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晚清七十年间文学的命名,自上个世纪以来几经反复,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前通常称之为"晚清文学",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称之为"近代文学",九十年代以来或称"近代文学"或称"晚清文学",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5年以来,又有以"晚清文学"代替"近代文学"的趋势.这一时段文学命名的变化,既有着复杂的时代政治发生变化的因素,同时又有着文学观念发生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晚清政治小说以全新的时空想象,设计国家未来发展模式,这种想象在时间上着眼未来,空间上着眼世界.中国文学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走向世界.传统农耕社会的理想是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晚清政治小说国家想象超越这种小农的社会乌托邦.政治小说的直接功利性超过了它的艺术性,政治小说本身代表上层知识分子的集体愿望,没有贴近普通民众的想法,因此没有实现新民启蒙的最初目的.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新知识群体的崛起,现代印刷业的进步,报刊语言和文体的成型,都为民族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从"天下"到"万国"和"世界",由历史循环论到历史进化论,晚清报刊的时空转换和时空想象同时也催生了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的形成.在办报办刊理念上,晚清报刊以"通上下内外之情"强国,以培育"国民精神"建立国家认同,以"改良思想"救国,以"正确、适宜"之独立言论报国,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晚清报刊不仅为民族主义的产生提供现实基础和观念前提,更为"想象中国"进行舆论造势,成为民族主义思潮勃兴的引擎和载体.  相似文献   

4.
<礼记·王制>和<周礼>都是记载上古制度的儒家经典.在晚清今文经学运动中,<礼记·王制>的地位突然上升,被视为孔子为后世立法的素王所定之制,而<周礼>的地位相对下降,从而引起很多争论.在晚清今古文论争之前,清代学者已经对<王制>的作者和成书问题进行了许多考辨,为今文学家的"义理"发明奠定了基础.晚清今文学家以<王制>统率今文经学,定其为"素王之制",则受到俞樾的很大启发."<王制>为素王之制"说本身尽管未被接受,而清末民初其他学者对今文学家"<王制>说"的批评,则反映出将六经历史文献化的倾向.晚清今古文之争在相当程度上促成了近代经学的边缘化和史学走向中心.  相似文献   

5.
晚清著名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1857-1909),别号洪都百炼生,他集学者、水利专家、医生、小说家、诗人、慈善家于一身,是晚清奇才.一代历史文化名人,又是亦官亦商颖志改革的洋务派.因八国联军使京城遭殃.他向沙俄侵略军用低价购进"太仓粟",赈济灾民,被清廷诬陷为"汉奸".远戍新疆,猝死戍所,只活了52岁.  相似文献   

6.
在晚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朱次琦作为晚清南海鸿儒,其经学思想表现出强烈的致用性.在学术层面主要表现为尊宋斥汉、崇朱黜王、中实复孔、尊经重史的特点,这些特点均是围绕"经世致用"、"资治明道"这一主线而展开的,在当时的条件下,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但也有值得辨正之处.  相似文献   

7.
晚清中国开始进人一个新的知识转型时期.在这个新知背景下,作为现代文学开端的晚清小说,直接承担了近代科学知识与理念传播的重任,并以小说笔法展开了对世界和主体的双重想象,其中尤以科幻小说为甚.王德威在<想象中国的方法>中谈到晚清科幻小说时曾给予极高的肯定.晚清科幻小说的这种"知识的叙述",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用",即科技的想象和叙述;一是关于主体.徐念慈的<新法螺先生谭>,独立支撑着步人现代的中国人关于现代民族主体的新体验、新想象.这部小说的特点是采用了很多近乎于神魔奇幻式的想象.曾有学者认为对于灵魂和精神力量的夸张,有着与科技文明不太和谐的因素原因.笔者认为其局限与合理性都同晚清思想文化格局有关.  相似文献   

8.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本身是一个出色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非常自负又力求保持个性,既声明不依附他人,又标榜从事"清诗清文"的创作,但他尤其钟爱杜甫的诗作,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推崇杜诗,其中既有传统因素、又有社会、家庭及其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晚清实业教育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实业教育经历了从"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到各地实业学堂的创办、再到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的过程.晚清实业教育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也大大促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对自己的创作有过若干次痛切的自我否定.这些否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政治标准"的自我否定;一类是基于"艺术标准"的自我否定.可以说,他的公开的政治层面上的自我否定是对革命事业的自觉,因为他是一个"战士",而他的私下的艺术层面上的自我否定是艺术良知的复苏,因为他是一个"作家".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的流通和传播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其间所显现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接受问题,更涉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被认为是文学史上的一部二三流小说,但在明末清初却受到众多出版商的青睐.在清中后期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沉寂后,清末民初再次出现刊刻的高潮.这部小说的两次刊刻高潮,都与海防危机中的"郑和记忆"有密切关系,都伴随着"郑和记忆"的重构问题.罗懋登生活在明朝日益走向衰弱、海事危机不断的时代,他有感于国势的衰微,欲借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来激励君臣,把重振国威的期望写入自己的小说.明末清初的书坊书商重视、读书界热衷于<西洋记>,也是在于通过对这部小说的特别关注,表达"民间伤今之弱,于是便感昔之盛",以重建被丢失的"郑和记忆".晚清的海事危机更为严峻,再度催发了整个社会对异域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对现实社会统治者的失望,国人再度在旧书中寻求辉煌的历史,寻找心灵的安慰,<西洋记>便再度出现刊刻高潮.<西洋记>在晚清的多次重刻和流传,也反映出国人海权意识的觉醒,还为20世纪初梁启超为代表的文化人重构"郑和记忆"作了重要的文化铺垫.  相似文献   

