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分析邯钢8号高炉炉役末期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原因,结合生产实际,通过改善原燃料、优化操作制度、加Ti护炉、强化冷却、提高炉前作业标准等一系列炉役末期操作和护炉措施,减缓了炉缸环流强度,炉缸侵蚀明显减缓,达到了冶强与炉缸侵蚀的基本平衡,保证了炉役末期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3.
根据天铁3号高炉炉役末期的特点和设备状况,采取了一系列的生产操作措施,使处于炉役末期的3号高炉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唐钢3号高炉炉役末期护炉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唐钢3号高炉炉役末期炉缸侵蚀后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状况,通过采取了一系列护炉和技术改造措施,延缓了炉缸的进一步侵蚀,做到了在顺行的基础上护炉,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6.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炼铁部1号4038m3高炉炉缸环炭温度升高,炉缸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采取了改造炉缸冷却系统、增加在线监测设备、长期坚持精料方针和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炉缸环炭温度,护炉效果良好,实现了长达6年的护炉期内,高炉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2580 m3高炉炉缸局部环炭温度升高问题,采取了钒钛矿护炉、炉缸2段部分改高压水、堵风口降强度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2580 m3高炉炉役末期安全生产,各项技术指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刘鹏  刘孝华 《重钢技术》2001,44(1):8-12,19
本文介绍重钢5高炉(1200m^3)新建竣工投产以来的生产概况和高炉炉役末期的生产及维护措施。5高炉在提高生铁产量、改善质量和降低消耗的同时,针对高炉炉役末期的设备状况,从稳定高炉顺行、加强护役末期的管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生产及维护措施来确保高炉达到安全生产和延长炉役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唐安山 《炼铁》2007,26(1):37-39
湘钢1号高炉已经到了炉役末期,炉型不规则,炉体破损严重,虽然采取了降低冶炼强度等一系列措施,但是炉况顺行一般,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逐步恶化.为此,对1号高炉目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维持炉况顺行、降低消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4038 m3高炉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后出现的风量萎缩、顺行变差,尤其是高炉休送风恢复过程中炉缸活跃性差、煤气流中心通道打不开、频繁崩滑料现象,提出采取合理匹配上下部调剂、组织好炉前渣铁排放、小焦布料制度以及改善休风料结构等措施.实践后,高炉实现了中块焦比为90 kg/t情况下的长期稳定顺行,休送风恢复未出现超时现象,适应了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球团生产线组建情况,详细分析了制约球团生产运行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采用低温焙烧操作法和间断式供电操作法等,大幅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实践证明,球团矿产量和质量完全满足高炉冶炼要求。  相似文献   

13.
鞍钢鲅鱼圈4038 m3高炉由于中间称斗滑落导致主皮带撕裂,造成高炉非计划休风6天多。对高炉成功处理长期非计划休风炉况恢复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高炉非计划休风后,首先要最大限度地采取保温措施,送风时加入足够净焦,并适当加入锰矿,以保证炉渣的流动性;送风初期用少数风口送风,恢复过程合理使用风温和喷煤,做好热量平衡;送风后根据铁口和炉缸状态决定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4.
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3200 m~3高炉降低生产成本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改变高炉造渣制度与提高鼓风动能、调整喷吹煤配比和提高焦炭质量与焦丁比、加强生产与成本管理和优化高炉操作,达到了提高高炉技术指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4号高炉由于烧结矿品种和配比频繁调整导致的产能指标低的问题,采取了"焦包矿"上部装料制度、缩小风口面积、利用中部调剂规整炉型和强化物理热管理等措施.实践后,提升了高炉的整体顺行状态和冶炼强度,高炉利用系数由2.20 t/(m3·d)提升至2.32 t/(m3·d),提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1号高炉中修后开炉实践进行了介绍。中修期间进行了不出残铁更换铜冷却壁和部分铜冷却板。本次开炉采用挖掘机扒炉缸残留物,采用14段配料与装料模式,选择合理的送风参数。由于准备细致、操作参数选择得当,开炉仅用62 h就恢复全风,4天实现达产。  相似文献   

17.
基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5号高炉大数据,介绍了高炉布料平台宽度计算方法,研究了高炉布料参数对高炉指标的影响,得出高炉布料平台极限宽度范围应控制在0.9~1.2 m,最佳平台宽度为1.1 m,无矿区占比53.5%,此时能保证风量及消耗达到最佳匹配;同时布料平台宽度每减少0.1 m,综合焦比升高约2.51 kg/t.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六西格玛管理提供的工具,对铸管公司1^#350m^3高炉的生铁含硅量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影响生铁含硅量的根本原因是煤比、料批、炉顶压力、焦炭灰分及料制。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改进后生铁古硅量平均降到了0.39%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