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陶瓷》2017,(6)
澄泥是河道沉积泥,经过加工后,土质细腻有韧性,澄泥造砖早在秦汉时就已出现,苏州陆慕地处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阳澄湖之畔,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出澄泥造砖的典范"御窑金砖"。笔者以澄泥工艺的发展史为切入点,论述了陆慕金砖的取土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2.
现今国内黑泥、高岭土等优质的陶瓷原料面临枯竭,相比之下,生产红坯砖的原料要丰富得多。尽管业界专家多年来一直在呼吁发展红坯砖,但红坯砖在国内市场推广困难,主要是受类似"白坯砖是瓷,红坯砖是陶"等观念的误导而引起的。本文从红坯发展的必要性、红坯的优势,以及红坯发展的瓶颈做了详细分析,笔者相信通过陶瓷行内人士的共同努力,陶瓷红坯必将是未来陶瓷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古时将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的一种高质量的铺地砖称为"金砖",因其质地坚硬,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故名"金砖"。本文主要论述了故宫太和殿"金砖"的传统工艺制备技术,其中包括原料制备、成型、干燥、烧成以及抛光打磨(雕花)工序,并指出了与之相对应的现代制备技术,为以后仿制此类高强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 ,一直是国内外努力研究的课题。我国以粉煤灰为主的工业废渣利用研究已有 30余年历史 ,尤其近十年来 ,随着国家对粘土制坯烧砖的宏观调控加强和对新型建材的政策支持引导 ,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制砖的利用研究取得了较快发展。应该指出 ,以粉煤灰为主料的砖体 (含标砖、地砖、砌块等 )成型是一个涉及多专业的系统工程 ,必须对其工艺技术进行综合配套研究 ,才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砖体。一般来说 ,制作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砖体时 ,须将混料 (如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 )适当配比并经充分搅拌均匀 ,然后再送到粉煤灰制砖…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过去人们所用的普通的装饰瓷砖,是一种典型的无机材料制品。它是由瓷土经混炼、制坯、上釉、焙烧等工序制造而成。近年来,一种以有机材料粘结无机填料的装饰砖,出现在市场上。由于这种装饰砖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御窑是明清时期专为帝王制作陶瓷器物的机构。设计学为御窑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别具一格的视角。在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巨大历史机遇之下,本文从御窑文创产品开发的意义入手,着重从形象思维、辐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方面论述御窑文创中的创意性思维方式,并进一步从多个层面阐释其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景德镇窑工中都昌籍人士占大多数,且对景德镇制瓷业、经济和社会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和历史事件的梳理,结合田野考察,认为:历史上的"军窑"与都昌籍人士介入景德镇窑业有直接的关联;元明"鄱阳湖之战"后,大批明军中的都昌籍军人参与到繁重的御窑烧造中,从以体力为主的原料制备——"白土行"起步;进入清代早中期,逐渐掌握了窑户坯房的技术关键,成长为景德镇窑工匠中的主力军,进而被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8.
<正>"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出了这个精妙的譬喻。无论是陶瓷、紫砂,还是雕塑、砚台,在中国文化里,水和泥之间似乎在器物上存在着某种骨肉相连的共生关系。御窑金砖、陆慕泥盆、苏派砖雕—经袁中平之手,泥的终极形态在不断发生改变。从方寸之间的文人雅玩,再到产业化之后的金砖雕刻,阳澄湖畔的澄泥,既见证了袁中平自省与求新的手艺之道,也浓缩了他从艺近40年的品牌打造心得。  相似文献   

9.
景德镇拥有1700年的制瓷历史,1 000多年的御窑史,靠手工制瓷产业支撑起一座千年瓷都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随着以工业化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迅猛发展,景德镇传统手工艺陶瓷还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风"。本文结合景德镇传统手工艺陶瓷产业发展现状,阐述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如何刮起这股强劲的"现代风"。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14年"走出去"系列外展的文化交流重头戏,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携手湖南省博物馆联合推出"御窑密码——明代皇家瓷器特展",已于2014年11月中旬开始在湖南长沙免费向公众开放。这次特展选送的183件(套)宫廷瓷器首次现身星城,是一场精美的御窑观赏盛宴。这些展品是该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在珠山御窑遗址先后发掘、修复的传世珍品。它们涵盖了元代及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几个  相似文献   

11.
景德镇,这个因瓷而名满天下的江南小城,一千多年来不断上演的传奇,已经成为世界陶瓷工业史的一个符号。景德镇因瓷而名,陶瓷产业支撑着这座城市走过了千年。传统制瓷工艺有过七十二道工序的说法,其中,拉坯、利坯、画坯等任何一道工序,没有数年的功力,均难成气候。两千多年的制瓷文化和技艺的深厚积淀,为景德镇奠定了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景德镇瓷器"白如玉,薄如  相似文献   

