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型矿用汽车车架模态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某重型矿用汽车车架的动态特性.为了改进车架的有限元结构,对箱梁式车架进行了简化.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通过模态分析结果对车架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结果表明,车架结构低阶弹性模态频率及振型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态分析理论,运用HyperMesh和MSC.Patran软件建立了某微型车车架有限元模型,并对车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从而得到车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为进一步进行振动、疲劳及噪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改进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山地自行车车架的三维模型,将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山地自行车车架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强度分析和自由模态分析,得到了山地自行车的前9阶弹性模态振型及频率特性,为车架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某载货车辆的车架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数值模型和Hyperwork平台建立该车架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车架进行静力分析,得到其刚度与强度且满足设计要求,进而分析其自由模态和包含悬架的车体系统的约束模态,获得更贴近车架实际运行中的振动属性。为进一步研究车架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对车架进行谐响应分析以及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得车架不同部位的受力状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车架的静、动态特性符合设计期望,为车架性能校核和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轻量化低重心的新型车架结构进行了动态分析。在原车架模态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原车架三维模型与有限元模型,得到了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比对了原车架有限元模态计算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式的有效性。用相同的建模方式对新车架进行建模,通过对比原车架与新车架的模态特性并结合发动机和路面激励,对新车架的动态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新车架的动态特性要优于原车架结构,验证了新设计方案的可信性,为新车架的试制与设计改进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车架结构模态是影响车辆结构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采用有限元方法是获得车架结构模态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应用HyperMesh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某后卸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结构模态,同时进行车架结构模态实验,验证有限元模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态计算得到的副车架前8阶模态频率与实验测得的副车架前8阶模态频率最大相对误差为8.66%,所建立的后卸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结构有限元模型,可为今后副车架结构动态特性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7.
四座纯电动巡逻车车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车架三维模型,借助于ANSYS软件建立以体单元为基本单元的车架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获得车架在弯曲工况和扭转工况下的最大等效应力和应变,以及其前1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结果显示:电动巡逻车车架结构满足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但其l阶固有频率和地面的激励频率接近,车架与外激励易产生共振,需采取措施提高车架低阶固有频率.对双主纵梁结构的车架进行模态分析,通过对比改进前后车架的低阶固有频率,为车架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车架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限元方法和软件技术在汽车结构分析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以某越野车车架为例,利用Hyperworks建立以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论述了有限元建模流程和建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应用Optistuct求解器对车架进行模态分析,分析该车架自由状态下的前十阶固有频率及振型特性,为车架响应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模态参数,同时为该车的结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参照企业标准进行乘用车副车架疲劳分析时,需要先对副车架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但企业副车架台架疲劳耐久试验规范中给出的试验载荷不是直接加载在前后副车架上,而是加载在悬架上,通过部件传递到副车架。针对这种情况,为计算精确,首先在Hypermesh中建立副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MSC.Nastran计算模态,输出模态中性文件;再导入到MSC.ADAMS中建立刚柔耦合模型,进行有限元与多体动力学相结合的刚柔耦合分析,提取副车架安装点有限元输入载荷。使用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有限元分析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运用CATIA软件建立副车架三维实体模型,通过ABAQUS分析软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模态及约束模态的模拟分析,得到副车架的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然后对副车架进行模态试验,通过比较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为后续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货车车架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以Ansys软件为例,对某新型载重货车的车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采用壳单元离散车架及多点约束(MPC)单元模拟铆钉传力建立计算模型的方法,并将该法应用于实际车架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型飞机挂架系统改型中设计的组合悬挂梁,应用截面整体变形法计算分析连接件的剪切载荷。首先建立了适当的计算模型,并详细地阐述了应用截面整体变形法进行分析的过程和思路,然后分别应用截面整体变形法、弹性理论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组合悬挂梁连接件剪切载荷进行求解,最后将所得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截面整体变形法在组合梁连接设计中是有效的,并且可用于其它各种组合梁的连接设计与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某自卸车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和模态有限元分析得出了车架固有频率,并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依据车架结构的灵敏度分析结果来选择设计变量,在保证车架低阶模态频率和强度的前提下,以车架轻量化为目标优化车架构件厚度,实现了车架质量8.0%的降低幅度;在控制车架质量和强度的条件下,以提高车架低阶模态频率为目标,实现了车架结构的低阶模态频率和动态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轻型货车驾驶室锁止机构总成悬置软垫的结构设计等问题,将有限元分析技术应用到橡胶悬置软垫的结构设计中。开展了理论设计和实验测量的分析,建立了有限元分析与实验检测结果的关系,提出了利用静平衡法测量驾驶室质心参数的方法。在测量驾驶室质心参数,基于有限元法和实验测量,对轻型货车的驾驶室锁止机构结构悬置软垫的设计方法进行评价,在实验室进行了静刚度性能检测,对比评价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测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分析法理论计算的悬置软垫的静刚度与实验检测结果差异小于10%,在理论可接受的范围内,说明有限元分析法可用作驾驶室锁止机构的悬置软垫的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15.
框式热压机机架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某型号框式热压机的框形板上横板与侧板拐角处发生断裂这一问题,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热压机机架结构参数化模型,运用ANSYS软件时其机架进行有限元分析,找出了原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机架满足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以机架结构的质量最轻为目标,对热压机的机架进行了结构参数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框架结构与原结构相比,使热压机质量减轻了约9%,最大应力降低了约23%,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构和尺寸,实现了增加热压机的使用寿命及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Ansv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某汽车起重机车架的三维模型,并对该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建模,对车架进行了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分析结果可为车架的结构优化设计和轻量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检验某轻型卡车的车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应用CAE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首先应用Hyper Works软件,模拟了车架螺栓和焊点的连接,研究了钢板弹簧建模及载荷添加方式,为了尽可能的模拟汽车实际情况,建立了带有货箱、驾驶室、各支架以及前后悬架的较完整的整车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有限元求解软件MSC.Nastran对模型进行了扭转刚度和不同工况下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第三和第六横梁连接板最大应力远远大于许用应力,不符合强度要求;最后,提出了对该车架第三和第六横梁连接板的改进建议,并通过改进前后的分析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了结构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转向桥弯曲疲劳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疲劳破坏是汽车转向桥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的一个问题,对某型客车转向桥进行了结构的改进设计,并建立了其有限元分析模型,使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静力及疲劳强度计算,在自行研制的液压激振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结果均表明,改进后的转向桥疲劳强度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曲轴式少齿差减速器的运动特点,应用有限元方法对箱体进行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箱体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改进后箱体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设计方案优于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提取并确定了汽车起重机起重臂的特征参数及其分析工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汽车起重机起重臂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求解获得起重臂结构的应力分布云图;基于ANSYS的二次开发功能.利用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实现了汽车起重机起重臂的参数化建模和参数化有限元分析过程:以QY20汽车起重机起重臂结构为算例,对其起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