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氯碱厂共有四套装置,它们是20万吨/年烧碱装置、20万吨/车氯乙烯装置、20万吨/年聚氯乙烯装置、3.2万吨/年环氧氯丙烷一甘油装置。烧碱装置共引进十一项国外专利技术,其中有美国钻石公司MDC—55型电解槽、柴伦巴蒸发和液碱精制技术;有日本东芝株式会社的大型可控硅整流和钯触媒脱氧精制氢气技术;还有瑞士帕托拉姆公司的粒碱技术。烧碱装置的承包商为日本国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氯工程公司。  相似文献   

2.
<正> 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由瑞士帕特拉姆斯公司引进的一套粒碱装置、已于1989年3月底建成投产,生产出合格的精制粒碱。这套粒碱装置,年生产能力6万吨,日产粒碱达200吨。产品质量为精制隔膜碱,达到纤维级用碱标准,纯度达98.5~99%,产品颗粒0.5~2.7mm,这是我国投产的第一套粒碱装置,投产之后将大大缓解我国固碱不足的局面,为那些液碱运输不便的地区和烧碱用户,带来了福音。现就齐鲁粒碱装置的工艺技术概况作  相似文献   

3.
<正> 锦西化工总厂4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已投料试车成功。经考核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合同规定的性能保证指标。这套装置的有关技术及部分设备引自日本旭硝子株式会社,其中制碱的关键设备——单极式电解槽是由北京化工机械厂根据日方提供的技术自行制  相似文献   

4.
简讯     
<正> 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粒碱装置投产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氯碱厂年产6万吨粒碱的生产装置开车成功,3月31日生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该装置是根据薄膜蒸发原理,采用降膜法浓缩然后在造粒塔造粒生产粒度为0.5~2.7mm的颗粒烧碱。这种碱既有利于包装运输又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填补了我国粒碱生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正> 一、概述一九七八年,我公司卅万吨乙烯工程从日本引进一套20万吨/年氯乙烯生产装置,承包公司为日本国东洋工程株式会社(TEC),专利公司为日本三井东压株式会社。该装置设备总数34.2台件,其中国外供货304台件,国内配套38台件。使用的仪表为日本山武霍尼威尔公司的 N 系列仪表。本装置包括生产单元和辅助设施生产单元:直接氯化单元(DC 单元)氧氯化单元(OC 单元)  相似文献   

6.
正国内烧碱市场稳中整理,片碱行情表现稳定,液碱行情小幅松动。临近春节,下游需求不断萎缩,商家多离场休假,市场交投氛围较淡,观望情绪占据主流。目前整体货源供应稳定,安徽华星化工氯碱装置停车检修,下游对烧碱缺乏支撑,预计短期烧碱行情趋弱整理。湖南地区烧碱市场表现稳定。该地氯碱企业32%离子膜碱主流出厂价报750元/吨,50%离子膜碱主流出厂价报1200元/吨。省内氯碱装置生产正常,  相似文献   

7.
<正> 氯碱厂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下属的大型企业,是国家“七五”重点特大型项目——齐鲁三十万吨乙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厂由20万吨/年烧碱、20万吨/年氯乙烯、20万吨/年聚氯乙烯、3万吨/年环氧氯丙烷和1.5万吨/年甘油四套生产装置及电气、仪表、水汽、中心化验室、机修、防腐等辅助车间组成。生产区域占地面积44.5公顷,总投资11亿元,年总产值近12亿元,内部利税近3亿元。四套生产装置全部从日本引进。烧碱装置共引进十一项国外专利技术。其中,有  相似文献   

8.
<正> 齐鲁石化公司30万吨/年乙烯工程的氯碱厂引进了一套3.2万吨/年环氧氯丙烷-1.5万吨/年合成甘油的生产装置。它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生产能力最大的环氧氯丙烷-合成甘油生产装置,具有七十年代的技术水平。于1978年12月14月与日本日挥株式会社签定合同,1981年设备全部到货,1986年4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1988年4月建成投产。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 一、现状我省氯碱工业从1947年青岛化工厂建成投产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目前,氯碱工业已具相当的基础和规模,在国内占有重要的地位。1989年烧碱产量达23.46万吨,占全国产量的7.28%(尚不含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的13.56万吨),产值达49662万元,利税达10868万元。1990年全省烧碱总生产能力为53万吨(包括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的能力),共有18个企业。其中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为引进技术,年产20万吨烧碱。青岛化工厂是全国22个重点氯碱企业之一,年产6万吨。山东农药厂年产4万吨。其余12个企业在1~3.5万吨/年。3个厂不足1万吨/  相似文献   

