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不沉先生编的《洪炳文集》是温州古籍整理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该书资料全面,几乎网罗了洪炳文所有的戏曲作品。现从《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月报》以及温州图书馆藏洪炳文等撰《王舍人哀挽录》中辑录《洪炳文集》之未收戏曲作品3种,以作补遗。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的社会悲剧《哈姆莱特》中的鬼魂,不是剧中主角,但是全剧的主宰.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鬼魂,就没有这出悲剧.作者对鬼魂所作的细致描绘及其赋予鬼魂在全剧中的重要作用,使鬼魂这一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秃头歌女》是荒诞派戏剧的滥殇之作,本文试从语言这一角度切入对其予以关照。该剧从语言着手,使之逐步与意义、逻辑分离,最后将语言自身分解,在这一过程中揭示出荒诞的意义并将之推向极致,实现了对荒诞的超凡表达。  相似文献   

4.
从魏晋到清代,“水神托人传书”母题在不同时代的小说、戏曲中皆有表现,构成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此母题在唐代传奇《柳毅传》中达到真正成熟,以后的流变皆从《柳毅传》加以扩展,不同时代的作品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方悲剧理论发展的源头,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诗学理论影响深远。其《诗学》以较为完整的体系阐明了"模仿的艺术"和现实的关系,指出了一部优秀悲剧作品应具备的创作特点。以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悲剧理论为依据,对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山妻》一诗进行文本细读,从情节构造、悲剧意义等角度探析了《山妻》一诗的古典悲剧思想,看弗罗斯特如何以经典悲剧布局反映美国工业化时期的家庭隔阂问题。  相似文献   

6.
《倩女离魂》与《离魂记》虽属同一题材,但在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上却有很大不同。通过比较,作者重点分析《倩女离魂》中王文举这一人物形象。揭示出其与倩女一样是由一分为二到合而为一的,亦是理与情,现实与理想的统一。进而从时代背景和文人心态两方面探索造成两部作品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纳博科夫的创作深受十九世纪双重人格小说题材的影响,其巅峰之作《洛丽塔》就是一部典型的戏仿双重人格小说的作品:小说中许多人物的命名带有寓意丰富的双重人格特征,尤其是两个主要人物亨伯特和奎尔蒂是一对既具有典型意义,又不同于传统的双重人。从双重人格小说视角解读《洛丽塔》有助于更好地领会作者"游戏性文本"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戏剧文化源远流长,而两者在相当多的方面都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但即便这么说,两者对于禅宗的接受方式与取向也由于时代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了显著的差异.作者以能乐作品《松风》与戏曲作品《牡丹亭》中的主人公松风与柳梦梅为例,探讨了二者背后"狂"的特质与禅宗思想的关联性,并对其异同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9.
宋元时期,理学与杂剧同步兴起。杂剧在其发展中经过了萌芽、繁荣与衰退的历程,究其原因固然众说纷纭,但本质上却与理学社会地位的升降紧密相关。本文试从理学嬗变中探究宋元杂剧兴衰的根源,旨在揭示理学对古典戏曲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创业史》是"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重要作品,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通过对梁生宝、梁三老汉、徐改霞等主要人物形象背后所隐藏的潜层文本的重新阐释,试图发现作品所体现的更深远意义:梁生宝的典型意义在于他代表了一种新意识形态话语进入古老中国乡土世界的"他者"象征;梁三老汉的形象则体现出新意识形态下的民间伦理的真实诉求;改霞在文本中的作用还在于她完成了一种富有意味的叙事视角,她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整个作品话语权力争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贾谊是汉初著名的政论家、辞赋家,其作品《过秦论》开中国散文"史论"体之先河,写法上采用"以赋为论"法,唐人称之为"破体"。就《过秦论》中的"以赋为论"之"破体"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天真之歌》与《天真之兆》是英国浪漫主义起点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代表作。虽然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截然不同,但在创作理念上却不约而同地钟情于"天真"。《天真之歌》是"天真"情结的源头,侧重于抒发真情;而《天真之兆》则是"天真"情结的延续,侧重于揭示真理。以布莱克的《诗的素描》、《经验之歌》与《耶路撒冷》为佐证,解读布莱克诗歌创作过程中贯穿的天真情结。  相似文献   