12.
钙长石系轻质隔热砖的制备及钙长石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钙长石系轻质隔热砖的泡沫法坯体成型技术和砖样烧成条件以及砖样煅烧过程中钙长石的形成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控制铝酸盐水泥用量23%左右,料浆水固比0.71左右,借助于泡沫法可以制得干坯容重为370~450 kg/m3的轻质隔热砖坯体;添加0.3%ZnO作为烧结助剂,在1350~1380 ℃之间保温2 h可以制得容重低于550 kg/m3的钙长石系轻质隔热砖.XRD分析表明,在煅烧过程中轻质隔热砖配合原料体系于1000~1100 ℃之间钙长石开始形成,1100~1300 ℃之间钙长石的形成量随煅烧温度的提高而增加,1350 ℃时钙长石形成反应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高岭土、鲁山土、叶腊石、石灰和矿渣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钙长石系轻质隔热砖坯体,再经高温煅烧进而制备钙长石系轻质隔热砖.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发泡剂用量、料浆流动性和碱性激发剂的掺量等对化学发泡法浇注工艺和干坯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借助于XRD分析了烧结体的物相组成,借助于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孔结构.结果表明,控制发泡剂用量6%,料浆水固比0.52,减水剂掺量1.5%,碱性激发剂用量0.5%,借助于化学发泡法,可以制得干坯容重350 kg/m3左右的轻质隔热砖坯体,干坯抗压强度可达0.55 MPa.由此制得的坯体在1340℃下保温2h后可以得到容重为500 kg/m3,抗压强度达到1.25 MPa的钙长石系轻质隔热砖.XRD分析表明,烧结体以钙长石相为主晶相,并有少量刚玉相;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烧结体内部显示发达而均匀分布的封闭圆形孔隙,平均孔径约700μm.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微粉砖生坯在正坯干燥(俗称"正面干燥")与翻坯干燥(俗称"反面干燥")时常出现的裂纹缺陷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处理思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立上 《陶瓷》1995,(3):30-31
一、前言 底釉也称化妆土。一次烧成的彩釉砖常使用底釉。在我国,大多数生产彩釉砖的厂家,砖坯中含铁等着色氧化物量较高,这种含铁量较高的坯料,虽然给砖坯提供了良好的烧结性能,但同时也给砖釉面质量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这就需要施以底釉加以消除。底釉介于砖坯与面釉之间,其主要作用有:(1)遮盖坯体固有的红色;(2)阻止坯体表面有害杂质与面釉发生不良反应;(3)有利于坯釉中间层的形成,促进坯釉结合牢固;(4)提高砖釉面的平整度。笔者多年来在对坯釉料配方试验与研究中,同时也对彩釉砖底釉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程昭华 《佛山陶瓷》2010,20(9):51-52
问:我厂一条生产800mm×800mm微粉抛光砖的生产线,年初投产时采用翻坯干燥法干燥,生产基本正常,干燥窑尾出烂砖的情况很少。抛光后因裂纹而降级的缺陷率在3%左右。但随着产能的不断提高,抛光时在刮平机处和抛光机组内出现的烂砖越来越多.同时抛光线停机率大增。抛光产量上不去,储坯严重。通过断砖裂口发现。烧成窑出来的砖存在底部中心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程昭华 《佛山陶瓷》2011,21(11):51-51
问:某厂原生产的是渗花抛光砖,由于市场需要,转为布拉堤系列的微粉砖。自转了微粉砖岳,砖上就有裂纹等问题出现,给企业带来了不少的损失。起初是正面干燥微粉砖,裂砖很多,不得已转为翻坯干燥,但又出现底部裂等问题。此问题一直都没有根除,可能是干燥窑根本做不了微粉砖,或是操作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还请程工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8.
景德镇御窑遗址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景德镇御窑遗址具有世界遗产价值,应该将御窑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加以保护。"1月29日,在御窑遗址专题调研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力挺御窑遗址申遗。景德镇市接下来有可能将为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准备。  相似文献   

19.
<正>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皇帝年号命名的都市,是自元代以来,"御窑"、"官窑"所在地,还有罕见的以非金属矿产地命名的"高岭村"。元代  相似文献   

20.
利用当地原料研制红坯瓷质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玉宝  李传武  张建国  秦海川 《陶瓷》2005,(1):26-28,33
通过正交试验的设计,充分利用当地原料研制出了优质红坯瓷质砖,这对于倡导生产红坯砖,开发利用储量丰富的红坯原料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