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我国在钨冶炼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产品质量名列前茅.结合国外钨冶炼工艺中除锡研究的发展情况,对我国除锡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除锡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钨冶炼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钨冶炼在开发处理多种资源的工艺技术,钨钼分离技术,从低品位钨矿物原料和含钨废料中生产高纯APT,钨冶炼技术装备和自动化水平,膜分离技术在开发无污染钨冶炼工艺的应用,超细钨粉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今后钨冶炼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钨冶金过程中锡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我国在钨冶炼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产品质量名列前茅。结合钨冶金的一般流程和锡在水溶液中的性质,分析了钨冶金过程中锡的行为,对于研究杂质锡的去除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走向21世纪的锡冶炼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世界锡冶炼技术现状,分析了锡冶炼科技进展,展望锡冶炼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低品位含锡物料的处理,以及以澳斯麦特为代表的粗锡强化熔炼是锡冶炼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钨冶炼渣中有用金属回收利用现状与研究进展,介绍了黑钨和白钨的冶炼工艺、钨、锡、钽、铌、钪回收工艺与理论、钨冶炼渣的减量化处理研究进展.重选和浮选工艺可回收钨锡,得到钨锡精矿后再进行冶炼,选矿工艺流程简单易工业生产且成本低,但适应性较差,对于较细物料无法有效回收,湿法冶金工艺可回收钨、锡、钽、铌、钪,适应性强但流程复杂,酸碱废水对环境影响大;钨冶炼渣减量化是综合利用的根本要求,目前主要用来制做水泥辅料、建筑胶砂、多孔材料、微晶玻璃等,介绍了目前减量化处理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问题与建议,钪钽铌稀有金属提取工艺的进步依赖萃取剂和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可利用材料领域内第一性原理和化学配位理论,研发选择性强的萃取剂和交换容量大的离子交换树脂,解决萃取剂选择性差、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小、废水量大的问题,从原子层面研究出相互作用机理,最终筛选出高效萃取剂及离子交换树脂.指出选冶联合工艺,开发短流程绿色提取技术、冶炼渣高附加值材料研制技术可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钨冶炼技术世界领先,但由于Na+和Cl-无法闭路循环,沿袭百年的碱(酸)浸出-净化-铵盐转型湿法工艺难以达到废水零排放要求.“钨精矿火法直接制取碳化钨”和“熔盐电解直接制取碳化钨或金属钨”工艺,在金属提纯和分离杂质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同时存在酸洗废液排放的问题.铵盐不变体系白钨闭路冶炼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与现行白钨碱法-离子交换工艺相比,全流程金属回收率提高2.6%,达到98.1%,APT产品加工成本下降30%,可实现白钨无酸碱闭路冶炼和杂质元素的绿色分离,过程无废水排放.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锡在钨湿法冶炼过程中的存在形态,提出了采用共沉淀工艺除去钨酸钠溶液中的杂质元素锡,考察了H2O2、试剂A的加入量及加入时期等对钨酸钠溶液中除锡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钨冶炼工艺技术的发展及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回顾我国钨冶炼工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行生产中所采用的几种主要工艺进行了比较,并展望了钨冶炼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云锡在引进澳斯麦特顶吹熔炼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顶吹熔炼技术,并成功将该技术应用于锡冶炼、铜冶炼、铅冶炼。  相似文献   

10.
钨湿法冶炼新工艺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郴州钻石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在钨湿法冶炼新工艺技术方面的应用,并对钨湿法冶炼工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SnO2和Cu2FeSnS4碱浸出热力学行为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钨精矿焙烧预处理对锡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苛性钠浸出钨精矿时,SnO2极难浸出,浸出率接近为零,而Cu2FeSnS4的浸出率则高得多,在一般浸出条件下,可高达40%~50%。钨精矿经过氧化焙烧后,可明显降低锡的浸出率,在焙烧温度为700~800℃、焙烧时间为2 h工艺条件下,Cu2FeSnS4所含硫化状态的锡就可完全转化为SnO2。锡的浸出率由5.96%下降至1.05%。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SnO2和Cu2FeSnS4碱浸出热力学行为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钨精矿焙烧预处理对锡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苛性钠浸出钨精矿时,SnO2极难浸出,浸出率接近为零,而Cu2FeSnS4的浸出率则高得多,在一般浸出条件下可高达40%~50%。钨精矿经过氧化焙烧后,可明显降低锡的浸出率,在焙烧温度为700~800℃、焙烧时间为2 h工艺条件下,Cu2FeSnS4所含硫化状态的锡就可完全转化为SnO2。锡的浸出率由5.96%下降至1.05%。  相似文献   

13.
钢铁中超低碳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应用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钢铁中超低碳的分析方法。对陶瓷坩埚经过马弗炉和管式坩埚炉2次灼烧,用钨粒、锡粒、纯铁为助熔剂,获得低稳定的空白值。经无水碳酸钠基准物质校准仪器,用红外吸收法分析钢铁中超低碳取得了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4.
紫色氧化钨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在湿氢和高温条件下,以APT为原料,在工业回转炉内进行轻度还原制备紫色氧化钨的方法,对影响紫色氧化钨质量的各种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对回转炉的改进提出建议,成功实现了紫色氧化钨的连续性工业化生产,获得的紫色氧化钨细而均匀、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5.
压坯强度是反映粉末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以BTO(蓝色氧化钨)、PTO(紫色氧化钨)、YTO(黄色氧化钨)按一定配比进行混合作为原料,通过调整料层厚度、升温速度、氢气露点、高温带中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制得了分散性强和表面形貌优良的粉末,并使用这些粉末制备了压坯,结果表明压坯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涡流探伤在钨丝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涡流探伤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组成,重点阐述了涡流探伤在钨丝生产中的应用,并对涡流探伤的各种参数设定及影响探伤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涡流探伤技术是检测钨丝表面质量的有效手段,展望了该技术在金属丝材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ICP-AES法测定钢铁中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确定了用 ICP-AES法测定钢铁中锡最佳仪器工作参数 ,考察了基体及所用试剂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铁、硫酸对锡的测定均存在负干扰的问题 ,采用硝酸介质及与基体成分相匹配的方法 ,实现钢铁中锡的准确快速测定 ,方法检出限为 2 .1ng/m 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3 % (n=10 )。  相似文献   

18.
简要分析了大江选厂和大龙山选厂的矿石性质和原细泥回收工艺,提出了细泥回收工艺的改进意见。近两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细泥回收工艺改进是成功的,大江选厂的钨锡细泥实收率分别提高了25.42%、26.67%,大龙山选厂的钨钼细泥实收率分别提高了16.43%、2.21%,年新增效益96.45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