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万向节——齿轮机构驱动的叶片差速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訾进锋  张勇  李瑰贤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25(11):1298-1300,1379
万向节机构当其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轴交角不等于零的时候,具有把输入轴的匀速转动转换为输出轴的非匀速转动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把两个万向节机构和圆柱齿轮机构组合形成了叶片差速泵的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使同轴安装于泵壳内的两个叶轮周期性不等速转动,从而,使两个叶轮的相邻叶片周期性张合,来实现密闭容积变化进而完成吸排液过程。万向节机构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夹角是影响泵性能的一个关键参数。该角越大,泵的排量也越大,但是,随着此角增大,泵的流量脉动加剧,万向节传动效率降低,使泵的工作性能下降。在实际设计中此角取35°~50°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叶片差速泵偏心圆-非圆齿轮驱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叶片差速泵是一种新型容积泵,它由偏心圆一非圆齿轮驱动系统、泵壳及同轴安装于泵壳内的两个叶轮组成,利用不等速转动的两个叶轮相邻叶片之间周期性张开、闭合来实现密闭容积变化进而完成排液及吸液过程,两叶轮的张合运动由两对偏心圆-非圆齿轮驱动实现。根据偏心圆-非圆齿轮传动的节曲线封闭条件,以及叶片闭合时偏心圆-非圆齿轮的转角关系求出偏心圆-非圆齿轮传动的相对偏心率ε和相对中心距d,进而设计出偏心圆-非圆齿轮的节曲线。通过偏心圆-非圆齿轮的传动分析,确定了叶片的理论最大张开角θmax、理论叶片角γ和配液孔的理论张角β。根据叶片差速泵工作时叶片不干涉条件和配液孔不连通条件确定了实际叶片角γ0和配液孔实际张角β0。  相似文献   

3.
转动导杆—齿轮机构驱动叶片差速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动导杆机构具有把曲柄的匀速转动转换为导杆的非匀速转动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把两个转动导杆机构和齿轮机构组合形成了叶片差速泵的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使同轴安装于泵壳内的两个叶轮周期性不等速转动,从而使两个叶轮的相邻叶片周期性张合,来实现密闭容积变化进而完成吸排液过程。转动导杆机构曲柄和导杆的回转中心距与曲柄长度的比值是影响泵的性能的一个关键参数。该值越大,泵的排量也越大,但是,随着此值增大,泵的流量脉动和驱动轴上的工作阻力矩波动也在加剧,使泵的工作性能降低。在实际设计中此值取0.3- 0.5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胡明  袁伟东  陈文华  钱萍  陈明  张尧 《中国机械工程》2012,23(11):1337-1340
在分析转动导杆—齿轮式叶片差速泵驱动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其三维建模与结构设计,确定了转动导杆—齿轮式叶片差速泵驱动系统的技术参数,研制了其原理样机。建立转动导杆—齿轮式驱动系统力学模型,确定了其工作阻力矩的变化规律。构建了转动导杆—齿轮式叶片差速泵的原理样机实验平台,测试了其排液与困液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转动导杆—齿轮式叶片差速泵能够实现排液与吸液,其驱动设计与结构设计正确。  相似文献   

5.
四叶片差速泵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型容积泵——四叶片差速泵,它主要由非圆齿轮驱动系统、泵壳及同轴安装于泵壳内的两个叶轮组成,利用不等速转动的两个叶轮叶片之间周期性张开、闭合来实现密闭容积变化进而完成排液及吸液过程,其两叶轮的张合运动分别由两对非圆齿轮驱动实现。研究了该泵的工作原理、驱动系统中非圆齿轮节曲线以及配液孔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解决困液及叶片干涉问题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6.
六叶片差速泵工作原理及设计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六叶片差速泵的工作原理。这种新型容积泵 ,主要由非圆齿轮驱动系统 (有两个同轴安装的偏心圆齿轮分别与两个近似三角形的非圆齿轮啮合 )、泵壳及同轴安装于泵壳内的两个叶轮组成。它利用非圆齿轮传动驱动两个叶轮周期性不等速转动使两个叶轮上的相邻叶片周期性张开、闭合来实现密闭容积变化进而完成排液及吸液过程。本文研究了该泵的工作原理、驱动系统中非圆齿轮节曲线以及配液孔的设计方法 ,并提出了解决困液及叶片干涉问题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偏心圆齿轮在非匀速运动的传动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没有人使用过变形偏心圆齿轮。通过使偏心圆齿轮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极角按整倍数缩小的方法获得了变形偏心圆齿轮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变形偏心圆齿轮节曲线的形状随着偏心率的增大而变扁,随着偏心率的减小而趋向于圆。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变形偏心圆齿轮分别以不同的安装角固连在同一轴上,使其分别与同轴安装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非圆齿轮啮合传动。则这两对变形偏心圆非圆齿轮的传动比曲线为两条周期相同的曲线,其相位差为两个变形偏心圆齿轮安装角的差。这两条传动比曲线共有交点数为2×非圆齿轮叶数,相邻交点的距离都相等。根据变形偏心圆非圆齿轮传动的这种特性,把它用于叶片差速泵的驱动系统,使泵的两个叶轮周期性的不等速转动,使其相邻叶片周期性张开、闭合来实现密闭容积变化进而完成排液及吸液过程。  相似文献   

