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凹凸棒土(APT)为载体,NH3·H2O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Pd-Cu/APT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考察不同沉淀温度对Pd-Cu/APT催化剂CO常温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利用N2物理吸附-脱附、XRD、FT-IR和H2-TPR等对Pd-Cu/APT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沉淀温度制备的催化剂均含有Cu2Cl(OH)3和CuO两种形式的Cu物种,但与沉淀温度25℃和90℃制备的催化剂相比,沉淀温度70℃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多的活性Cu2Cl(OH)3物种,这有利于Pd2+物种的再生,显著提高其CO常温催化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周静  柏任流  王珏 《精细化工》2013,(10):1117-1121,1148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种介孔氧化铝负载的金催化剂用于CO的低温催化氧化,详细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干燥条件和热处理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低温N2物理吸附(N2-BET)、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严格控制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干燥条件和热处理条件,可以在惰性氧化铝载体上高重复性可控合成具有高分散度的金催化剂,金颗粒最佳平均粒径为2 nm,体现出良好的CO低温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凹凸棒石黏土(APT)作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双金属催化剂Pd-Cu/APT、单金属催化剂Pd/APT和Cu/APT,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考察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活性,采用N_2物理吸附/脱附、X射线粉末衍射和程序升温还原/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d-Cu/APT催化剂中Cu主要以CuCl形式存在,Pd高度分散与Cu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相互作用,使Cu物种的还原温度大幅降低;经水蒸汽预处理增强了Pd-Cu/APT催化剂表面酸性,促进了催化活性的提高。在CO体积分数为0.5%、水蒸汽体积分数3.3%、空速6 000h^(-1)和常温反应条件下,CO转化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种介孔氧化铝负载的金催化剂用于CO的低温催化氧化,详细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干燥条件和热处理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低温N2物理吸附(N2-BET)、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严格控制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干燥条件和热处理条件,可以在惰性氧化铝载体上高重复性可控合成具有高分散度的金催化剂,金颗粒最佳平均粒径为2 nm,体现出良好的CO低温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Al2O3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制备Pd-Cu/Al2O3和Pd-Cu-N/Al2O3催化剂。利用连续流动微反应装置考察氮掺杂对Pd-Cu/Al2O3催化剂低温富氢气氛下CO优先氧化性能的影响,结合XRD、FT-IR、H2-TPR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较于Pd-Cu/Al2O3,Pd-Cu-N/Al2O3具有更好的CO优先氧化性能。氮掺杂促进了表面Cu2Cl(OH)3的分散,增强了Pd和Cu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Pd和Cu2Cl(OH)3的氧化还原能力。同时,氮掺杂也有利于生成更多的表面活性Cu+物种,并且部分进入Pd晶格,抑制了反应过程中PdHx的形成,从而使催化剂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孟杰  刘经伟  王修文  汪洋  管国锋 《现代化工》2022,(5):197-201+205
以凹凸棒土为原料,采用原位晶化法制备Al-SBA-15分子筛,负载Mn制备出一系列Mn/Al-SBA-15催化剂,利用XRD、SEM、TEM、H2-TPR等表征催化剂物化性质,并考察了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结果表明,Al的掺杂能够使Mn活性物种在Al-SBA-15分子筛表面与孔道中高度分散,进一步提升催化剂氧化还原能力。Mn元素质量分数为8%时,催化剂活性最佳,当甲苯浓度为2 000 ppm、空速为60 000 mL/(g·h)时,8%Mn/Al-SBA-15能够将甲苯的T50和T90分别降至201℃和278℃;8%Mn/SBA-15能够将甲苯的T50和T90分别降至223℃和298℃。  相似文献   

7.
用浸渍法制备用于降低卷烟烟气中CO含量的Pd-Cu/活性炭催化剂,考察该催化剂对模拟卷烟烟气[4.4%CO-4.2%H2O-19.2%O2-72.2%N2(体积分数)]中的CO常温催化氧化性能,研究催化剂活性组分及其负载量、催化剂栽体、原料气中CO浓度和气体空速对催化剂的CO常温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生产成本较低的...  相似文献   

8.
孟祥艳  侯月强  南方  林枫 《现代化工》2024,(4):152-155+163
采用2种不同方法将金属Ag浸渍在SBA-15上制备Ag/SBA-15复合材料,通过SEM、UV-Vis、XRD对Ag/SBA-15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对Ag/SBA-15进行CO气体催化氧化实验,评价Ag/SBA-15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去除模板剂后浸渍合成的Ag/SBA-15的催化性能较好,其中金属负载量为1%的产品催化性能最好,催化所需的温度最低,CO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活性,用Ce对LaCoO3载体进行改性,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系列LaCo1-xCexO3(x=0~0.5)载体。其中,x=0.1和0.2时,载体为钙钛矿结构。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Au/LaCo1-xCexO3(x=0.1、0.2)催化剂,通过XRD、BET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催化活性评价及稳定性表征测试。结果表明,Au/LaCo0.9Ce0.1O3和Au/LaCo0.8Ce0.2O3催化剂能够在90℃将CO完全转化,在此温度进行的连续20h和30h的寿命实验中,CO转化率保持100%,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均优于Au/LaCoO3催化剂。表明掺杂Ce改性载体,能够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辅助膜扩散法制备了双金属RhAu/γ- Al2O3催化剂(x=0、0.25、0.5、1.0、2.0和4.0),研究了该系列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反应活性.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衍射(XRD)、原位DRIFTS和电子透射显微镜(TEM)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双金属Rh...  相似文献   

