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热轧和冷轧后的MGH754合金板材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冷轧与热轧工艺对其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H754合金热轧板材的终态组织是发生了二次再结晶的粗晶组织,而冷轧板材只发生了一次再结晶。热轧板材的高温抗拉强度要优于冷轧板材,但其高温伸长率却低于冷轧板材。  相似文献   

2.
通过扫描电镜EBSD技术与光学显微镜分析了不同形变量的热轧板材在不同的纵断面上显微组织与小角度晶界数量的变化,研究了板材热轧与退火时的不均匀行为.研究表明:当热轧形变量为84%时,MGH754合金板材纵截面上心部晶粒尺寸大于边部,而小角度晶界比例相反.当热轧变形量为90%时,板材边部局部出现二次再结晶,形成混晶组织,导致心部与边部小角度晶界比例接近.1335℃高温退火后,板材边部均未发生二次再结晶,而心部均发生.小角度晶界比例越大,合金越不易发生二次再结晶.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板材在热轧轧制过程中终轧温度较高,不同终轧温度板材,轧后采用不同温度退火,组织和性能有较大差异。试验研究了5083铝合金在不同热轧终轧温度及其轧后采用对应不同温度退火后,对板材进行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测定不同热轧终轧温度板材对应的组织和性能,确定不同终轧温度对应的最佳退火工艺制度;热轧终轧温度约低于275℃时,退火温度至少为300℃,基本完成再结晶,退火温度达到500℃以上时,发生完全再结晶;热轧终轧温度为高于320℃时,退火温度为500℃以上,其板材达到更优异的O态组织和性能;600℃退火的板材均发生组织过烧。  相似文献   

4.
李阳  王琦  张威  曾莉 《轧钢》2020,37(2):23-25
电站锅炉的连接件需具有优良的抗高温氧化性、冲击韧性和塑性,主要采用铁素体耐热不锈钢0.1C-18Cr-1Al-1Si制造,热轧工艺对其塑韧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热轧试验,研究了不同热轧工艺对铁素体耐热不锈钢0.1C-18Cr-1Al-1Si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轧温度为700 ℃时,0.1C-18Cr-1Al-1Si热轧板的再结晶最充分;横纵轧和纵轧不同轧制方式下0.1C-18Cr-1Al-1Si板材小角度晶界比例均较高,边部小角度晶界出现频率更高;采用横纵轧工艺可以明显减轻0.1C-18Cr-1Al-1Si板材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组织分析和断口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轧制方向对MGH754合金板材组织和高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发生了相对完全的二次再结晶,横向轧制板材能得到理想的终态组织。同时,横向板材的高温强度特别是持久强度要优于纵向轧制板材。合理分配储存能,从而最终发生完全的二次再结晶,获得盘状粗晶组织是MGH754合金板材获得优异高温强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李阳  王琦  张威  曾莉 《轧钢》2007,37(2):23-25
电站锅炉的连接件需具有优良的抗高温氧化性、冲击韧性和塑性,主要采用铁素体耐热不锈钢0.1C-18Cr-1Al-1Si制造,热轧工艺对其塑韧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热轧试验,研究了不同热轧工艺对铁素体耐热不锈钢0.1C-18Cr-1Al-1Si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轧温度为700 ℃时,0.1C-18Cr-1Al-1Si热轧板的再结晶最充分;横纵轧和纵轧不同轧制方式下0.1C-18Cr-1Al-1Si板材小角度晶界比例均较高,边部小角度晶界出现频率更高;采用横纵轧工艺可以明显减轻0.1C-18Cr-1Al-1Si板材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拉伸和硬度测试、显微组织及拉伸断口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终轧温度及退火温度对5052铝合金板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退火时,板材表层已经发生再结晶,而中心层组织仅发生回复过程。退火处理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板材的强度、硬度下降,而伸长率增加。5052铝合金终轧温度不低于330 ℃时,可在后续的冷加工获得较为均匀的组织,经400~500 ℃退火可获得综合性能较为优异(Rm≥175 MPa、Rp0.2≥65 MPa和A≥32%)的5052-O态合金板材。  相似文献   

8.
6061铝合金在热轧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消耗了一部分储能,使其在后续退火过程中无法达到完全再结晶状态.为制备6061-0铝合金中厚板,对不同终轧温度的6061铝合金板材进行退火.结果表明:终轧温度较低(不大于300℃)的板材在360℃~400℃退火即可达到O态力学性能;而终轧温度较高(381℃)的板材其强...  相似文献   

