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常见的欺骗干扰识别方法大都利用目标的信号级特征进行识别.提出一种基于回波信息的欺骗干扰识别方法,分析真假目标回波的距离展宽、方位展宽的差异,通过回波的量测信息分布差异对欺骗干式进行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欺骗干扰.  相似文献   

2.
针对射频噪声 距离欺骗加性复合干扰、噪声调幅 距离欺骗加性复合干扰、噪声调频 距离欺骗加性复合干扰、灵巧噪声干扰信号、距离欺骗干扰,建立了目标与干扰模型,仿真了其干扰效果。采用基于时域、频域及其他域的多维特征提取方法提取信号特征,然后采用决策树分类器进行分类,最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提取的19维特征因子进行有效降维到9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特征因子降维前,在JNR=5dB处,各类干扰信号有85%以上的正确识别率;降维后的识别效果与降维前无明显差异,实现了对冗余数据的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3.
抗欺骗干扰是电子对抗环境中雷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应答式欺骗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脉内特征的目标与干扰的识别方法。首先对目标回波信号与干扰信号进行建模,分析了两类信号的脉内幅度特征,然后将目标与干扰看作是空间不同的模式类,利用目标回波信号和干扰信号的脉内幅度起伏差异,定义出分类的特征因子,最后采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进行分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的信干比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目标识别概率且受信干比影响较小,能够较好地抗应答式欺骗干扰。  相似文献   

4.
欺骗干扰的信号模型与真实卫星信号相似,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近年来欺骗干扰不断威胁GPS系统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生成式欺骗干扰的延迟和功率具有可控性和变化性,因此隐蔽性和危害性更强。针对该问题,本文在欺骗干扰来向与真实卫星信号来向未知的前提下,结合阵列天线技术与矢量跟踪环路,提出一种基于矢量跟踪环路的欺骗干扰检测和抑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矢量跟踪环路的预测参数重构基于远滞后码的参考信号;其次根据接收信号与参考信号的相干累加结果构造欺骗干扰检测模型;然后根据阵列接收信号与参考信号的相干累加结果估计协方差矩阵;最后根据协方差矩阵中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估计欺骗信号的特征向量,并根据该特征向量构造正交投影矩阵抑制欺骗干扰。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得出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抗欺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雷达压制干扰信号、欺骗干扰信号的时频域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时频域分析的干扰信号识别方法,并描述了其实现方法。为保证干扰信号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率,利用数字信道化接收机原理进行信号预处理,获取信号的时频功率谱、高分辨率功率谱以及脉冲描述字(PDW)数据,后续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多核并行处理完成干扰识别分类。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雷达欺骗干扰识别中常规特征识别方法应用受限和训练高性能深度学习模型需要的大量标注样本难以高效获取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抗域适应网络的雷达欺骗干扰识别方法,以改善标签限制;并融合注意力机制残差模块进一步提升识别精度。首先,对雷达接收信号进行时频变换后,应用基于对抗网络思想的域适应技术实现从标注源域样本到未标注目标域样本的迁移识别。其次,通过所设计的空间通道注意力残差模块使网络训练聚焦于时频图全局空间特征和高响应通道,以忽略时频图像中可迁移性低的区域抑制负迁移的产生。在不同源域与目标域雷达欺骗干扰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抗波门拖引干扰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结合现代欺骗式干扰机的结构特点和干扰信号的产生机理及对具体雷达接收机的作用机理,分析干扰信号进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接收回波信号的特征变化;提取接收信号统计特征及细微特征检测有无干扰;并根据干扰过程中回波信号与干扰信号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时变特征,研究了干扰信号识别的理论模型,形成了基于过程的波门拖引干扰子类型的识别方法,为进一步提高雷达系统抗干扰能力提供理论基础。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李艳莉  田晓 《电讯技术》2015,55(4):441-446
针对跟踪雷达的三种常见欺骗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积谱矩阵( SPM)局部二值模式( LBP)的识别算法。首先,计算雷达接收信号不同脉冲重复周期( PRI )的积谱,并将其按照频域和慢时域排列成一个二维积谱矩阵。然后,将图像处理的纹理特征引入到欺骗干扰识别的算法中,采用局部二值模式提取二维积谱矩阵的灰度图像特征。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当雷达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SNR)大于5 dB时,该欺骗干扰识别算法的平均识别概率优于90%。  相似文献   

9.
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表明,通过对目标的雷达回波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目标类别属性的判断,给欺骗干扰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了距离-速度相参假目标欺骗干扰对具备目标识别能力雷达的干扰效果,以基于微动特征的目标识别方法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仿真验证等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距离-速度相参假目标信号能够很好地通过雷达的目标检测处理过程,但是由于并未考虑对目标回波特性的高逼真模拟,因此现阶段,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技术能够实现对距离-速度相参干扰假目标信号和真实目标信号的区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应对跟踪雷达的三种常见欺骗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滑伪魏格纳-维尔分布时频图像的Zernike 矩特征的干扰识别方法。该方法对三种干扰下的雷达接收信号进行时频分析,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时频图像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后,通过Zernike 矩特征提取图像的细节特征组成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识别。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有较高的识别率,特别是该方法受信噪比影响较小,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对干扰识别的影响,说明了采用图像识别方法对雷达欺骗干扰信号进行分类识别的可行性。通过与其他文献方法的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