13.
任何伟大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悲观的,但是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底又必然是乐观的。衡量一部作品是不是悲剧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观照。依其形态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古典悲剧和现代悲剧。现在看来,典型的古典悲剧已不复存在。与古典悲剧迥然不同的现代悲剧,其思想基础建筑在现代科学之上,其构成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有人称现代悲剧为世俗悲剧。中国文学被认为没有产生过严格意义上的悲剧,这种情形最突出地表现在大多数古典剧作中。而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的作品,如《子夜》、《家》、《骆驼祥子》与《日出》等,均堪称现代悲剧的范列。在当代中国文坛一度没有悲剧作品。但悲剧并不会永远消灭,悲剧美永远给人以鼓舞。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戏曲粤剧元素的思考,将粤剧粤曲作品《分飞燕》作为创作素材的原型,通过文本选材分析,创作定标反思,以作者原创的古典舞女子独舞《千里音觅分飞燕》为例,积极探讨以岭南特色文化粤剧之戏曲元素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讨论《狂鼓史》和《鞭歌妓》两个杂剧怎样利用"乔装"创造"虚拟的角色"和"虚拟的存在"的意义,进而探索两个剧作表达"平衡"和"超越"主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由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名誉会长、仙游县政协主席何锦驰先生创作的行业专著《老何侃仙作》,日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行业理论宝库又添智慧成就。《老何侃仙作》通篇10余万言,作者通过对"仙作"红木家具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产品价值、品牌塑造、发展思路、事业追求等全面的挖掘、整理、提炼,以敏睿的思维、平实的语言,系统梳理出仙作的特质,强调要"以精雕百载良木为肉,细刻千年文化为骨,传承皇家气韵为魂,彰显尊贵风范为魄"的创作理念,使这一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精品焕发新的时代活力。该书由著名新闻学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邵华泽题写书名,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文元、新华社原副社长何东君等分别作序,越发体现作品的行业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正如王文元在序言中所言:"多年来,老何除履行政协参政议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是幻想与现实的象征投射机制的产物.其中《黄英》是作者穷而幻富的心理补偿需要在各种条件刺激下形成的一篇主旨广阔深远的作品,它以陶生与马生人格的冲撞、对比和黄英与马生的融合过程,象征性地传达出作者对商的有限承认这一士魂商才观.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所抒写的才子佳人风流韵事,直接哺育了元稹的传奇《莺莺传》,还影响到后来第一部才子佳人戏代表作《西厢记》的产生。王实甫杂剧中让后人聚讼纷纭的逾墙疑案,揆之具体情境和它的源流,应该是不成其为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源远流长的中国朴学考据传统与西方理性主义实证哲学衍生之科学研究方法论相嫁接,导致了近现代及当下《金瓶梅》研究领域自始至终贯穿着"做学问"的执拗和韧性,研究者们在作者、本事、版本、器物等实体的考证上下了极大的工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当然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应有之义,其"根基"地位无以撼动。不过当其一旦成为"金学"畛域的主流形态和基本范式,则客观上于无形中忽略或挤压了《金瓶梅》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更为重要的另一维度或空间——围绕作品展开文本的、艺术的、审美的阐释与开掘——乃至最终遂成作品先在之意义建构与价值追问!鉴于这一审美勘探及价值追索的长期失语,目前《金瓶梅》研究似已走入了"该说的话行将道尽,给人难乎为继的感觉"之"瓶颈"。然而倘能以现代意识激活古代经典文本,审美及价值"现场重建",透显作品意义旨归,那么《金瓶梅》研究则有望洞天别开,展现一个崭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从全部254个诗句中提炼出的典型格式,展现了《古诗十九首》句法的总体面貌,由此可以窥见《古诗十九首》句法的几个显著特点:"二三"节奏地位确立、双音结构词语广泛运用、虚词数量明显减少、句式结构渐趋复杂。《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典诗歌句法史上的意义,不仅仅是为其后建安、正始诗人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模仿的诗歌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奠定了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五言诗句法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