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Web Services和XML技术的分析服务系统,并应用到设备故障诊断决策中。解决了传统分析服务重组性、重用性差,不支持异构的、分布的数据和系统等问题,为提高协同企业制造产品的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排队Petri网的服务系统性能建模与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军  罗军舟  曹玖新  李伟 《计算机学报》2011,34(12):2435-2455
如何有效评估服务系统的性能表现是解决服务对动态网络环境适配性的关键.然而,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系统的规模尺度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服务系统的性能建模和分析越来越困难.通过分析服务系统的执行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排队Petri网的性能建模和分析方法.该方法将服务系统运行过程分为服务准备和服务提供两个阶段.服务准备阶段被建模为...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Web服务器群MMWS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媒体服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双层服务器集群系统MMWS,分析了所包含的Web请求服务子集群MMWS_O和多媒体请求服务子集群MMWS_M的“中心-本地”结构,并讨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最后分析了MMWS的两大特点:高可扩展性和服务就近性。  相似文献   

4.
文静 《软件》2013,34(5):143-14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越来越复杂,公众对道路交通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越来越重要。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对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来源与采集、数据处理中心功能、出行服务信息发布,并且对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案例进行了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的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完善构建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嵌入式系统服务化集成过程中服务的动态组合和重组等应用问题,借鉴化学合成、分子裂解、化学置换、分子复制等化学反应机制,设计了一套化学性服务组合模型.形式化描述了服务组合过程中服务合成、分解、替换、复制等服务行为及其相应的运算演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petri网方法给出了服务演化模型,描述了多服务并行和依赖情况下的复合组合过程.最后以指控系统自适应服务组合应用需求为背景,实现了面向任务的服务组合系统,对化学性服务组合模型的应用效果和性能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化学性服务组合模型满足了指控系统自适应服务组合的应用需求,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可重构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移动云服务系统构建过程中架构设计和语义描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类型范畴理论为基础,为基于Agent的移动云服务系统建立了一种形式化语义描述模型。Agent作为范畴理论中的对象结点,Agent之间的交互和依赖关系作为态射,将整个云服务系统描述为一个类型范畴图表。在此基础上,对Agent交互与协作、架构设计与精化、Agent迁移、Agent可替代性以及应用请求的可满足性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该形式化模型增强了系统架构的语义描述能力,有助于对移动云服务系统的规约进行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SOA和BPEL构建销售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多数汽车制造企业对业务流程敏捷化的需求,分析了面向服务架构SOA和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OA和BPEL构建销售管理系统,将系统中的核心模块订单处理业务功能按基本服务、合成服务、组合服务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提高了系统业务流程的可重组性和可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李文亮  刘竹松  陈王景 《微机发展》2010,(5):234-237,241
目前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的设计理念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这是一种以服务为基础元素建立企业级信息化平台的架构思想。通过采用SOA架构的设计思路,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模块或者系统之间的耦合,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重用性。介绍了SOA的概念和WEB服务技术等,接着分析了科研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业务流程,采用SOA的设计方法,建立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结合WEB服务和J2EE技术中的Servlet,实现了粗粒度WEB服务和相应的服务接口。为系统的完整设计提供了一个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9.
郭方亮  郭学俊 《微机发展》2007,17(11):46-48
分析了异构的工作流系统之间无法进行协同工作的问题,采用网格服务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服务的工作流协同模型。该模型利用网格服务良好的封装性、松散耦合性等特点,把工作流程封装成网格服务。网格服务间通过SOAP协议传递消息,能够进行不同工作流系统间的互操作,解决工作流系统间的协同工作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电信运营要求网络管理系统之间能够有效地实现动态协作。该文分析了网络管理系统间的异构性和紧耦合性对其进行动态协作产生的限制,利用Web Services技术和面向服务的思想,将网络管理系统的网络管理功能以管理服务的形式提供,提出了一个异构网络管理系统间动态协作体系结构,分析了体系结构中存在的层次关系及体系结构中各成员的交互过程。该体系结构有效地屏蔽了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异构性,具有较好的松耦合性和动态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多媒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传统的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存在不适应的地方。基于Agent的计算以其良好的自适应性、结构的动态优化和智能化的信息处理而广泛应用于分布式计算环境。该文讨论了基于Agent的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首先分析了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复杂性,指出这种复杂性表现为系统结构的层次性、交互性、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在解决复杂系统分析和设计时存在的不足,进而讨论了基于Agent的分析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对方法加以说明。基于Agent的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多媒体异构环境存储、分布式多媒体对象处理和语义合成表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作为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一种新兴商业计算模式,也是当前重要的技术热点。 WebGIS是一种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采用HTTP,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实现对分布式地理信息的分布式获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处理、分布式分析、分布式查询、显示和输出的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分析云计算、WebGIS的特点,云计算的模型框架以及WebGIS 系统的层次结构,提出将云计算和WebGIS相结合,建立基于云计算的WebGIS构架。对实现海量空间数据存储、空间分析和空间信息检索提供实时地理信息服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当前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存在的缺少管理标准、配置复杂、结点分配不合理、事件处理效率差等问题,采用DMTF提出的WBEM和WS-Management标准来统一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管理.提出了分布式文件系统管理的解决方案,时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资源进行了CIM建模和为它们提供了Web Services接口.提出了针对不同环境的分布式结点选择相近性策略和采用事件模型来充分利用结点剩余存储空间的方案,提高了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利用率.对该方案进行了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良好的管理和优化分布式文件系统.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分布式对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对航天器运动可视化分析这一具体问题的相关内容、方法和过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借助现有的技术和条件,应用分布式对象技术实现可视化分析系统的方案,验证了分布式对象技术在实现可视化分析系统及其多目标、多任务和多用户能力,并保障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伸缩性等计算机系统质量特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分布式资源导致的访问热点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了一个用于分布式资源退火的处理模型.根据该模型,提出了基于退火策略的分布式资源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访问分类、定向扩散等方法提高了系统性能.性能及试验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减少系统内部通信量,抑制资源扩散的抖动现象等.  相似文献   

