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规划师》2010,(Z2)
目前,我国尚未对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明确的编制要求和编制方法。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编制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针对其编制特征,借鉴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以景源调查与分析评价、用地适建性分析和规划控制体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为重点进行编制,以满足风景区保护和利用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长春市净月潭风景名胜区的森林植被现状和特征,提出本风景区森林景观生态的规划原则,规划内容和森林生态建设的规划树种。并指出森林生态规划对风景区建设具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是位于武汉市主城区内的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相当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建设不断加速、城市边缘自然环境不断被侵蚀的现实条件下,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中型湖泊,探究东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对同类湖泊的保护具有较强的现实借鉴意义.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概念规划为例,对城中型风景区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与实践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已成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基础性技术工作,是提高风景资源保护利用科学性的有效手段。在梳理生态敏感性评价内涵及对象的基础上,结合山岳型和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案例和应用实践,探索归纳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包括评价目标确立、评价方法和步骤、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等;总结分析了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现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的颁布为标志,我国正式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风景区规划体系,并且首次提出风景区规划应编制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相应制订了风景区用地分类标准.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对该分类标准在城中湖泊型风景区现状用地分类与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建筑行业中BIM的应用情况,结合规划本身的需求和特点,将BIM应用于风景名胜区规划业务内容之中,以风景区规划范围的科学决策为实践的切入点和重点,探讨其应用方法和发展前景.通过初步构建风景名胜区规划数据库,以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地形地貌、地表覆被、人文因子等各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综合、叠加,进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议,为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划定和用地适宜性分区划定提供依据,从科学技术角度支撑风景名胜区规划,提高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风景名胜区的特色流失和风貌趋同现象越发明显,急需探索一套能够增强风景名胜区特色的规划方法。文章通过对城市意象理论的深入研究和风景名胜区规划实践的系统分析,将城市意象理论引入风景名胜区规划,提出了道路等级化与景观化、边界层级化与刚性化、区域空间联动一体化、节点人性化与场域化、标志物特色化与符号化等规划策略,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六峰山—三海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风景名胜区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7,(Z1)
风景名胜区中的村庄是我国风景区特别而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村庄的发展既依托于风景区的发展,又给风景区的资源保护和利用带来了压力。随着风景区的旅游发展,风景区内的村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文章从与风景区的协调关系入手分析这些村庄的发展潜力,从而对其发展定位、用地功能、空间结构、设施布局和游线组织等进行模式总结,并以天台山风景名胜区琼台桐柏景区桐宫秀色区块规划为例,探索了风景区村庄与一般村庄在规划模式上的不同,以期为相关的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菜溪岩风景名胜区为例,试图将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风景区总体规划的风景游赏规划中,通过一定的措施协调风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以实现风景名胜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风景名胜区用地协调规划的基本内涵,探索了当前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定用地分类导则、建构动态规划体系以及健全管理体制三方面,提出了风景区用地协调规划的完善与发展建议,以有效利用风景区土地,切实保护风景资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高邮东湖清水潭风景区作为例证,分析了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在风景区规划中实际应用的方法,为风景区规划合理划定保护范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高强度的旅游区开发,会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的失衡,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为了使旅游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相协调,该文从生态基础设施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生态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以哈尔滨市道里区长岭湖风景区概念规划为例,从核心节点(开敞空间)、链接环节(水网系统链接环节和绿带系统链接环节)、技术措施(雨水处理与净化和湿地植物与物种选择)三方面深入阐述了生态基础设施理论在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以期望为其他地域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山体植被优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进行风景区的山体植被优化,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以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为例,结合介绍植被优化方案制定过程中生态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并展望了生态学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束晨阳  刘冬梅 《中国园林》2006,22(10):54-59
湖泊型风景区是指以天然湖泊或人工水库为主体景观的风景区。湖泊型风景区的保护与利用既有与其他类型风景区相同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研究总结了湖泊型风景区的5种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了在湖泊型风景区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3个特殊性,提出了“湖面水体—湖滨带—沿岸带—近湖带—集水区(流域)”的湖泊型风景区“圈层”式空间结构模式,并结合四川省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实践,对湖泊型风景区的保护与利用进行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5.
赵粲 《中外建筑》2014,(8):84-85
本文针对如今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审批开发热潮,首先阐述了风景名胜区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结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具体情况,主要从原真美、生态多重保护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路线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为新的风景区规划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风景区作为国土生态资源空间和独特的保护地类型,其土地利用规划是中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针对古镇型风景区中自然与人文资源并重、游赏与生活功能交织、风景区与城镇用地兼具等现实问题与矛盾,基于多规合一,提出通过确定景源利用导向进行景源评价"合一"、整合风景区用地分类进行用地属性"合一"和建立多措施协同机制进行区域管理"合一",构建以木渎景区为代表的古镇型风景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为古镇型风景区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张蓝图"。  相似文献   

17.
廖波 《室内设计》2011,(6):10-13
边界划定是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的关键环节,合理划定城镇型风景名胜区边界尤为重要。本文摆脱传统边界划定仅从风景区保护出发的单一视角,提出基于区域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型风景区边界划定新方法,即力场分析法,并重点探讨了风景名胜区与城镇建设区相交区域边界的划定。  相似文献   

18.
生态风景道受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结合生态、生活与生产空间发展需求,提出适应国家发展要求的定量评价方法.在梳理风景道内涵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三生空间视角下的生态风景道功能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思路与方法.应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张家口市崇礼区冬奥生态风景道进行功能适宜性评价,并提出景观规划策略.研究结果作为冬奥...  相似文献   

19.
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设施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景名胜区景区入口管理设施具有典型的风景建筑的特征,代表了景区的形象和特征,是风景区总入口和景区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点,对风景区的整体形象和游客的游览感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以崀山风景名胜区五个景区入口服务设施设计为例,对景区入口管理设施的设计方法、设计中需要考虑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总结,为风景建筑的设计者提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以利于更好地开展风景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风景区入口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景区入口是整个风景区空间序列开始的标志,是联系风景区内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景区的形象。优秀的风景区入口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游客进入景区的兴趣,因此,入口的规划设计在整个景区的设计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从风景区入口的交通组织、设施配置、景观营造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试图立足于整体性、地域性、生态性原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