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混合磷酸盐Na2HPO4/NaH2PO4为酯化剂,采用半干法合成出了磷酸酯淀粉.考察酯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磷酸盐配比及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及反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干法合成磷酸酯淀粉的较佳工艺为: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 h,磷酸盐用量8%,磷酸盐配比1:1,催化剂尿素用量4%,此时产物的取代度为0.034,反应效率达到80.0%.布拉班德曲线显示磷酸酯淀粉的糊化温度随取代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峰值黏度远高于木薯原淀粉.  相似文献   

2.
小麦淀粉焦磷酸钠改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化小麦淀粉磷酸酯的半干法制备工艺,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选取焦磷酸钠为酯化剂来制备小麦淀粉磷酸酯.应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探索了磷酸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磷酸酯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pH 6.0,反应温度为150℃,磷酸盐用量为淀粉干重的3%,反应时间控制在70 min,小麦淀粉磷酸酯的取代度最大.改性后的小麦淀粉,冻融稳定性、透明度、黏度以及溶解性和膨胀度均比原淀粉高,更适用于冷藏或冷冻食品行业.  相似文献   

3.
葛根淀粉磷酸酯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葛根淀粉为原料,采用干法工艺制备淀粉磷酸酯.研究了各反应因素对淀粉磷酸酯取代度的影响,并以取代度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葛根淀粉的最佳酯化条件是磷酸二氢钠用量为淀粉干重的29%,尿素用量为淀粉干重的3.1%,反应温度为141℃,反应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透明度高、沉降稳定性好、冻融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三聚磷酸钠为酯化剂,尿素为催化剂,采用半干法制备磷酸酯淀粉,并考察酯化剂、催化剂用量、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磷酸酯淀粉取代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磷酸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三聚磷酸钠用量6.0%、尿素用量 5.0%、pH8.0、反应温度135 ℃、反应时间2.0 h。此条件制备的磷酸酯淀粉糊化温度为55.4 ℃,峰值黏度可达2084 BU,取代度可达0.0201%,其糊化性能远高于玉米淀粉,大大提高其在食品及造纸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干法制备木薯磷酸酯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三聚磷酸钠为酯化剂,采用干法制备磷酸酯淀粉,考查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三聚磷酸钠和尿素用量时磷酸酯淀粉的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法制备磷酸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150℃、反应时间1.5h、pH5~6、三聚磷酸钠用量7%~9%、尿素用量2%,取代度和反应效率可分别高达0.075和61.60%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焦磷酸钠为酯化剂,采用半干法制备具有不同粘度和取代度的磷酸酯淀粉。考察酯化剂、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温度、时间、pH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和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干法合成磷酸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90 min,pH 5.0,磷酸盐用量4%,尿素用量1.5%,酸解淀粉盐酸用量1.4%。以上条件下制得的产品粘度为62 mPa·s,取代度为0.004 0%,粘度耐热稳定性为88%。  相似文献   

7.
以低取代度磷酸酯淀粉与阳离子醚化剂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两性磷酸酯阳离子淀粉印染废水处理剂。通过考察醚化反应体系p 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醚化剂用量对阳离子取代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p H=1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 h。并测试了不同阳离子取代度磷酸酯阳离子两性淀粉水处理剂对印染废水的色度去除率,结果表明,阴离子取代度0.036 8、阳离子取代度0.013 1的磷酸酯阳离子两性淀粉脱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三聚磷酸钠为磷酸化试剂,在半干法反应条件下制备荔枝核淀粉磷酸酯,并考察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酯化剂用量对所得产品取代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荔枝核淀粉磷酸酯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1.5h,温度150℃,三聚磷酸钠用量为淀粉干重的6%,最终可得取代度为0.016 3的淀粉磷酸酯。  相似文献   

9.
淀粉磷酸酯的干法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红薯淀粉改性制备絮凝剂具有成本低和可生物降解的优点。采用干法制备淀粉磷酸酯,考察了磷酸盐用量、磷酸混合物的质量比、尿素的使用、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对制备淀粉磷酸酯的影响,以地表土壤作为絮凝对象,找出了制备高取代度淀粉磷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5 h,尿素用量为淀粉质量的4%,磷酸盐用量为淀粉质量的80%,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钠质量比为1∶3。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预处理制备磷酸酯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工艺路线,提高磷酸酯淀粉的取代度,将超声波技术引入其制备工艺,对木薯淀粉进行预处理,结合半干法制备磷酸酯淀粉,分别研究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处理功率、分散介质种类及分散介质浓度对磷酸酯淀粉取代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木薯淀粉磷酸化有显著强化作用,20%乙醇作分散介质,功率为300W的超声波作用2.5min可制得磷酸酯淀粉的取代度比相同反应条件下未经超声处理制得样品提高25%;超声处理使磷酸酯淀粉的黏度发生较大程度降低,原因是超声波破坏了淀粉颗粒结晶区,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导致淀粉的聚合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