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交网络中影响最大化问题是指找出最具有影响力的k个节点,使得最终社交网络中被影响的节点最多,信息传播范围最大。针对影响最大化问题,目前已存在一些基本传播模型,但是这些模型没有考虑网络中节点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而网络中节点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是衡量其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网页排名算法的信息传播模型(PageRank-based Propagation Model,PRP),然后利用贪心算法来近似求解影响最大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ageRank的传播模型解决影响最大化问题的效果比传统的线性阈值模型、加权级联模型和独立级联模型的效果更好,影响力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应用》2014,(2)
社交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且基于社交网络的营销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社交网络中消息的传播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经济意义。通过借鉴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度的消息传播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个体的公开信息,使用数据挖掘的算法对个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同类和不同类个体之间的关系计算个体之间的信任度;最后,使用消息与个体的属性相似性以及信任度来计算消息可能传播范围。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并与两种基准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准确度上提升15%左右,而所用时间降低50%以上。与数据集统计结果对比,该实验的结果与统计结果相差5%左右,充分表明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有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社交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且基于社交网络的营销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社交网络中消息的传播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经济意义。通过借鉴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度的消息传播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个体的公开信息,使用数据挖掘的算法对个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同类和不同类个体之间的关系计算个体之间的信任度;最后,使用消息与个体的属性相似性以及信任度来计算消息可能传播范围。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并与两种基准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准确度上提升15%左右,而所用时间降低50%以上。与数据集统计结果对比,该实验的结果与统计结果相差5%左右,充分表明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有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传播模型更适用于均匀网络而无法有效应用于现实非均匀无标度社交网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局域信息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无标度网络中用户间拓扑特征差异和用户影响力不同对信息传播的影响,根据节点周边邻居节点的感染情况和权威性计算感染概率,模拟现实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情况。通过在采集的真实微博网络数据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传统的SIR模型更能体现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与范围的广泛性;同时,通过调整模型中的相关参数,验证了相关管控措施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随着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网络舆论的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传播模型能够揭示信息传播的规律,从而达到对传播过程进行预测的目的,因此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经典传染病模型的不足进行了分析,结合社交网络的网络拓扑特点,考虑了网络中用户的不同感染状态,引入感染用户的衰减函数,提出了适合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在真实E-mail网络中进行模型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的结果,研究了模型中各个影响因子对传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模型参数反映了传播趋势的差异,模型反映出的传播规律更符合信息在现实网络中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7.
结合结构支撑理论,探究节点网络结构支持力的一些性质,提出了社交网络结构中的全网支持力和被支持力的总量一致性,并进一步提出计算节点支持力的方法。谣言作为特殊信息,在支持力不同节点之间的传播特性有所不同,借鉴随机游走模型中的PageRank计算方法,对不同节点支持力的谣言传播以及传播后的辟谣状况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支持力不同的节点对于谣言传播和辟谣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8.
定位和溯源是控制信息传播的基础,理解和研究信息传播过程则是溯源的前提.在线社交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OSN)是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用户在在线社交语境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在进行信息交互,针对这一语境下信息扩散的特征,综合现有研究中的传染病传播模型的设计思路,基于CSR模型,提出一种新型的模型CSRR,为在线社交网络的进一步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同时为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和舆情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社交网络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针对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的形式特点,结合传染病动力学原理,提出了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模型。模型考虑了不同用户行为对传播机理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用户节点的演化方程组,模拟了信息传播的过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用户在网络中的行为特征以及影响信息传播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用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着特定的行为规律,信息不会无限制地传播,并在最终达到平稳状态,并且传播系数和免疫系数越大,信息传播达到稳态的速度就越快。 相似文献
10.
11.
在大规模在线社交网络中,通过对用户影响力进行排序找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节点(集合)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有效控制信息扩散、舆情分析和控制、精准营销等均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的节点影响力排序算法或者需要网络的全局拓扑信息来计算单个节点影响力(如基于介数中心性的算法)而时间开销过大,不适用于大规模网络;或者基于传统的网页排序算法(如PageRank)而不能很好地处理社交网络中存在着大量“末梢”节点的问题以及不同用户之间的联系强度不同的问题。在传统的PageRank算法的基础上做出了两点改进。首先,通过在PageRank算法的权值回收步骤中考虑对不同的连接赋予不同的权值,有效避免了末梢节点带来的影响。其次,在PageRank算法的投票过程中考虑邻居个体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半邻域信息的节点权值分配方法,有效提高了节点排序的准确度。在一个包含大约15 000个用户的样本网络中,我们所提出的改进算法能够找出前1 000个最有影响力的节点中的40%以上的节点,而传统的PageRank算法仅能找出其中11%的节点。同时,相比于基于介数中心性的算法,所提出的改进算法以小得多的时间开销达到了相近甚至更好的排序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13.