9.
热轧终轧温度对纯铝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热轧终轧温度对纯铝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终轧温度的提高,纯铝板的再结晶开始和终止温度也提高。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01420铝锂合金轧制开裂及晶粒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变热处理方法制备了01420铝锂合金细晶板材,研究了预热温度、中间退火温度对板材轧制开裂及晶粒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材在低温(<300℃)轧制时常常开裂,将开轧温度提高到400℃,在53%~70%轧制变形量后将板材在340~400℃退火2 h,可解决开裂问题.但中间退火温度对最终的再结晶晶粒大小有很大影响:温度为400℃时,合金发生了明显的部分再结晶,位错密度大大降低,虽获得了82%变形量的无开裂的板材,但再结晶后的晶粒粗大,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6μm.温度为340、370℃时,合金发生了回复,无明显的再结晶发生,且退火温度越低,所保留的位错密度越高,81%轧制变形量的合金再结晶晶粒尺寸约为11μm.  相似文献   

11.
要得到合格的铸件,在保证合格钢液成分的同时,钢液的浇注温度是浇注工艺的关键因素。针对本车间的生产情况及生产的铸件,通过计算从钢液出炉到浇注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并结合生产经验,对车间不同铸件浇注温度以及铸件的浇注顺序的控制提出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排气歧管开裂问题,利用CAE对排气歧管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排气岐管台架试验开裂的原因是让位槽造成的.对排气歧管的结构优化后,开裂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3.
 要: 采用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不同的精轧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钢板表面三次氧化铁皮的结构和厚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精轧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的升高,Fe2O3和Fe3O4在整个铁皮层中的百分量逐渐降低,而FeO层的增长速率较快。氧化铁皮的共析转变普遍存在“迟滞现象”,其中350-500℃是该实验用钢共析转变鼻温区。从高温区快速降温到鼻温区,而后缓慢冷却到室温是避免发生先共析反应、促进共析反应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鼻温区以上温度卷取,可获得含有FeO较多的减酸洗钢,此种氧化铁皮有利于酸洗。在鼻温区卷取可获得含有Fe3O4较多的免酸洗钢。这是热连轧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的主要两个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双区加热定向凝固液相温度梯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双区加热定向凝固热流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液相中温度梯度(GL)的关系式,提出了提高GL的途径。结果表明:在双区加热时采用液体金属冷却在结晶生长速度较大时仍可获得很高的GL;当辐射挡板的厚度为30mm,双区加热上下区的功率比为1:2时,定向凝固温度较高,并可以进一步提高GL。  相似文献   

15.
板带轧机工作辊温度模型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地计算轧制变形区的发热量 ,通过联立工作辊与轧件的热平衡方程 ,获得工作辊温度计算新模型 ;全面分析工作辊温度与轧制工艺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用急冷方法制备的Nd_4Fe_(77.5)(B_(1-x)C_x)_(18.5)合金带、当x<0.6时为非晶态,x>0.8时是晶态,表明用碳替代硼会使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变差,分析了热处理样品中的晶化相组成。  相似文献   

17.
中厚板轧制过程实测温度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中厚板轧制过程的实际情况 ,提出实测温度的几种处理方法 :(1)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钢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 ,并提出钢板表面温度与平均温度差值的变化规律 ,从而使实测温度合理应用成为可能 ;(2 )提出一次开轧温度和二次开轧温度的自学习算法 ;(3)结合实测轧制力来确定实测温度的误差范围。采用这些处理方法后 ,可以将实测温度的预测误差控制在± 15℃。  相似文献   

18.
气门在发动机中处于高温、腐蚀性的介质中,本身受到机械冲击、摩擦等作用,要求气门具有高的抗腐蚀性、耐冲击性、耐磨性等性能。通过测温方法可以确定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和气门的硬度最低位置,从而确定它的材质和制订最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参数,来满足它的服役条件。  相似文献   

19.
船板钢轧制过程中的一种温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传热学基本原理出发,利用有限差分的方法建立了船板钢轧制过程中无热内源一维温度场数学模型,并编程对温度场进行模拟,通过与现场实测值进行比较,证明了模型精度较高,从而为船板钢产品组织性能预测提供了较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磨削温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概要介绍了磨削温度理论的研究现状,叙述了热源模型的发展与现状,简述了其计算方法以及温度测量技术,并对磨削温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