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慧滢 《城市建筑》2024,(6):166-169
旧工业建筑就像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与文化。然而,旧工业建筑不应仅仅成为历史的展品,而应活跃在当下、服务于现代社会。在建筑再生利用的过程中,传统的“修旧如旧”设计往往过于保守,导致许多改造后的建筑立面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风貌,既缺乏现代气息,也未能充分体现其更新后的功能。“新旧”共生理念提倡寻求历史与现代性之间的平衡,秉承“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实现了对旧工业建筑的有效再利用与创新性转化。文章围绕基于“新旧”共生理念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立面设计展开探讨,旨在推动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筑创作》2008,(9):24-24
深圳设计研究总院荣获“援建四川地震灾区先进集体”称号,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在辽宁省城市建设学校新校区设计竟标中获胜,8隶设计机构竞标贵州省博新馆建筑方案设计赛,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承建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馆开馆  相似文献   

3.
既有建筑改造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规避的新问题,"共生理论"为这一问题的解答提供了全面坚实的基础。该文首先明确了"共生理论"在生物界和建筑界应用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并转译该理论形成新旧建筑角色定位和既有建筑改造的方法论,最后应用转译后的理论阐释了黑河城市规划体验展示馆的设计策略和步骤,包括确定关键共生因子,建立共生界面;确定新旧建筑的职能分工,共同进化;新旧建筑的质参量兼容,象参量统一。通过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应用以期对其他既有建筑改扩建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应用“整合”的城市设计手法,结合福州市茶亭街城市设计,分析与探讨了城市传统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从功能、交通、建筑、传统与现代、人工与自然五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5.
膜结构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然 《世界建筑》2000,(9):63-64
环境、氛围、文化、建筑形式的和谐统一,是世界范围内建筑师、规划师连末的最高目标。人类进入21世纪如何理解,构思,创造和建设我们的生存空间?是当今建筑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正如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宪章”指出“广义建筑学……从理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的要点整合为一”。这是广义建筑学对当代建筑师、规划师提出的新要求. 建筑环境设计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活动空间,同时创造了气象万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久居樊篱下,复得返自然”.阳光、空气、绿草、水溪、人造景观把人们带入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世…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城市无障碍建设和传统建筑的再利用,文章通过对国内已改造的传统建筑无障碍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结合中国传统建筑多台阶、高门槛等特点,梳理了中国传统建筑无障碍外部空间改造的原则、设计要素和方法,并运用在实际场景中,为中国传统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建筑无障碍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深入设计”是针对建筑师一种特定的工作方法及流程所提出的概念:如何把设计工作做细致,保证建筑完成品质,尽量完美的呈现方案构思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深入设计”工作应该由独立的设计团队来组织完成;“深入设计”工作模式把原来包含在传统的方案、初步、施工图设计中的一些与建筑完成品效果紧密相连的要素精简了出来,在由方案进入初步设计后开始发力,聚零为整,形成一条主线进行集中控制,高效而有力地保证了建筑,特别是其完成面能够沿着正确的、理想的轨迹实现进展,从而使建筑最终品质得以保证,最初设想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居类设计的未来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民居类设计,是指“传统民居中某些经过提炼的要素在当代住宅设计中的再现”。类设计的思想,不仅在住宅设计单体中,而且在住宅组群设计中、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均可得以充分体现。类设计致力于探求将建筑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当代现代主义所关注的地域性与场所精神完全一致,因此,类设计的核心注定是持续发展的现代主义建筑。  相似文献   

9.
吴寒  杨豪中 《建筑师》2024,(1):86-92
20世纪20年代,金兹堡面对新旧风格之交替、艺术与技术的争辩提出了一种集社会理想与机器性为一体的建筑设计方法—“功能性设计方法”,其成为各先锋思潮在建筑本体域的一次聚合与重要接驳点。然而鉴于政治因素之介入,功能方法一度在建筑历史理论研究中处于失语状态。文章将从功能方法之历史时代特征出发,探究其思想之源并着重探析其以社会理想为目标、内化于机械生产逻辑的机器范式,揭示其对构成主义建筑理论与现代主义理性设计方法的重要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筑外观造型是建筑各要素的综合体现。论述了建筑外观造型与使用功能,建筑结构形式,空间组合方式及其尺度的密切关系,而建筑材质运用是造型手段,光、色运用是型体的展示,细部设计则是造型的重要环节,只有这诸多因素的完美结合才烘托出外观造型的艺术美,营造出美妙的场所氛围。  相似文献   

11.
绿色设计理念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创造高校新校区校园环境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高校新校区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绿色景观的内涵,进而以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分析了绿色景观设计理念在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途径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平 《南方建筑》2012,(4):50-53
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对国内目前校园规划中存在的形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反思,结合现实的建设条件提出在校园规划中需要重视密度调节和尺度控制,并从而影响校园的步行网络、公共空间和功能分区等设计要素。最后,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方案的分析,探讨“模块化的功能分区”、“集约化的交通联系”、“人性化的交流环境”等城市设计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3.
校园设计导则作为基本原则贯穿校园设计的策划、规划到建筑单体设计程序,是整合校园整体设计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云南昭通师范专科学院新校区设计导则为例,详细介绍了其系统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曹铨  陈星星 《中外建筑》2022,(10):82-87
当前传统古村落正面临着严峻“过疏化”等问题的挑战,传统保护建筑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借用共生理念提出共生母盒概念,通过文化共生、功能共生、结构共生、场所共生四个维度重新植入新的建筑模式和建筑语言,在新旧对比中探索冲突的共生联系,重建新的传统村落中心、完善新的功能体系和串联新的传统村落生活场景,为金溪县荷溪村以及其他具有相同“过疏化”困境的中国传统村落提供一种建筑规划设计思路与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文结合西藏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的设计实践,述如何将地域性设计理念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强调了地域性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分析了砌体结构毗邻既有建筑的基础设计思路及方法。力求设计计算与实际结果相吻合 ,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保证新旧建筑之间的自由沉降。为解决这一工程常见的技术难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文结合西藏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的设计实践,述如何将地域性设计理念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强调了地域性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对刘家琨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的两种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敬  钟文凯 《时代建筑》2008,(1):94-103
文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场阅读”,邓敬基于在场的直接观感,从背景、现场内外空间、材料等多方面文章详细介绍了对刘家琨设计的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建筑群做了详尽的报道和解读。 第二部分“不在场阅读”,钟文凯从对工业建筑的“再现”、个性的表达、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对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馆进行了分析,从中观察到刘家琨的这一新作品在设计构思和表现形式上有意识地趋向多元、复杂的变化,和一种关注点从内到外的转移。这种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偏离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信条,反映了刘家琨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并在实践中寻找“另一条路”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追溯1980年前后《建筑学报》等期刊中围绕“民族形式”讨论的话语与实践,揭示历史知识、建筑实践与理论话语如何相互影响,塑造出以“院落/庭园”“空间序列”等为核心的,符合现代主义建筑观念的“中国建筑传统”,并指出它所体现出的1980年代前后,历史、设计与理论3个领域间的交织关系,以及由建筑师所主导的这场讨论对1980年代以后这3个领域的状态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时昀泽  钱锋 《当代建筑》2023,(6):119-124
近年来,一些大型体育建筑方案的独特形式设计引起了社会争议。在体育产业、城市建筑和消费文化蓬勃发展的当下,体育建筑形式设计的范式与原则值得人们反思。本文将重点关注符号学视角下的体育建筑形式设计,阐明建筑符号学的内涵和理论发展情况,分析体育建筑形式设计中符号的构成和意义,探索符号应用于建筑形式时应依循的现实语境,并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