11.
改进柠檬酸络合法制备CuO-CeO2及其CO低温氧化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法即以乙醇代替水作溶剂制备CuO-CeO2催化剂,应用N2物理吸附、XRD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微反-色谱装置考察了其对CO低温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常规柠檬酸络合法所制备的CuO-CeO2催化剂中仅存在一种与CeO2相互作用较弱、粒子较大的CuO,而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法所制备的催化剂中除此之外还存在与CeO2相互作用较强、粒子较小的高度分散的CuO,从而具有更高的CO低温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还原法结合制备了Pd/Al2 O3催化剂,通过N2吸附-脱附、SEM、TEM、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CO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样品微观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考察了不同Pd负载量和测试条件下CO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水合肼还原法实现了Pd在Al2 O3载体上的均匀分散...  相似文献   

13.
A low-temperature abatement of carbon monoxide from mixtures as complicated as smoke was considered. Catalytic oxidation and chemisorption of CO on activated carbon-supported Pd and Cu 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Heterogenized Wacker-type catalysts and the product of catalyst degradation, a dispersed Pd-Cu catalyst, were prepared and found to be promising for the smoke applications. Deactivation of the catalyst was found to be caused by the catalyst dehydration process, which appeared to be reversible. A heat treatment in a CO+O2 reaction gas flow resulted in the conversion of a Wacker-type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 catalyst to Pd0 atoms or small clusters. This new system composed a very active chemisorbent of CO and a relatively stable oxidation catalyst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This immediately prepared catalyst showed 70% removal of CO from smoke. The elements of the mechanisms of CO oxidation were studied under the gas-flow and gas-puls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以Fe(NO3)3和(NH4)6MoO2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n(Fe)∶n(Mo)的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对二甲苯催化氧化合成对苯二甲醛的催化性能。并应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漫反射和热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对MoO3改性能明显改善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对苯二甲醛收率,原因是由于Fe2(MoO4)3的生成。当n(Fe)∶n(Mo)=1∶3时,催化剂活性最佳,此时对二甲苯转化率为66.8%,对苯二甲醛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37.2%和24.8%。XRD、FT-IR和DRS结果表明,当n(Fe)∶n(Mo)=1∶3时,催化剂中有适量MoO3存在,其催化活性最好,该催化剂能在高温维持较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王亚琴  马腾 《工业催化》2018,26(8):31-35
利用紫外光电子能谱等表面科学方法,研究了Pt-Fe模型催化剂的次表层Fe结构[即Pt/Fe/Pt(111)结构]在不同条件下CO的吸附及其氧化反应。结果表明,Pt/Fe/Pt(111)结构在H_2气氛或者超高真空中是种稳定结构,最外层的原子与Pt(111)相同,是密排的铂原子面;但次表层的原子中有约0.5单层的铁原子,使费米边附近(0~2.0)e V的电子态密度明显低于Pt(111)表面,从而改变表面的CO和O_2吸附以及反应性能。程序升温的紫外光电子能谱结果显示,Pt/Fe/Pt(111)表面在(100~300)K,CO的吸附受温度的影响不明显,且O_2能够吸附、活化并使共吸附的CO发生氧化反应;当温度为300 K时,O_2无法在Pt/Fe/Pt(111)表面吸附、活化,所以CO氧化反应无法进行。Pt/Fe/Pt(111)结构虽然能有效地减弱CO的吸附从而避免CO毒化的问题,但O_2的吸附和活化也受到显著抑制并影响到一定条件下CO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锅法将P123、TEOS、HCl和H2IrCl6溶液混合,酸性条件下得到高度分散的Ir/SBA-15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N2吸附-脱附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一步合成的Ir/SBA-15依然保持高度有序的介孔孔道结构、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而且Ir在SBA-15孔道内高度分散.CO的催化氧化反应结...  相似文献   

17.
许银  孙德智 《化工学报》2012,63(5):1415-1421
以Mn-Al-O为载体,钼酸盐为活性成分的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出Mo-Mn-Al-O催化剂,使用ICP-OES、BET、XRD和XPS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其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湿式氧化阳离子型染料废水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Mo的浸渍浓度为1.5 mol·L-1、浸渍温度为55℃、焙烧时间为3 h和焙烧温度为400℃下制备出的Mo-Mn-Al-O催化剂对阳离子红GTL、阳离子红X-GRL、阳离子黄X-GL和阳离子蓝X-BL都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特别是,当催化剂投加量为2.72 g·L-1时,反应1 h后对阳离子红GTL的脱色率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74.8%和6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