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泥及原料中K_2O、Na_2O含量的一种新方法。K_2O含量直接用钾电极测定;而在钠电极测定Na_2O含量时,则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原理,对结果进行校正。该法简化了分析操作,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用于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以 (NH4 ) 2 S为沉淀剂 ,探讨了正尖晶石结构的 L i Mn2 O4 中锂、锰的分离和回收问题 ,重点讨论了 L i+ - Mn2 +体系的分离方法。实验以 3m ol/ L H2 SO4 溶解试样 ,以 6 % H2 O2 为还原剂将锰离子转化为 Mn2 + ,然后用 6 mol/ L NH3· H2 O调节并控制体系的 p H为 4 .2~ 6 .1,加入 1m ol/ L(NH4 ) 2 S使 Mn2 +离子沉淀完全 ,室温下过滤。分离结果表明 :硫化锰中杂质锂的摩尔百分含量为 0 .0 36 % ,滤液中杂质锰相对锂离子的摩尔百分含量为 0 .0 4 4 %。含锂的滤液和分离后的 Mn S分别以 L i2 CO3、Mn SO4 的形式回收 ,其锂、锰的一次回收率分别达到 77.89%和 97.5 6 % ,纯度分别达到 98.8%和 99.5 % ,是未来失效锂电池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筛分材料 L i Mn2 O4 的一种较为合理的分离回收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向含Fe2+、Mn2+水中投加ClO2和混凝剂,考察ClO2对水中Fe2+、Mn2+的去除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静态模拟试验,利用ClO2的强氧化性对水中Fe2+、Mn2+去除;试验过程中分别改变ClO2含量,混凝剂投加量、氧化时间及pH值,考察该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结果 ClO2对Fe2+、Mn2+的去除十分有效,很容易将Fe2+、Mn2+离子氧化成不溶于水的Fe(OH)3和MnO2*ClO2投加量、原水pH值、预氧化时间和混凝剂投加量对Fe2+、Mn2+去除有很大的影响.结论 当原水铁、锰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5 mg/L时,二氧化氯最佳投加量分别为5 mg/L和10 mg/L,ClO2最佳氧化时间为10 min和40 min,最佳混凝剂的投加量分别为1 mg/L和2 mg/L,最佳pH值为7~9,对铁、锰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94.0%和90.8%.当Fe2+、Mn2+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有利于锰离子的去除.  相似文献   

4.
铵离子(NH_4~+)是一种极弱酸,测定其含量通常手续比较繁琐.本研究采用电位滴定回归分析法滴定极弱酸,直接计算含量及其离解常数,结果比作图法准确.测定 NH_4~+的离解常数与文献值甚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应用于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中,同时测定了混合物重金属铅、镉离子两组分的含量.讨论了最小二乘法应用于测定两组分的原理及方法,讨论了直接电位法测定铅、镉离子的最佳实验条件,建立了回归方程,对6个混合样进行了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简化装置结构、降低仪器成本、提高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推出一种全新的负压式双管线流动注射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相关的载液组成及流量、载流酸度调节液的组成及流量,反应盘管长度等进行了优化,最后将其成功用于血清K+、Na+、Cl-、Ca2+的同时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1.3%(n=11),回收率为96%~104%,分析速度为480检出/h,样品耗量仅为45μL/次;对血清K+、Na+、Cl-、Ca2+的同时测定范围分别是2.0~24.0、102~252、20~300、0.70~8.0 mmol.L-1,此测定范围涵盖了正常人血清中的电解质浓度。  相似文献   

7.
霉菌菌丝球对Pb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农药厂土壤、稻田土壤、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霉菌20株.检测其对重金属离子pb^2 的吸附性能,其中从农药厂土壤中分离得到-株霉菌HM6对pb^2 离子吸附能力最强.以其作为吸附剂对水体中pb^2 离子进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该霉菌培养72h后,当pb^2 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菌体投加量为2g(干重)/L时,最佳吸附条件为pH-5,常温吸附15min,吸附量、去除率分别可达40mg/g和80%以上.其中水体的DH值是影响吸附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测定溴离子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应用光度分析法对溴酸钾氧化二苯胺磺酸钠反应的动力学条件进行研究.结果在磷酸介质中,溴离子抑制溴酸钾氧化二苯胺磺酸钠,以此建立了测定微量溴离子的新催化光度法.结论本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测定溴离子量的线性范围为(0.5~5.6)μm/mL,用于测定难溶化合物CuBr的溶度积.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不同开放源中Cl^-,NO3^-和SO4^2-含量的方法。对不同开放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一定的前处理,减少不同开放源的复杂体系对测定的干扰和对色谱柱的污染,并用戴安DX-80型离子色谱仪对Cl^-,NO3^-和SO4^2-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12min内一次性检测出三种离子,三种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05-40mg/L,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927,变异系数为1.64%-3.01%,方法回收率为94.9%-99.1%。  相似文献   

