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在宝钢研究院西区轧机进行热轧试验,对轧制试样钢板的翘曲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对同组内的板坯采用同一加热工艺、不同道次压下分配方式研究压下量对钢板翘曲度的影响;并且为了研究不同变形温度对钢板翘曲度的影响,又对不同组的板坯在加热后期不同温度下进行保温,然后即刻采取轧制。结果表明,在一定板坯厚度范围内,改变道次压下分配方式很好地控制轧制试样钢板的翘曲度,为轧制过程控制有板坯平直度要求的轧制试验提供了指导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宝山钢铁集团公司2050 板材热轧生产工艺,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热力耦合非对称轧制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非对称轧制过程的非对称机理,研究了不同轧制工艺下的辊速比、上下表面温差对板材头部翘曲的影响规律,同时实现了通过调整辊速比控制厚向非对称温度分布造成的板材头部翘曲.根据不同工艺参数下控制部翘曲的计算结果,利用Matlab程序回归建立了控制上下表面温差引起板材头部翘曲的辊速比设定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钢铁》1989,(4)
轧制金属板时,采用异步轧制与等速轧制的比轧制负荷可大幅度降低。由于轧制负荷的减少,可以增大压下率或减少轧制道次数,并且可以轧制薄而硬的材料。但是,由于异步轧制是上下非对称轧制,往往因轧制条件不同而使金属板产生翘曲和上下表面性状不同。本文是用一台异步轧机对同一材  相似文献   

4.
京唐公司热轧厂在IF钢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热轧工序导致的翘皮缺陷。经过系统分析,认为是板坯加热温度不均匀,以及轧制过程中板坯尾部温降快、轧机冷却水密封效果不佳等问题综合导致的。主要介绍首钢京唐热轧厂在消除IF钢翘皮缺陷攻关工作中采取的加热工艺措施。通过调整烧嘴开度优化炉内温度场,并按照轧制过程中的温差需求控制板坯头尾和宽度方向温差。经过黑匣试验验证,板坯加热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最终消除了热轧工序导致的翘皮缺陷。  相似文献   

5.
不锈钢钢板在热轧工序易因轧辊与钢板粘结而产生表面损伤 ,对此以往采用加轧制油、改变轧辊材质或调整轧制温度等对策。但是 ,耐高温氧化性优良的不锈钢 ,热轧时生成的氧化铁皮极少 ,易出现表面损伤。为解决上述问题 ,日本川崎钢铁公司提出在板坯上涂敷氧化促进剂 ,增加轧制氧化铁皮厚度的设想 ,并在生产线上进行试验 ,确认了其效果和机理。  试验钢种采用表面损伤显著的 SUS 44 4等含钼铁素体不锈钢。实验期间 ,在连铸坯表面部分涂氧化促进剂、部分不涂氧化促进剂。然后在千叶厂 3号热轧车间进行轧制。从加热后的板坯和粗轧后的板坯上…  相似文献   

6.
边部线状裂纹在厚板产线属于常见缺陷,国内外很多厚板研究机构均对此类缺陷做过研究。通过大生产数据分析和金相组织分析,对部分研究的理论机理进行了验证:轧制过程中,板坯侧面靠近板坯轧制上下表面处首先形成凹陷,而后凹陷随侧面翻平过程到达轧制表面形成折叠,即边部线状裂纹。展宽轧制过程上下表面的不均匀变形会增加边部线状裂纹距钢板边缘的距离。通过试验轧机模拟寻找到了均匀化上下表面变形来减少翻平的措施,并结合缺陷的产生机理在大生产中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7.
不锈钢板在热轧工序易因轧辊和钢板粘结而产生表面损伤,对此以往采用加轧制油、改善轧辊材质或调整轧制温度等对策。但是,耐高温氧化性优良的不锈钢,在热轧中生成的氧化铁皮极少,不能解决表面损伤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日本川崎钢铁公司提出了在板坯上涂敷氧化促进剂,增加轧制氧化铁皮厚度的设想,并在生产线上进行试验,确认了其效果和机理。试验钢种采用表面损伤显著的SUS444等含钼铁素体等不锈钢。在实验期间,连铸坯表面部分涂氧化促进剂、部分不涂。然后在千叶厂3号热轧车间进行轧制。结果说明,通过在加热炉内采用促进板坯表面氧化的促…  相似文献   