16.
实时分布式系统的性能是关注核心,对其进行评估和测试关系着系统的应用前景。基于实时分布式系统的性能测试需求,对系统关键的处理性能、存储性能、传输性能以及实时恢复性能这四种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同时分别利用实时分布式系统中e600架构的处理器、flash存储器、FC网络以及分区调度策略针对这些方法开展了测试,并对获得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性能测试结果可信,方法可行,可作为实时分布式系统评测依据。  相似文献   

17.
Co-ordination is a key research area 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 well as a number of other disciplines.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co-ordination within distributed computational design environments.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co-ordination identified are coherence, communication, task management, resource management, schedule management, and real-time support. These key characteristics are integrated within a methodology, which is realised in a multi-agent system aimed at co-ordinating distributed computational design. Co-ordination in real-time is responsive and adaptive to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such that the computational design analysis can be performed in an efficient manner. The agent-based co-ordination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to two case studies. Firstly, to a theoretical research-based case study related to an aspect of structural analysis involved in conceptual aircraft wing design. Secondly, the system is applied to a practical industrial-based case study involving turbine blade design. In both case studies the multi-agent system enables the respective computational design analysis to be conducted in a coherent and organised fashion making more efficient use of time and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协同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效的数据交互与共享是分布式入侵检测的前提。提出协同的概念,并从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角度,对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进行分析,由此在系统结构、策略管理、检测技术等层次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层次化组件协同模型(HGCM)。该模型针对分布式数据源进行分布式协同处理,从负载动态均衡、组件通信等方面在各个组件之间实现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分析,避免了关键节点的处理瓶颈,提高了系统的容错性和协同能力,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入侵检测。  相似文献   

19.
Co-ordination is a key research area 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 well as a number of other disciplines.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co-ordination within distributed computational design environments.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co-ordination identified are coherence, communication, task management, resource management, schedule management, and real-time support. These key characteristics are integrated within a methodology, which is realised in a multi-agent system aimed at co-ordinating distributed computational design. Co-ordination in real-time is responsive and adaptive to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such that the computational design analysis can be performed in an efficient manner. The agent-based co-ordination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to two case studies. Firstly, to a theoretical research-based case study related to an aspect of structural analysis involved in conceptual aircraft wing design. Secondly, the system is applied to a practical industrial-based case study involving turbine blade design. In both case studies the multi-agent system enables the respective computational design analysis to be conducted in a coherent and organised fashion making more efficient use of time and resources.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Agent的自适应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组件之间依赖程度大、系统不够健壮且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结构固定不能适应入侵的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自适应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简称AAADIDS).AAADIDS采用Agent概念重新构造系统的组件,改进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由于高层节点单一无冗余而产生的可靠性差的缺陷,从构造上克服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脆弱性.同时,AAADIDS系统采用智能技术构建了自适应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增加了系统应对入侵行为变化的智能性.AAADIDS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自身的可靠性和针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