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几种二元混合制冷剂的汽液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臭氧安全二元混合物系HFC125/HFC143a和HFC152a/HFC143a进行了泡点、露点实验研究和相平衡关联计算,结果表明前者为近共沸混合物,后者为非共沸混合物。给出了10种低环害二元物系对应于RKS、PR、PT状态方程及二次型混合规则的交互作用系数。  相似文献   

2.
混合工质用作CFC替代品的实践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HFC-152a为基础的混合工质和以HFC-134a为基础的混合工质替代CFC-12作为制冷剂的性能及应用,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以松木屑为原料,添加适当的催化剂,分别用空气和水蒸气作为气化介质,在微分反应器中进行催化气化的研究。试验分别研究了K_2CO_3、Na_2CO_3、NaOH、KOH、CaO、ZnO、Fe_2O_3、稀土氯化物和稀土氧化物及3种不同物质的混合物等14种催化剂,在不同的反应温度和催化剂载量的条件下,用空气或水蒸气进行气化反应,对反应气体产物的组成和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空气气化反应而言,CaO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催化剂。而水蒸气气化反应,混合型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其次为K_2CO_3和NaCO_3。  相似文献   

4.
杜邦公司建HFC-152a新厂据CMR报道,杜邦公司将在德克萨斯州CorpusChristi建一HFC-152a工厂以补充它在肯塔基州Louisville工厂生产之不足。新工厂将于1996年下半年开工基建,并留下扩建余地,建成后将使杜邦的HFC-15...  相似文献   

5.
用高效RSP-Cu_3Si合金催化剂,气化的氯苯PhCl与氯甲烷在400℃同时经过催化剂RSP-Cu_Si可制得重要硅烷化试剂(CH_3)_mPh_nSiCl_(4-m-n)讨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及速度。  相似文献   

6.
国外动态     
巴西削减CFCs Du Pont公司在 1999年关闭巴西圣保罗CFCs工厂。在过去的三年中,巴西的CFCs消费已每年削减 20%-30%。Du Pont公司已同意帮助巴西政府在此工厂生产CFCs替代品,去年该工厂的收入约1500万美元。 Chemical Week, 160(44),49(1998)姜福昌 丸善石油化学HFC—152a 工业化生产 最近日本丸善石油化学公司在千叶工厂着手建设用作吴羽化学公司偏氟乙烯树脂(PVDF)的原料单体HFC-152a的生产厂,生产能力 2500 t/a,预定 1999年…  相似文献   

7.
以卤代盐降低生产成本在有矿卤盐水的地方,以卤代盐势在必行,且代用比例不断增加。这其中原因在于:(1)使用卤水可提高精盐水质量。卤水中Ca ̄(2+)/Mg ̄(2+)大于海盐,使盐水精制中的Mg(OH)_2、CaCO_3共沉速度提高,降低精盐水含Ca ̄(...  相似文献   

8.
以溶胶-凝胶方法制备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工艺流程为基础,利用XRD,IR及固体核磁共振(^29Si,^31P-NM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溶胶的形成及溶胶-凝胶转变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物相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多组分溶胶的形成过程,由Ca(NO3)2.4H2O和H3PO4反应生成Ca2O2O7和Ca10(PO4)6(OH)2(羟基磷灰石,简写为OHAp,下同),两者  相似文献   

9.
高温下氟铝酸钙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宗辉 《水泥》1994,(8):5-7
通过实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对C_(11)A_7·CaF_2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到1450℃,C_(11)A_7·CaF_2不分解,含氟熟料中铝酸盐相存在的形式,取决于生料中CaF_2的掺量和熟料中氟的分布。掺量较低(如<1.5%)时,温度超过1350℃,C_(11)A_7·CaF_2消失,生成C_3A;掺量较高时,温度即使高达1450℃,熟料中的铝酸盐相仍为C_(11)A_7·CaF_2,不生成C_3A。  相似文献   

10.
利用XRD,IR,SEM及29Si,31PNMR等测试技术研究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干凝胶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物相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认为凝胶在烧成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1)673~773K:由Ca2P2O7和Ca(NO3)2·4H2O反应生成了OHAp;(2)773~873K:由Ca2P2O7和CaO反应生成了βC3P;(3)873~973K:由CaO和SiO2反应生成βC2S。因此粉末材料的主要晶相有:OHAp,βC3P和βC2S,其中Si和P之间有相互固溶现象。  相似文献   

11.
快速测定生料CaO、SiO_2监控生料KH陆海涛江苏盐城建湖水泥厂(224700)我厂原以出磨生料TCaCO3及TFe2O3合格率来监控生料KH,在控制过程中,即使出磨生料TCaCO3、TFe2O3合格率较高,但仍得不到合格的KH,原因是包括我厂在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子内五配位硅烷[(o-二甲胺甲基)苯基甲基苯基硅烷]和多种取代酚(X-C_6H_4OH)的等摩尔反应,研究了X-C_6H_4OH在与硅烷的脱氢缩合反应中的取代基效应。结果表明,它与氟化物催化的这类反应的活性顺序一致,这说明两种体系具有相似的催化机理。本文还比较了两种不同分子内五配位硅烷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其活性上的差异与它们分子内对Si的配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白水泥生料中分别掺加CaCl_2、CaF_2作为添加剂,研究了其不同掺量对不同烧成温度下熟料fCaO及白度的影响,探索它们的矿化、增白效果和最佳掺量。结果表明:与掺加CaF_2相比,掺加1%CaCl_2能显著降低熟料fCaO,提高白度。CaCl_2是一种比CaF_2更好的矿化、增白剂。  相似文献   

