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8,(1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的重点。"以学生为中心"是以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的创新性教育理念。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对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其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教育。文章将对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6)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孜孜不倦地探索。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6):46-49
针对教育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指导意见,依托"互联网+"及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从课程资源、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评价维度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42)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本课堂教学"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学重点从注重教师的"如何教"转移到学生的"如何学"上,诸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导学案"模式课堂教学等无不体现以学生的"如何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法,不仅缓解教师的巨大教学压力,而且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的方式转变了,变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6)
参与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定位,注重发挥教学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主动掌握教学内容,并且强调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这一理念体现了高职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36)
<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近年来不断被提出,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它在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及师生关系间发生了很大改变,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而展开,重点在于学生参与课堂。高中英语教学里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要针对不学生生制定不同方案,注重开展各种师生互动活动,进而逐渐完善和改进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本文主要论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3)
高校实验教学强调学生参与教学、实验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独立开设实验课程为例, BOPPPS模式6要素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雨课堂为平台展示各教学过程为思路,旨在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实验教学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
成果导向是一种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对工程教育认证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探索性地将成果导向理念引入到功能材料的课程建设体系中。充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成果为导向,从教学理念的定位、授课内容的选取和教学形式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引入实例教学、翻转课堂和企业导师制多模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水平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4)
中职动漫专业flash动画短片制作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课程、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崇尚"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探究为中心,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文章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中职动专业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40)
<正>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要求英语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到指导和促进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比较深,对于新理念的接受和实施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说要在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