8.
利用首秦4 300 mm轧机研究轧制线对钢板翘头的影响,通过基于压下量优化轧制线。结果表明,提高轧制线系数,小压下量时提高最低轧制线高度对钢板翘头改善明显;同时,基于来料厚度优化轧制线,在压下量优化后基础上,细化厚度区间,增加额外调整量,根据不同厚度区间的翘曲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轧制线;最终通过两者集成,得出最优方案。通过轧制线程序的开发应用,加强了板坯在轧制过程中的头部翘曲的控制能力,轧制过程钢板头部形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热轧产线在生产高级别厚规格管线钢时精轧工序内发生的板坯扣翘头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管线钢板坯上下表面温差大、辊径差异、轧制线标高、辊面摩擦因数等是导致带钢头部弯曲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轧制理论提出了解决方案,对指导现场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热轧可逆轧机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轧辊表面粗糙度、轧辊冷却水水嘴堵塞、工作辊刮水板密封效果、板坯扣头及加热温度不均的影响,易出现打滑现象,造成卡钢严重影响轧制节奏和轧机稳定性。通过对影响打滑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控制板坯打滑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热轧精轧机换辊、轧制中断、轧制节奏明显变化等工艺条件下,容易出现较大偏差,导致轧制不稳定、板形有质量缺陷等问题。对首钢某热轧1580生产线工作辊冷却方式进行改造,由辊身均匀冷却方式改为中段集中冷却方式,以便降低工作辊中部温度、减小中部与端部的温差,从而获得较好的工作辊热凸度轮廓曲线,轧制出板形和表面质量良好的带钢产品。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包钢宽厚板出现的钢板星裂、表面横裂纹、边直裂纹等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将微合金钢w(N)控制在40×10-6以下,动态调节连铸过程冷却水量以保证铸坯矫直温度保持在塑性区域范围内,合理选取连铸过程中的保护渣,提高铸坯出加热炉温度,减少轧机辊道冷却水对钢板下表面温降影响,减少上下表面温差以减轻由轧制过程中上下表面金属流动性差异造成的折叠程度等措施,钢板星裂、表面横裂纹、边直裂纹等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产线热装热送率及钢板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13.
宝钢2050mm热连轧低温轧制技术应用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传清  陈建荣 《宝钢技术》1999,(1):13-16,21
简要分析了带钢热轧过程中的有关温度条件,介绍了宝钢2050mm热连轧机通过工艺与设备的改进,降低轧线温降,从而降低板坯出炉温度,以及适当降低粗轧出口温度与精轧终轧温度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这种低温轧制技术取得了节能、提高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轧后控冷手段提高带肋钢筋的表面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志  胡兵  胡水平  余伟  徐言东 《冶金设备》2002,(3):31-33,25
热轧带肋钢筋表面氧化铁皮“起泡”现象 ,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和防锈效果。通过钢筋热轧后不同冷却制度的对比试验 ,确定了冷却速度及冷却终止温度是控制钢筋表面氧化膜生成的关键因素。增加轧后冷却装置 ,调整轧后冷却工艺 ,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该技术经济、适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配置3+1型乳化液系统的冷连轧机组生产不锈钢产品因轧制变形区欠润滑、过润滑以及冷却不足等导致冷轧带钢上表面和下表面质量差异的问题,以某钢厂新建六机架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从乳化液工艺润滑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该机组3+1型乳化液工艺润滑系统布置,分析了工艺润滑制度参数对轧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揭示乳化液浓度、温度...  相似文献   

16.
对轧制28Cr2Mo钢过程中出现断坯的裂纹部位进行了夹杂、脱碳层及组织分析,并采用瑞典Thermocalc软件对28Cr2Mo钢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28Cr2Mo钢在炉时间不足,加热过程中铸坯上下表面存在温差,导致Cr、C等元素不能充分溶解,使得钢坯在轧制时塑性较差,最终导致了铸坯裂纹出现.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经常困扰热轧生产的粗轧板坯镰刀弯缺陷,本文结合弹跳方程和解析法,分析了引起板坯镰刀弯的主要因素——轧机两侧纵向刚度偏差、来料楔形及轧件运行走偏,分别计算了其对应的调整量,建立了基于轧机两侧轧制力差的镰刀弯调平控制模型.该模型可反映轧机两侧纵向刚度差、来料楔形及轧件运行走偏等主要因素与镰刀弯的定量关系,进而计算出控制镰刀弯的粗轧机各道次辊缝倾斜调整值.与现场实测值进行离线验证对比,实测值与计算值比值平均为0.977,结果表明镰刀弯调平模型能够预估板坯各道次辊缝倾斜调整值.将模型投入2250 mm热轧机组使用后,板坯镰刀弯弯曲量未达标率从24.88%下降到6.62%,提高了镰刀弯控制效果,使粗轧板坯镰刀弯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板坯在连铸连轧之间的宽度衔接,大侧压定宽技术是对板坯进行在线调宽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对武钢2250热连轧机的SP调宽压力机工作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arc建立了SP调宽压力机三维调宽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分析了SP调宽压力机在调宽过程中板坯在长度、宽度和厚度方向的变形以及应力变化情况,为板坯宽度的精确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