12.
严复(1853-1921),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他是近代将西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说和自然科学、哲学的理论知识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翻译有赫胥黎的<天演论>等著作,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译手".他提出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是晚清以来中国翻译及翻译文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命题.它既是严复翻译经验的精炼的总结,也相当程度地揭示和概括了翻译活动的本质规律.在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翻译理论中,没有哪一种学说像"信、达、雅"一样具有如此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著名史学家蔡尚思先生曾概略论及中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在众多的清代诗人中,从"异于前代"的角度出发,独推于今声名黯黯的两个人--清初的李柏和清末的易顺鼎,可见蔡先生去取标准的不同流俗.一个文学家的文学史定位,固不能以他的"异"于前代或者"同"于前代的若干因素来确定,也不能仅以其技术操作的"巧"或"拙"来定高下,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第二自然的"文学史",毕竟是"人造"的历史,文学家声名的显隐、文学地位的高低,不完全取定于他本身的作品.好在易顺鼎去今未远,文献大抵可征,因而下述事实便无法视而不见:易氏在晚清诗坛,尽管毁誉不一,却声名藉藉,文评家与选家不曾冷落他.  相似文献   

14.
罗泽南是教育家,又是理学家,还是军事家.作为晚清湘军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被誉为"湘军之母",与曾国藩并称为"曾罗",人称"一代儒将",<清史稿>有传. 一、家学渊源 作为儒林中人,罗泽南著有诗文集八卷,郭嵩焘为其辑成<罗忠节公遗集>,并亲自作序.诗文集八卷中,诗集有二卷.卷一为"里中草",是罗泽南家居授徒期间所作,共100首.卷二为"军中草",是其出山带兵期间所作,共94首.  相似文献   

15.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苏轼词中代表作,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谪.来黄州前,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豁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商业行会作为晚清重要的商人组织,在排解华洋商事纠纷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当时商业行会一方面积极预防和调处华洋商事纠纷,并在华洋商事诉讼中极力维护行内华商权益;另一方面为谋求纠纷之妥善解决,亦频频倡导对洋商的"停交"抵制活动.这种以不合作形式存在的联合抵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成为商业行会主导的华洋商事纠纷另类解决模式.综观商业行会参与解决华洋商事纠纷的实践活动,可以发现其实际上是中国固有的商事习惯法在晚清中西经济交往过程中的承袭和延伸.  相似文献   

17.
列宁与普列汉诺夫之问在政治实践与哲学思想方面存在紧密的关联.在政治实践维度上,普列汉诺夫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列宁与他既有合作也有分歧;在哲学思想维度上,普列汉诺夫的哲学思想具有稳定性,列宁对他有依附更有超越.从这两个维度能够透视他们思想与实践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文本中并没有专门著作对"权力"进行论述,但对政治权力运作却有精彩详尽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他对1848年至1851年底法国政治的直接观感之中.对于马克思经验文本中的"政治权力"概念,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展开:政治权力的行动者、政治权力的行动空间、政治权力运作的政治后果、政治权力与制度化以及政治权力会不会作自我否定性运动.  相似文献   

19.
晚清社会内外交困、危机重重.学习引进西学是清廷应对危机唯一有效的手段.西学的引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张之洞从不知到漠视,从片面肯定到大力兴办洋务.再到力主体制全面变革,其一生的行走轨迹与晚清社会危机渐深、西学渐入的节拍相应和,是晚清社会的典型映像.  相似文献   

20.
近代学者用"法难"一词概括中国史上重要排佛事件.唐代初年,在佛教与政治出现紧张关系的背景之下,道宣(596-667)多次提出"法难"观.武德时期,有全国范围的限制寺院行动,道宣师徒居住的日严寺也被合并,他产生政治上的压抑感;高宗时期,随着道宣成为长安僧团领袖,历次排佛事件成为道宣争取朝臣同情以及整顿僧团秩序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