西方女性理论如水分,文化转型期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则如和煦的阳光,使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深入剖析《家》的前提下,从巴金笔下大家庭中女性悲剧性命运的视角探讨了现代女性自我实现的问题,同时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形成的根源,分析了传统悲剧性生存困境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元代文人群体的地理分布与文学格局》一书,力图贴近元王朝之历史境域,主要通过宏阔的时空观照,结合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考察元代文人群体的崛拔和流动过程,并透过对文人群体地理分布特征的分析,探究它们的流动背景、流向区域以及由此发生的特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中国女性身体的解放形成了女性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解放小脚到解放乳房,从束胸到放胸,中国女性逐步走向身体的自由,而这一过程与女性内衣的变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国时期内衣文化现象有力地透射出了中国女性身体解放的艰难历程。同时,在女性内衣的变革及女性身体的解放中,政府、社会舆论及广告媒体等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已经全面进入了消费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文化也在美国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女性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消费文化的巨大影响。电影《欲望都市》以女性作为电影叙述的主角,同时又以时尚这一消费文化的代表产物为线索来进行故事的叙述。不难看出,在消费文化的巨大影响下,女性没有一味地接受和妥协,而是仍然保留着对于自身情感需求的强烈意识,并在这一背景下努力追求自己精神的独立和情感的支撑,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男性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在以男性为审美主体的审美世界里,女性成了审美客体.男性的审美情趣在变化发展,女性则或被动或主动地追随男性的审美需求,男性的审美需求改造着女性形象美的特性.审美活动表现着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和矛盾冲突.需要不断克服两性的矛盾,从而形成和谐的审美氛围.  相似文献   

9.
颁奖词:她是做事泼辣、性格豪爽却不喜张扬的江南女性,她是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四年寒暑,她率领着团队在世界各地架构着沟通文化、增进友谊的五彩桥梁。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让古老的东方文化在世界各地弘扬光大,让崛起的中国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坚强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她永不停滞、坚定前行在创业路上。张素兰,浙江金华邮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特邀代表,金华市工商联合会常委、杭州金华商会副会长、金华市婺城区收藏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概念隐喻不是语言的专利,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无处不在.建筑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要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人深层的思想和心理也必须利用许多的建筑隐喻.中外的建筑文化差异很大,但是基本的人性相同,所以建筑中所应用的基本概念隐喻也是相同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现了建筑与人体的隐喻关系.从语言中的隐喻理论入手,结合西方建筑心理学和生物学分析了建筑隐喻的必要性和建筑与人体隐喻的合理性,以及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人体隐喻.汉字、中医和风水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代表,最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找到建筑与人体隐喻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与苏青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细腻,内涵丰富。她们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服饰话语包孕某种深层的象征意义,也显现着人物的情感世界,不同的服饰还体现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遭遇和心态,通过作品所呈示的个性化服饰,使我们对人物有了色彩的感觉。小说对服饰的聚焦也映现着时代潮流,折射出各种人生价值观的冲撞,通过她们笔下的女性人物服饰,使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触摸更有了质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小品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每个时代的小品画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始终为各个时期人们的偏爱,符合各个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展示出强烈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3.
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形式,它型制规整,特点鲜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建筑要素,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文化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有利条件,与此同时,也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冲击和影响。我们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楚辞》是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英译是融合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为一体的跨时空对话活动。在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形势下,尤其需要学贯中西、译研并举的中国译者的主动译介。译者应注意保持译文的异域风味与流畅可读性的统一,采用化深为浅、韵律变换、译注兼顾等方法再现原文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情致。《楚辞》英译作为中国典籍英译的缩影,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具有进一步推介中国学术、客观诠释中国形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有占据社会主流的上层文化和代表下层社会的民间文化之分。对于上层文化,就其根本特质来说,是一种泛儒文化。而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上层文化语境下,我们发现,是顽强地活跃着作为代表下层文化的“侠”的。对于上层文化的“儒”,我们并不陌生——其面前始终站着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于下层文化的“侠”,我们却看到了“墨”的影子。墨家学说和主张,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在民间以种种形式遗存下来,继续发挥着深久的影响。一直到今天,我们从一些善事和义举中,可以真切感受到古代侠义精神的脉动。  相似文献   

17.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研究抗疫精神,有助于凝聚民族共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助于提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对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世界伟人,他的一生不但功勋卓著、彪炳史册,他崇高的精神在人民心中树立了永不磨灭的丰碑。在中华民族现代史上产生周恩来这样的伟人和周恩来精神,不是偶然的,它是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革命人生观的完美结合。周恩来精神特征及形成特点:一是传统文化滋润一体现民族美德的周恩来精神;二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陶冶一闪耀共产党人特质的周恩来精神;三是独特的人生品质与修养—周恩来精神之升华。  相似文献   

19.
就如何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些精华运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居住环境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进行了一些探讨,着重讨论"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在居住环境的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对当前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假借只是用字法质疑--兼谈汉字构造理论的缺失和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假借与造字相伴、假借字存在、假借字产生和假借造字等事实,对“四体二用”说否定假借造字法意义提出强烈质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传统汉字构造理论的缺失,并从分析假借现象入手,谈汉字构造理论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