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针对松花江、绥化地区出现的大面积旱情,本文通过对1990年5月份松、绥地区的降水、径流及干旱指数进行分析认为:1990年5月份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2成以上,河流水量比常年周期少70%,是历史上少见的枯水年。呼兰的枯水径流相当于100年一遇的枯水,蚂蚁河、溪浪河、阿什河为10年一遇的枯水。这些成果分析提示了发生春旱的地区规律,为指导春耕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明波  熊丰  王栋 《人民长江》2023,(4):1-6+22
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汛期反枯”且偏枯严重的异常现象。为定量探讨2022年长江流域汛期枯水情势,基于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系主要控制站1952~2022年汛期月平均流量序列(考虑了梯级水库调蓄影响),采用P-Ⅲ曲线和适线法分析了干支流主要控制站点的枯水重现期,并基于B值诺模图法探讨了枯水重现期的不确定性,采用典型年法分析了长江流域2022年8月和9月的枯水地区组成。结果表明:(1)在水量方面,洞庭湖、鄱阳湖两湖水系2022年8~10月来水均为71 a来同期最小或次小,部分月份枯水重现期超70 a一遇。长江中、下游干流8月出现超70 a一遇枯水,来水量均为历史同期实测最小。7~10月长江上游和螺山站枯水重现期约30~60 a一遇,汉口、大通站来水量为实测同期最小。从重现期分析结果来看,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了极端干旱。(2)在来水组成方面,2022年8月和9月长江流域表现为上下同枯、干支同枯,在此期间,螺山、汉口等站来水量占大通站的比例与多年平均占比接近或偏高,而两湖来水占大通站的比例均显著偏小。从枯水地区组成来看,2022年长江流域枯水情势为流域性枯水。(3) 2022年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3.
枯水径流时间演化规律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枯水径流发生的时间、频率分布、趋势和周期分析等,但从研究现状来看,对广东省韩江流域枯水径流时间演化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文章根据韩江流域枯水所具备的特点,选取枯水径流发生时间和频率分布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选取1951~2008年韩江流域内3个控制站点的最小月径流量,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各站最小月径流量发生时间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韩江流域内出现最小月径流量的大多数月份是1月,占总统计月份数的35.6%,其次为12月、2月和3月;其次选取潮安站1951-2008年最小7日平均流量资料,采用P—III型分布曲线进行适线,得出了最小7日平均流量的各项设计值。  相似文献   

4.
枯水径流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系统和比较的方法对影响枯水径流的自然与人为因素、枯水径流的预测方法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在枯水径流研究领域应当关注和加强以下问题:①研究各种水文模型,分析全球性气候变化对枯水径流可能带来的影响;②加强对枯水径流特征的量化研究,建立人类影响及其分析的数据库和情境模型;③利用3S技术获取无资料地区的可靠的枯水径流信息,以提高枯水预测的精确性;④加强喀斯特地区枯水径流的研究.这对进一步开展枯水、枯水径流研究以及枯水资源的评价计算和合理开发利用,保证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和解决枯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丘材健 《人民珠江》1995,(5):18-20,25
本文据粤北地区实测枯水径流资料,采用地区综合法,求得以集水面积推求最小流量及最枯段流量的经验公式,为该地区无资料的中小河流粗略推算枯水径流,提供一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重现期推求基本上是采用单变量频率分析方法划分洪旱,无法考虑丰枯径流与丰枯历时引起的联合变化。以韩江最大两条支流梅江及汀江为例,采用常用Gumbel-Hougaard Copula函数,计算枯水历时和枯水烈度、丰水历时和丰水烈度的联合重现期和同现重现期,探讨两支流丰枯径流变化规律,分析两支流丰枯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梅江枯水事件发生频率比汀江小,但干旱一旦发生,其严重程度比汀江大;(2)在单变量设计重现期为100年一遇的情况下,梅江、汀江枯水历时与枯水烈度、丰水历时与丰水烈度的联合重现期在52~64 a之间,比单变量重现期小36~48 a。推求多因素影响下的联合分布与联合重现期,为梅州市科学确定洪旱重现期,提高水安全保证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昆明市2006年干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昆明市发生严重干旱,1-4月月平均降水量为9.3 mm,比常年同期减少51.4%;7-9月月平均降水量为106.9 mm,较常年同期偏少34.9%,成为自1992年以来同期最少的年份,相当于20年一遇的春旱和50年一遇的伏旱年.从降雨量、流域径流和土壤含水量等方面分析2006年昆明市干旱的成因和特点,为昆明市抗旱的规划、建设及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与传统分析方法,采用改进的BP网络算法,利用黄河陕县水文站531 a天然年径流时间序列,建立了黄河中下游年径流长期变化的BP网络预测模型,并以此模型对2001—2050年黄河中下游天然年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①中下游天然年径流在未来50 a变化的大趋势是丰水时段比枯水时段略占优势,要经历2001—2020年相对丰水时段、2021—2026年相对枯水时段、2027—2037年相对丰水时段及2038—2050年相对枯水时段;②黄河中下游与上游的天然年径流变化的大趋势基本一致,但中下游出现连续枯水时段的时间较上游长。  相似文献   

