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首先声明我不是研究圆明园的专家,只是在今年6月圆明园学会、中国文物学会在清华大学召开的关于重建圆明园的讨论会上,作为东道主单位的成员参加会议时,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一些新闻单位把我不同意重建圆明园的观点刊登和广播出来,使我卷入了这场重建圆明园的争论。我...  相似文献   

2.
《中州建设》2005,(7):5-5
从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到湖心岛事件,—时间关于圆明园的文物、生态问题成为了社会焦点。北京大学6位专家认为,圆明园文物、生态破坏比湖底防渗工程更具危害建立有效制衡机制保护遗产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祝炜平  余建新 《华中建筑》2009,27(3):234-237
该文论述了文化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的丰富内涵,认为保持现状和恢复原状是体现原真性的基本保护原则。不同的文物遗址适用不同的保护方法,而圆明园、宋六陵这样的遗址既要保护原状,又要局部重建,才能达到最佳的保护状态。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以求达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圆明园保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关于如何保护圆明园的纷争一直不断。最近,95岁高龄的圆明园研究专家、建筑界老前辈汪之力先生投稿本刊,提出了对保护圆明园的两种方案——"修复圆明园"和"直面废墟论"的看法。同时汪之力先生联名叶廷芳先生撰文对横店以"圆明新园"名义异地重建圆明园之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达了对学术争鸣的热情。本期刊发这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原则和横店圆明新园项目方的公开发言出发,论证横店项目是一个主题公园项目,而非文物建筑的重建。苏实的文章对梁思成先生关于中国文物建筑不求原物长存总结的理解存在方向性错误,苏文以横店项目为一些‘假古董’正名的立论存在诸多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6.
建筑信息     
焦点新闻1 政府介入“圆明园事件”自2005年3月28日兰州大学张正春教授质疑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将破坏生态开始,圆明园如何整治一事就闹得沸沸扬扬。有关圆明园涉及的园林、生态、文物问题, 成为社会热点。至此,圆明园问题已经引起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海淀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海淀区已开始全面介入圆明园问题的调查,据称,本周内将向社会公布有关情况和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7.
关于文物建筑遗迹保护与重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建筑的保护,“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对于一座仅存遗址或遗迹的历史建筑,一般不主张丢掉历史信息而重建。历史建筑的重建可以区分为文物建筑性质的重建和非文物建筑性的重建。对于前者,不应破坏原有遗迹,并应按照原材料、原技术、原工艺进行重建。在原址重建是保护工程中极特殊的个别措施。基于“文物建筑是历史信息载体”的概念,在重建的文物建筑身上应当体现出历史的可读性和可识别性。有时为了“不破坏原有遗迹”而满足某种重建的需求时,只能采取现代的新技术手段,保存遗迹,将重建的非文物性的新建筑跨于其上。  相似文献   

8.
罗晋 《中州建设》2009,(3):56-56
2008年12月3日,圆明园管理处宣布,计划在圆明园遗址的绮春园内,修建一座大型的体验中心,包含了120度环幕影院、360度环幕影院和4D动感影院。要通过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一个虚拟的圆明园。“我们不能守着废墟过日子。”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博士表示,只要改动之后文物所处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文物的核心价值得到了提升,这种改动就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法规为基础,对历史建筑可能因受损之需而采取修复重建的情况,从技术层面探讨了修复重建应注重充分论证、限定功能、考证研究、控制规模、恢复型制风格和原结构形式等要点,并提出杜绝拆真建假、加强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和重视传统风貌建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圆明园保护中的真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圆明园又成为关注的焦点,各种见解层出不穷。20年来,看不出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些许进步。更有甚者,豪言恢复景观重建部分建筑志在申遗,殊不知《世界文化遗产公约》明文规定:“重建的建筑物不可能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因为它们失去了真实性。”不必说亡羊补牢的“后卫”现实,也不必说行政意志的盲目,单就保护中基本的真实性原则实有再认识的必要。一、圆明园保护状况历经劫难的圆明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艰难的保护,1988年划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00年制定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但长期以来,对圆明园保护的指导思想并不十分明确,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