8.
王强  王耘  宋小文 《机电工程》2011,28(6):698-703
针对目前采用转速或转矩控制模式实现电子差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驱动的电子差速控制方法,从整车动力学层面上设计了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横摆运动控制模块;在充分考虑轮胎摩擦椭圆和执行机构物理限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差动驱动控制模块和滑转率控制模块.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子差速控制策略简单有效,不但能保证每个驱动轮都有很好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偏心式差速驱动货叉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在原地转向过程中出现旋转中心偏移,进而影响AGV原地转向稳定性的问题,采用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差速驱动AGV原地转向稳定性进行研究.建立AGV原地转向动力学模型并对车体侧滑等现象进行分析,推导AGV原地转向稳定性的相关公式,获得影响AGV原地转向稳定性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通过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仿真,仿真结果验证公式的精确性以及获得各参数对AGV原地转向稳定性影响规律.根据推导公式与仿真结果,获得优化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优化后的AGV原地转向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短短几年内,如何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将产量翻三番呢?通过不断改进生产流程、缩短设备调整时间等手段就可以实现,而其中无润滑的线性驱动系统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叶片泵的转子上开有叶片槽,长时间在极限载荷工况下往往会因为强度不够而导致断裂,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叶片泵工作时出油腔存在周期性压力波动的特性,运用ADAMS软件计算出在出油腔压力波动情况下的轴和转子之间的接触力,从结果提取接触力中的瞬时冲击力,将其换算成扭矩,作为有限元求解的边界条件,加载在轴和转子的接触面上,用ABAQUSE求解器进行分析求解。文章给出了在传动扭矩作用下转子强度的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分析得到的结果能够真实反应转子的受力情况,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维线性插值方法,对FLUENT仿真得出叶轮上的流体压力分布数据进行转换,获得可供ANSYS分析用的节点数据,采用ANSYS模拟软件,对加载压力分布数据的叶轮进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离心泵叶轮流固耦合模拟中应用三维线性插值的方法,在保证计算准确率的前提下减少了计算量,为叶轮的流固耦合模拟提供了一种较为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tlab的齿轮泵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最优化数学理论与具有强大数值计算功能的软件MatlaB相结合,运动到齿轮泵的优化设计过程中。优化过程以齿轮泵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提出相应约束条件,并对优化的结果进行Fluent软件的验证,得到优化后的齿轮泵的体积与优化前的空间体积减少了22.92%,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CFD动网格技术和编译自定义函数,并结合SSTk-ε湍流模型对单作用滑片泵泵内部流场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得到了在不同输送介质和泵体结构下,泵内部瞬时流量和监测点压力脉动情况,并分析了流量脉动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动网格技术模拟结果可清晰地描述工作腔内部的瞬时流量和压力的变化情况;合理设计配流盘转角和V型槽的结构,可有效地控制瞬时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随着滑片数的增加,瞬时流量脉动幅度有减小的趋势,选取奇数滑片更有利于泵流量的稳定;输送介质的体积弹性模量也是影响流量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柱塞泵的流量特性,系统研究了恒流量直线电机驱动柱塞泵的可行运动规划。经计算,四电机双作用柱塞泵以三角波间隔π/2相位差或以间断式梯形波间隔π/2相位差为运动规划,是具有冗余功能的可行方案。应用AMESim软件,构建了四直线电机双作用柱塞泵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实验发现,三角波曲线间隔π/2相位差的方案是实际流量脉动较小的优选运动规划。  相似文献   

16.
刚性转子式叶片泵最佳过渡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天祥  何利民  任吉娟 《流体机械》2006,34(3):24-27,78
指出了常见过渡曲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叶片泵性能的影响,根据叶片泵最佳过渡曲线满足的条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刚性转子式叶片泵最佳过渡曲线方程。通过噪声和振动实验验证该定子过渡曲线优于目前刚性转子式叶片泵的过渡曲线,对研制高性能刚性转子式叶片泵结构理论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双作用叶片泵自动变量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岚  马晓军 《机械传动》2005,29(6):70-71
介绍了一种双作用变量叶片泵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电脑控制变频器,改变叶片泵转速,达到粗调目的;电脑控制电液数字阀,起微调作用。蓄能器的利用,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