9.
1我省水资源紧缺状况我省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量的0.5%,排全国倒数第二。全省河川径流逐年减少,据实测资料分析,1990年至1997年平均每年的河川径流量为67.95亿m3,比80年代减少6.65亿m3,只有50年代的48%。据联合国有关组织出版的《全世界评估淡水资源》一书中给出的用水紧张程度划分标准,我省1990年至1997年年平均用水量与可用水量之比为56%,已经到了用水高度紧张的程度。水资源可供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使用量,从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基本上在55亿m3~60亿m3之间徘徊…  相似文献   

10.
结合潇河流域的规划设计,对潇河芦家庄以上流域的降雨径流的变化规律以及变化趋势进行系统分析。现有雨量站16处,取有代表性测站13处资料,利用算术平均法求得1960~1990年31年流域平均逐年逐日降雨量进行分析;最大年降雨为743.6mm(1962年),最小年降雨量为269.4mm(1972年),年际间变化幅度大,是形成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最大年径流量27016.5万m ̄3(1963年),最小径流量2372.3万m ̄3(1986年),径流年际变化较降雨大,而多年变化处于逐渐减少状态,80年代比60年代少50.15%,70年代比60年代减少26.40%。特别是1977年以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径流减少近一半,今后在兴建工程水帐计算中必须考虑该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广西防汛抗旱工作的回顾与建议李里宁11997年防汛抗旱工作回顾11概况1997年广西平均降雨量1820mm,较常年偏多198%,其中汛期4月~9月降雨量1343mm,比常年偏多135%;但月雨量分布不均:6月份全区降雨比常年同期偏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河道径流干旱的概念出发,以黄河中游地区11个干支流站的年径流和枯水资料为基础,详细分析和讨论了河道径流缺水和枯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河唐乃亥以上地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气候资料,统计分析了近50年气候变化特点,并以其与唐乃亥站径流关系为依据,建立了天然径流量计算公式,分析了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①近50年降水呈递减趋势,气温表现为显著升高特点;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左右,而比前期升温达0.7℃~0.8℃;③近期降水量不仅较常年偏少,且比前期显著减少,尤其玛曲一带减少幅度达15.8%,并在时间上以6~9月最甚;④唐乃亥以上地区径流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比气温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山东省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的局面,经过分析计算.提出在确保东平湖汛期安全防洪运用的前提下,改变水库单一防洪的运用方式,利用老湖尽量多地拦蓄大汶河来水,当大汶河遇枯水年份时,经国那里引黄闸引黄补湖的蓄水运用方案。目前最高蓄水位可控制在43.50m,二级湖堤加高完工后提高到45.00m,死水位定为40.50m,兴利库容可达4.5~7.0亿m3,每年可向济南、济宁等工业城市供水5~8亿m3,同时可满足东平湖地区灌溉、水产养殖等用水需要,提高水库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搴皇岛市遇到了超过50年一遇的枯水年,面临着断水危机.刚建戚一年的引青济秦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记述了当年枯水状况,分析了枯水原因以及供水部门进行科学调度.确保城市供水。同时,通过这次缺水的教训,提出了与供水相关的建议及供承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流域枯水径流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限定性参数,是区域水资源分析评价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数据。以西南岔河流域实例数据为基础,对其枯水径流年际、年内的变化规律及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了流域枯水径流的基本变化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以来,黄河流域降水偏少,用水增加,黄河下游断流日益加剧,出现了一个历时较长的枯水段。在历史上,1922~1932年也是一个连续11a的枯水段,两个枯水系列相对照,可以使我们了解到1990年以来的枯水段尚达不到最枯的程度,如再遭遇1922~1932年枯水段,将使黄河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用水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水库调度运行对长江口咸潮入侵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峡水库调度运行对长江口咸潮入浸的影响,为国内外许多专家所关注。根据三峡水库特征及调度运行方案,对于水文情势变化对长江口径流和咸潮入浸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由于三峡水库调节,10-11月水库充水,下泄流量比天然情况有所减少,遇估水年将有一定影响。但从同一量在建库产后出的天数机率和流量机率变化分析,咸潮入侵的历时影响是不大的,而1-5月份水库下泄量增大,对抵御感潮入侵和冲淡高盐水有较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纂江流域天然河段实测枯水径流资料的分析,探讨枯水径流特征值与不同保证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求某一保证率下的最低通航流量。同时,通过有关经验参数和指数地区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化计算和无资料情况下设计最低通航流量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贵州15个典型喀斯特流域的实测流量数据,分别应用4种常用的频率曲线进行了枯水径流的频率分析,进而分析了喀斯特流域枯水径流频率计算所适用的理论频率曲线,并应用PPCC检验法对所选4种频率曲线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①地貌类型这一因素对枯水频率线型的影响不大;②耿贝尔分布比P-Ⅲ型分布更适用于喀斯特流域枯水径流频率计算;③在喀斯特中小流域,其流域空间结构、水系发育、地貌景观、水文动态规律有明显差异,在应用到具体流域时应假定多个分布,通过拟合效果的比较来选择最佳线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