10.
采用滴涂法制备了壳聚糖修饰电极,并分别用于Br^-和I^-的溶出伏安法测定.在酸性溶液中,壳聚糖分子中的-NH2发生质子化,对Br^-和I^-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本文利用该特性研究了溶出伏安法测定Br^-和I^-的最佳条件,并探讨了两种离子的电极过程机理.该法用于工业废水中溴和华素片中碘的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二元恒残液组成提馏式间歇精馏在理想操作条件下汽化总量的数值计算方法.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出二元恒残液组成提馏式间歇精馏,给定分离任务理论板数与汽化总量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关联计算结果得到其理论板数与汽化总量的近似关系式.对于给定的分离任务,如果已知汽化总量,用该近似关系式计算理论板数与精确解的最大正相对偏差为0.027 1,最大负相对偏差为-0.028 8,平均相对偏差为0.014 6;如果已知理论板数,用该近似关系式计算汽化总量与精确解的最大正相对偏差为0.041 8,最大负相对偏差为-0.035 1,平均相对偏差为0.016 5.因此,该近似关系式具有很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螺旋锥齿轮的理论齿面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螺旋锥齿轮整体误差的形成原因及其分离方法,把螺旋锥齿轮齿面拓扑误差分解为三种整体形状误差:零阶、一阶和二阶误差.提出了差曲面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螺旋锥齿轮齿面拓扑误差的特征参数.用VC 6.0和Matlab两种语言相结合,开发了螺旋锥齿轮齿面拓扑误差评定软件包.该软件包可以绘制出大小齿轮的理论齿面和差曲面,利用得到的差曲面可迅速地计算出各阶误差的特征参数值,实现了对齿面拓扑误差的定量评定.  相似文献   

13.
岩土参数的变异特性给边坡支挡结构岩土荷载的确定带来困难,分项系数法考虑了可靠度,且计算简单,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基于极限状态方程,将抗剪强度参数视为正态分布,采用一般分离法,通过分项系数的求解,推导了边坡支挡结构岩土荷载的分项系数以及荷载值计算公式;对单一滑面和折线型滑面两类典型滑面边坡案例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能较容易地获得不同边坡目标可靠度指标值对应的支挡结构岩土荷载值;根据分项系数法计算得到的荷载值所设计的边坡,其由蒙特卡罗法获得的可靠度指标与目标可靠度指标存在一定偏差;其中,单一滑面边坡主要是负偏差,偏差最大约6%,对于折线型滑面边坡,当目标可靠度指标为1.65时,是负偏差,偏差约7%,但当目标可靠度指标大于1.65时出现正偏差。由分项系数法计算得到的支挡结构荷载值总体上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法,以钛酸正丁醑为初始原料,在FTO基底上沉积了金红石型TiO2纳米棒阵列,然后利用锐钛矿型TiO2纳米粒子及无定形SiO2对纳米棒进行了表面修饰,获得金红石型TiO2/锐钛矿型TiO2/SiO2三元复合薄膜.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FTO表面上沉积的TiO2为金红石型单晶纳米棒,其尺寸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棒尺寸的增大,相应复合薄膜的电化学反应电荷转移阻力增大.2种TiO2晶型混合引起的电子-空穴分离效应及混合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水热反应7h得到的纳米棒阵列相应的复合薄膜显示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及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具 -CH2 N (CH2 COOH)CH2 CH2 N (CH2 COOH) 2 官能团的SL -4 0 1多氨羧基螯合树脂浓集微量金属离子Cu2 和Zn2 的条件。建立了SL -4 0 1螯合树脂分离 -FAAS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微量Cu2 和Zn2 的一种方法。将该法用于牛心、猪心和猪肝等生物样品中微量金属离子的测定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高、结构易功能化和微孔尺寸可调等特点,在CO_2吸附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详细介绍了溶剂法、微波合成法等几种典型的MOFs合成方法,综述了单组分、多组分、高CO_2压力、低CO_2压力下MOFs材料对CO_2的吸附分离情况。介绍了负载碳纳米材料、疏水性基团改性、氨基官能团改性等MOFs改性材料在气体吸附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最后,指出了选择合适高效的制备方法合成MOFs,选择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较优的官能基团对MOFs材料改性,以提高其水热稳定性是其在CO_2吸附分离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舒兰褐煤对Ni2+,Zn2+,Pb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舒兰褐煤做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Ni^2 ,Zn^2 ,Pb^2 的单组分或多组分溶液进行吸附研究,探讨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影响吸附的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舒兰褐煤对Ni^2 ,Zn^2 ,Pb^2 的吸附均表现出Langmuir特征。  相似文献   

18.
假定网架结构制作偏差近似服从正态随机分布,利用舍选法实现了正态随机变量的抽样。采用空间有限元和概率方法,分析了网架结构由于制作偏差引起的初始应力和初始位移。正交正放四角锥网架的算例结果表明,随机制作偏差可以引起的较大的初始应力,使得网架结构局部杆件发生失稳破坏,从而对结构的承载力有较大影响,不容忽视。提出的思路和方法对空间网架结构的设计以及制作加工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对映体在手性环境中如生物体内,其物理、化学性质往往相差很大,甚至相反。因此,研究它们的分离与检测在现代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农业化学、合成化学等领域非常重要。通过对2-苯基环丙烷羧酸丙酯在多种手性固定相上分离过程的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同时直接分离、测定其4种立体异构体(两组对映体)的方法。实验表明,选择适当的手性固定相及分离条件可快速、有效地-实现对映体的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20.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_2是当今温室气体中CO_2污染的主要来源。介绍了CO_2捕集技术中吸附法、吸收法和膜分离法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归纳总结了目前新型吸附/吸收剂中金属有机骨架、相变吸收剂、离子液体吸收剂和纳米流体吸收剂的研究成果。降低能耗和成本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开发新型吸附/吸收剂、优化反应过程和联合使用不同方法是未来CO_2捕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