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1):104-109
中东地区部分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裂缝不发育,气测渗透率低,流体物性较差。以中东某油田S油藏为例,开展注气和注水可行性试验研究,并探讨其提高采收率的微观渗流机制。结果表明:受物性特征影响,储层注伴生气驱最小混相压力高,地层条件下不易达到混相驱替,但整体上岩心注烃类气驱效率要高于水驱效率,尤其当达到混相条件时,气驱效率明显提高;注烃类非混相驱油效率也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储层原油黏度较高,气驱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降低,进而改善流动性;试验采用的水驱和气驱方式在微观上主要动用大孔隙中的可动流体,可考虑优化驱替方式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70-76
腰英台油田CO2驱油先导试验中,CO2过早气窜,降低了波及体积,影响区块产能。采用岩心切割技术制作了低渗透裂缝性岩心模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CO2泡沫在低渗透裂缝性岩心中的封堵能力以及水驱或气驱后CO2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泡沫中各组分的作用机制以及泡沫调驱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采收率机理。研究表明,CO2泡沫能增加流体在裂缝中的流动阻力,有效降低驱替液流度,阻力因子在46~80之间;泡沫在裂缝中存在启动压力,它将影响泡沫在初始阶段的流动。对于水驱和气驱之后采用泡沫驱的岩心,采收率分别增加了26%和35%,揭示了泡沫在裂缝与基质间形成的横向压差是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采收率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5):117-121
腰英台油田CO_2驱油先导试验中CO_2过早气窜,降低波及体积,影响区块产能。采用岩芯切割技术制作了低渗透裂缝性岩芯模型,通过岩芯驱替实验研究了不同CO_2泡沫注入方式对低渗透裂缝性岩芯封堵能力的影响以及水驱或气驱后CO_2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O_2泡沫能增加流体在裂缝中的流动阻力,有效降低驱替液流度,阻力因子在46~80;泡沫在裂缝中存在启动压力,它将影响泡沫起始阶段的流动。对于水驱和气驱之后采用泡沫驱的岩芯,采收率分别增加了26%和35%,揭示了泡沫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采收率机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6):152-156
分析了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确定了影响因素的分类及权重系数,建立了油藏参数分级评分和权重评分相结合的聚合物驱综合评分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了中国13个聚合物驱矿场应用实例的综合化评分。文中采用指数回归方法建立了聚合物驱综合评分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关系,即通过计算油田区块的聚合物驱综合评分来预测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和潜力的方法。应用新方法预测了河南油田古城124和下二门H2II区块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值,与矿场实际开发效果的误差分别为3.8%和12.7%。新方法考虑影响因素客观、应用便捷,可快速评价油田聚合物驱开发潜力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3):110-111
以孤岛油田地质及开发动态特征为基础,应用水驱油相似原理,建立三维大型物理胶结正韵律多层模型。当井组物理模型生产至高含水阶段,应用水平井以及直井在剩余油富集区进行挖潜,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储层参数以及工作制度条件下,水平井相对于直井扩大波及系数与提高驱油效率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应用水平井进行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相对直井有着较大的优势;水平井相对于直井主要是通过扩大波及系数来提高水驱采收率,并且储层条件以及工作制度对波及系数与驱油效率的贡献率差异程度有着较大影响;随着含水率的上升,波及系数与驱油效率贡献率差异程度逐渐减小,但二者贡献率比值始终大于1。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6)
萨北开发区北过一条带西区一类油层纵向非均质性强、水驱控制程度高、开采时间长,使得该区块投注聚后高含水井数比例大,厚油层底部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中、低渗透油层动用差,聚驱效率低。聚驱提效率试验研究成果表明,对非均质油层依次交替注入不同黏度的聚合物段塞,能够实现高、中、低渗透层聚合物段塞尽可能同步运移,改善非均质油层驱油效果;在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同时,降低聚合物用量,达到控水挖潜、节能降耗的目的。2013年该区块实施交替注聚,累积节约干粉110 t,累积增油0.25×10~4t,有效控制了低效无效注采,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4):181-186
受地质情况、井网条件、流体物性影响,在注水开发油藏中的某些部位会出现以注入水快速突破、注入水无效循环等为特征的不均衡驱替。对于非均质油藏,为了实现相对较高的均衡驱替,获得更高的原油采收率,布井时必须充分考虑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井网优化设计。通过分析,选取油藏流场强度变异系数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井网优化数学模型,使用遗传算法求解数学模型,获取与储层非均质匹配的最优井网。油藏实例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用优化后的井网进行生产,水驱状况得到改善,提高了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287-290
从三叠系长6油藏产出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具有较强驱油能力的优势菌株G1-1,并对其进行了驱油能力测试。研究了注入参数对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影响,通过岩心模拟驱油实验优选出最佳微生物注入段塞为0.30.45PV,最佳注入速度为现场水驱速度0.48m/d。采用分段塞注入增油效果最佳,采收率增值可达15.24%。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用菌种与油层有良好配伍性,控水稳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135-137
针对传统气驱特征曲线未能有效描述地层中实际渗流的流体(注入气)和被驱替原油的关系,在分析油藏注气开发驱替过程基础上,分别描述了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油气渗流特征。基于稳定渗流理论,推导出了地层中实际渗流流体(注入气)和被驱替原油的关系式,即累积注气量-累积产油半对数关系,命名为新型气驱特征曲线,分析了该曲线的适用条件。应用实例,研究了注采井网和驱替机理变化对气驱曲线形态特征的影响。在已知注气量的条件下,利用该曲线可实现长期及阶段产量预测,且在注气开发较早阶段便可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4)
低渗储层开发难度大,驱油效率低。油田现场常采用水井转抽的开采方式开发取得成功,证明正反向驱替是提高驱油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明确该方法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开展正反向驱替和CT扫描实验。结合正反向驱替实验得到的数据结果与CT扫描实验得到的岩心孔隙、喉道、油水赋存状态图片信息,综合研究分析提升低渗岩心驱油效率的原因。结果表明:正反向驱替实验,一方面可以降低岩心内部贾敏效应的影响,使得岩心内部的连通性提高残余油活化并重新聚集,另一方面有利于解除岩心内部毛管力对大孔道内油的圈闭作用。此外,对于不同渗透率级别的岩心而言,在含水率较低且含油饱和度较高时刻转反向驱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