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勇燕 《福建建材》2022,(12):109-111
“课证融通”是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对接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的关键。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结构平法识图”课程改革为例,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试点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情况,提出了课程体系与证书体系、课程模块与技能任务、课程学习评价标准与技能标准多元融合的“1+X”课证融通实施路径,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融入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创新。针对"1+X"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教学实际问题,提出开展"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制度的建设路径,最终为实现"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探索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1+X”BIM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以建筑设计专业为例,探讨“1+X”BIM证书在学校层面的推广试点中如何实现课程和证书共生共长、共同服务。通过建立“1+X”BIM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建筑设计专业七维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确定课证融通方案,推动教学模式改革,达到分层、分段、分类培养目标,最终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动态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高职学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提出了1+X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施途径,并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的各个方面给出进行全面教学改革的策略,为高职教学改革与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有效结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廖雅静  朱向军 《砖瓦》2022,(6):172-175
“课证融通”是“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改革的重要论题,是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专业课程系统性与规范性不够、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教学内容过分追求全面等问题的重要措施。在“1+X证书制度”视角下,分析了《居住建筑设计》课程建设、教学实施与评价考核的现状问题,提出了在模块内实现课证融合,关联课程内容和技能证书,探索“课证深度融合”的课程改革路径,交流了课程改革与实践对《居住建筑设计》带来的积极影响。用改革实践来论证:实施“1+X证书制度”,深化“课证融通”改革,有利于检验课程目标定位的科学性、优化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强化教学组织的包容性、提升技能练习的有效性、创新课程评价的复合性。能够给建筑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建筑行业智能建造的发展要求,结合现场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针对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究了"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的内涵,找出了课证融通的路径;提出了"1+X"证书制度背景下,构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方案,通过"课、证、赛"的有机融合,培养"1+X"现场工程师人才,实现毕业紧贴就业,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职业院校推行,必将推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本文以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通过分析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课程与"1+X"证书制度相融合的改革思路,主要从课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师、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璐 《福建建材》2022,(9):111-115
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和职业技能,提出了以BIM职业技能证书为主导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X多证书改革试点的创新路径;并以标准融通、内容融通、教学融通、评价融通、成果融通5个方面来实现1+X书证融通的的专业改革。在运用“BIM+AR/VR”信息化教学技术,打造数字化教学资源基础上,通过“BIM+职业技能”实践模块,实现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达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建筑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1+X”证书制度是落实产教融合的制度设计,经过试点工作的推进和经验积累,未来将成为职业教育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作为“X”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既服务于学校和学生,又服务于行业企业和在岗职工,证书标准更适于职业院校教学与培训的实施,是“1+X”证书制度对“双证书”制度继承与发展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提出落实“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7):50-51
在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学校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为试点,通过企业调研,采用已有高含金量行业证书引入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共同开发证书两种方式推进X证书开发。将行业标准、证书标准和教学标准相融合,重构课程体系。采用"分步走、三合一"证、岗、课融通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改革评价方式,将课程考核和证书考核"两考合一",校企共评。为深化产教融合,实现"精准化培养,高位化就业",真正培养出产业急需的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9):86-87
目的:观察加味五苓散治疗妊娠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妊娠水肿患者应用加味五苓散治疗。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痊愈43例,好转12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加味五苓散治疗妊娠水肿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减轻水肿,对妊娠水肿的预防与治疗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8)
根据唐山学院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目前使用状况,指出了设备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多媒体教室设备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管理模式,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让"生命与死亡"教育走进中国课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7月6日,长春市一名16岁女中学生因中考成绩不理想,失望之极服毒身亡.同年的9月17日,到广州某大学报到才两天半的新生小黄突然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没有留下遗书和遗言,只在日记中写道"睡不着"、"头痛",并曾打电话向家人诉苦.同年的10月31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名14岁的中学生凯钦固,觉得自己难以承受老师的责怪,一念之间自缢身亡.他在遗书里说,要用死来向老师证明自己的清白,并讨回尊严.根据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热线进行统计,在热线开通的前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有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其中80%是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0)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实施,其目的在于鼓励和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使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下去。通过组织语文教师开展观课活动,观课后组织教师议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点亮语文课堂。对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0,(3)
近年来,大学生恶性事件频发,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特别是掌握了先进医学知识的医学院校大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医学类高校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分析了课堂思政在医学院校开展的困境,提出了课堂思政在医学类院校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5)
在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应用其中,本文就如何在大学数学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6):80-82
好的发音有利于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音节是语言的最小自然发音单位,是重音、节奏和语调的基础。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单纯音素的正确发音并不意味着能发好英语音节。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所犯的音节发音错误,通过英汉音节结构对比,基于语言迁移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学生音节发音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负迁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超大规模高级中学普通教室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超大规模高中生学习的需求,以普通教室为中心展开研究,探讨超大规模高级中学普通教室与一般学校普通教室的区别,分析普通教室空间的功能构成和空间特性,探讨普通教室的多功能化研究.为目前超大规模高级中学设计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整理并分析了目前生活圈 理念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实践情况,对生活圈 的形状进行了研究。然后从范围的角度对两 类生活圈的形态进行了研究:适老性社区生 活圈和高步行友好性生活圈。针对生活圈的 形状及两类社区生活圈的范围,本文提出以 下四个观点:一、我国当前实践中生活圈的形 状会对生活圈的运转产生负面影响;二、真实 生活圈的形状一般近似为一个对角线与道路 重合的四边形;三、当前社区生活圈的范围 标准在适老性和促进步行活动的方面存在 一定的不足;四、针对适老性生活圈,建议以 700 m作为范围标准;针对高步行友好性生 活圈,建议以800 m作为范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