14.
利用XRD,IR,SEM及^29Si,^31P-NMR等测试技术研究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干凝胶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物相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认为凝胶在烧成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1)673~773K,由Ca2P2O7和Ca(NO3)2.4H2O反应生成了OHAp;(2)733~873K,由Ca2P2O7和CaO反应生成了β-C3P;(3)873~973K;由C  相似文献   

15.
以溶胶凝胶方法制备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的工艺流程为基础,利用XRD,IR及固体核磁共振(29Si,31PNM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溶胶的形成及溶胶凝胶转变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物相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多组分溶胶的形成过程中,由Ca(NO3)2·4H2O和H3PO4反应生成Ca2P2O7和Ca10(PO4)6(OH)2(羟基磷灰石,简写为OHAp,下同),两者均在硅溶胶颗粒的表面上析晶长大;在多组分溶胶凝胶的转变过程中,发生失水,减少电解质,改变pH值等一系列现象。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MgSiF_6、H_3PO_4及其加入量对铝硅酸溶胶的凝集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在铝硅酸溶胶中加入MgSiF_6和H3PO_4都会使溶胶系统的胶凝时间缩短,而MgSiF_6和H3PO4的加入量对凝胶强度的影响有一最佳范围。MgSiF_6和H_3PO_4的加入量对铝硅酸溶胶的凝集特性影响的本质是由pH的变化引起的,而MgSiF_6的加入降低了液相中Al~(3+)浓度,消除了Al(3+)的絮凝作用,从而使溶胶得以正常胶凝.  相似文献   

17.
Heis.  DE 《绿箭信息》2000,1(11):6-9,19
介绍了一种液相法生产分子式为CAR^1R^2CBR^3R^4(此外的R^1,R^2、R^3和R^4指代意义如专项说明中所定义)的卤代烷加成物的工艺,是将相应的卤代烷烃(AB)与相应的烃(CR^1R^2=CR^3R^3)在催化的存在下于溶剂中进行反应,所用的催化剂组成:(1)至少有一种含一价铜;(2)至少有一种为离子促进剂,选自卤代铵、吡啶或卤代吡啶及(MQ4)Y型的四价盐(M是元素周期表中VA族元素,如N、P、As、Sb或Bi,Q为C1-C18烷烃、Y为氯、溴或碘)。还介绍了用上述工艺制得的加成产物与HF反应制备一些氢氟烃的工艺,该工艺是在二晴或环化碳酸酯溶剂中进行,使反应混合物分成两相。  相似文献   

18.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溶液吸收甲烷的含量,研究了Span 80溶液在雾化状态下对甲烷的吸收作用及碱性 盐NaHCO3、NaCIO和CH3COONa对Span 80溶液吸收作用的影响.并在爆炸罐中模拟瓦斯爆炸试验,以爆炸后剩余甲烷浓度和最高爆炸压力作为抑爆参数,对Span 80与盐复配溶液的抑爆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Span 80溶液及其与盐复配溶液对甲烷的吸收效果比纯水好,盐的加入可以增加Span 80在水中的分散状态同时促进对甲烷的吸收;另外在点燃甲烷和空气混合物前,喷入一定量雾化Span 80复合吸收液或纯水雾可使爆炸后剩余甲烷浓度增加、最高的爆炸压力降低,且复合吸收液对抑爆参数的影响大于纯水雾,说明Span 80复合吸收液对甲烷与空气混合物爆炸的抑制作用优于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数值模拟方法,对二元混合气体在不同比例组成下的爆炸下限进行了预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同时采用该数值模型,对二元混合气体在高温条件(25~300℃)下的爆炸下限进行了预测,分析了环境温度、混合物比例组成对混合气体爆炸危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烷与其他燃料组成的二元混合气体中,在考察温度范围内随着甲烷含量的升高,其爆炸下限逐渐增大进而爆炸危险性降低。当甲烷含量一定时,爆炸下限浓度的变化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大,说明可燃气体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高。对于任意二元混合气体,其爆炸下限在任何比例条件下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呈线性关系,表明温度越高,混合气体越容易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20.
利用改进的Othmer釜测量了0.1013MPa下的n-PrOH-H2O/CaCl2和i-PrOH-H2O/OaCl2体系恒定盐摩尔分率下VLE数据。测定结果用优先溶剂化法、Furler方程及本文提出的Furler方程改进式进行了关联。其中Furler方程改进式关联结果较好,汽相组成平均偏差为0.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