现有的谣言传播模型无法描述不同节点对谣言传播概率的影响,从而造成了谣言传播模型无法真实地描述现实社交网络中的谣言传播,进而影响了对网络中谣言传播的控制。针对这一问题,在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谣言在不同节点之间的传播概率,并且分析了不同节点对传播概率的影响情况,从而建立了社交网络中考虑网络节点自身影响的谣言传播模型。最后,通过将改进的谣言传播模型与常用的SIR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改进模型可以较快地控制网络中谣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社交网络空间的谣言传播行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探索谣言传播规律与分析模型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谣言传播分析模型大都基于SIR等传染病传播模型,能对在线社交网络空间的谣言传播过程进行粗粒度刻画,但并未充分考虑社交网络本身特征.鉴于此,结合引力学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在线社交网络空间谣言传播分析模型GRPModel.该模型借鉴引力学思想,从用户和谣言信息2个角度出发,探索谣言在用户间的传播规律.以用户为核心,基于用户间的关系、信息在用户间的传播关系、谣言接触率、转发率等对用户影响力、谣言影响力进行建模,对谣言信息的传播进行量化,并充分考虑用户的个性化特征,构建相应的建模与分析函数.最后利用新浪微博真实社交网络空间信息,对GRPModel进行分析验证,验证结果证明了所做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微博在线社会网络中的话题推荐问题,研究了如何选取多个驱动用户节点使得推荐话题能够得到大的传播广度,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推荐方法,可以求得次优的驱动节点集合使得推荐话题得到近似最大的传播广度。通过三个环节进行计算:通过修正的PageRank算法求得影响力大的节点;计算第一步得到的每个节点引起的话题传播广度;计算多个节点联合驱动时话题传播的广度,选择使传播广度最大的驱动节点集合。实验结果表明选取的近似最优驱动节点集合能够使得推荐信息得到更大广度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Twitter、Facebook、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站用户数量的激增,信息数量急剧膨胀,隐藏在海量信息中的不实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何调控或抑制特定信息的传播是网络信息管理面临的一项技术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从真实微博网络出发,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了不依赖于传播模型的独立信息转发预测机制,从而对信息的传播进行预测;其次,基于独立级联模型,综合考虑本文场景的特殊性,提出了异步信息不平等竞争传播模型作为特定信息与免疫信息的竞争传播机制;最后,提出了3个种子节点集合选择算法,通过向选择的种子节点注入免疫信息使得免疫信息在网络中广泛传播从而抑制特定信息的传播.基于真实社交网站数据的实验证明,提出的信息传播预测模型以及种子节点选取算法对特定信息传播的调控和抑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官方信息在现实生活和虚拟网络中的扩散对谣言传播具有双重影响。本文建立多层网络传播模型研究跨境电商新政策错误解读这一谣言传播问题,模型上层为虚拟网络传播层(虚拟层),下层为现实社会传播层(现实层),个体根据各自社交网络和行为习惯接收官方信息来控制多层网络谣言传播。文章根据平均场方法分析该模型的演化过程和传播阈值,采用无标度网络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传播动力学行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官方信息对虚拟层和社会层谣言的控制都具有积极作用,官方信息的掌握程度对社会谣言传播有显著性影响,且当官方信息的网络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能够有效约束现实社会个体行为,进而达到虚拟层和现实层对谣言控制的同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在线社会网络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 亟需对在线社会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在线社会网络的网络结构和信息传播研究是该领域中的两大研究热点和关键问题。网络结构包括关键节点、网络关系以及社团的挖掘, 通过对网络结构的分析可以掌握被分析网络中存在的社团、节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节点等, 而这种分析对于国家及时掌握在线社会网络的舆情、公司广告在网络上投放策略的制定都具有极大的帮助。对在线社会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主要有信息传播动力模型、信息传播源和路径的发现与描绘、信息传播的最大化和最小化等, 通过对在线社会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 人们可以对在线社会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进行预测和干预, 从而可以将信息传播的影响按照有利的方向引导。综述了在线社会网络的网络结构和信息传播的研究现状, 并对这两方面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适用场合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异构信息网络中包含丰富的结构和语义信息,通过网络表示学习保留异构信息网络的结构和语义信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传统的异构信息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局限于利用元路径的形式保留异构信息网络中的语义信息,缺乏考虑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分布情况,保留的信息不够充分。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的异构信息网络表示学习方法(HINGAN),其能更好地保留网络中的结构信息和语义信息。HINGAN中通过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的对抗学习,提高表示学习的鲁棒性。基于2个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与传统的异构信息网络方法相比,在节点分类和链接预测任务中的结果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