10.
<正> 氯碱厂电化分厂蒸发车间碱精制装置是1978年引进的年产80000吨精制碱的成套化工设备。该装置采用美国 PPG 公司的液氨萃取工艺,脱除隔膜烧碱中的 NaCl 和 NaClO_3,使精制碱中 NaCl 含量控制在500ppm 以下,  相似文献   

11.
<正> 一、齐鲁大地的一颗氯碱明珠齐鲁石比公司氯碱四套装置,是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的配套项目,已安全平稳地运行5周年了。它包括年产20万吨烧碱,20万吨氯乙烯,20万吨聚氯乙烯,3.2万吨环氧氯丙烷和1.5万吨甘油装置,以及相配套的公用工程等设施。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氯碱装置在国内氯碱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是我国大型的烧碱、聚氯乙烯和环氧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引进加氢精制装置的基本情况齐鲁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炼油厂于1978年12月与日本千代田化工建设公司签订了引进80万吨/年低压加氢精制和20万吨/年催化脱蜡装置的合同。专利商为美国联合油公司,承包商为日本千代田公司。装置主要操作数据如下:①原料油性质原料油为胜利催化柴油比重最大0.899馏程(ASTM) 180~346℃  相似文献   

13.
<正> 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于1978年从日本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引进一套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PVC)树脂生产装置。它是我国目前生产能力最大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装置。该引进装置共有808台工艺设备,其中国外供货782台,国内分交26台;另外还有许  相似文献   

14.
丁苯橡胶合成助剂国产化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前言我国目前有3套丁苯橡胶生产装置,总生产能力为20万吨/年。这3套装置分别是:齐鲁石化公司1978年从日本瑞翁公司引进的8万吨/年丁苯装置;吉化有机合成厂1978年从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引进的8万吨/年丁苯装置;兰化合成橡胶厂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后又经改造的4万吨/年丁苯橡胶生产装置。3套装置均采用低温乳液聚合工艺。3家生产厂长期以来为实现助剂国产化做出了积设的努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动态     
Dow化学(Europe S.A)公司和浙江化工厂鉴订了一项合同,以各占50%的股份在浙江省宁波市联合投资5000万美元给浙江太平洋化学公司。建设的装置年产20万吨氧化丙烯和0.5万吨丙二醇。Dow化学(加拿大)公司将提供其中的1500万美元工艺技术和其他服务。该厂的产品将用于国内生产泡沫塑料、树脂和弹性体,这些产品自1973年以来一直由Dow化学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概况齐鲁石化公司橡胶厂八万吨/年丁苯橡胶(SBR)装置,是齐鲁三十万吨乙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装置是由日本瑞翁公司引进的。装置的技术为日本七十年代中期水平,合同价格为2800万美元,国内投资为一亿两千万元。该装置于1984年4月破土动工兴建,于1986年底基本建成,经过半年时间的吹扫、试压、调试、单机试车、联动试运等生产准备工作,于1987年7月安全化工投料,  相似文献   

17.
<正> 本厂引进的8万吨/年丁苯橡胶装置是齐鲁30万吨/年乙烯工程中重点项目之一,设计年产SBR-1500 3万吨,SBR-1502 2万吨,SBR-1712 3万吨。1984年4月开工建设,1987年7月投产,一次开车成功,经72小时考核,产量、消耗、质量指标均达到合同保证值。1987年生产橡胶8100吨,1988年生产38000吨,其中出口胶1万多吨。开车1年多来,装置运行平稳,工艺技术可靠,产品质量优良。一、装置特点该装置是引进日本ZEON公司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高转化率,转化率为70±2%。 2.设备大型化,单台聚合釜容积为45立方米。 3.γ密度计在线测定转化率。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世界烧碱生产趋势目前全世界烧碱生产总产量约4000万吨/年。最近几年,美国、加拿大先后虽然关闭一些技术较落后、能耗较高的氯碱装置,但世界各地又新建、改建、扩建部分烧碱装置。  相似文献   

19.
兰化公司合成橡胶厂年产1.5万吨SAN装置采用的集散系统为μXL(MicroExcel),它是日本横河电机株式会社1988年11月推出的最新中小规模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在CENTUM,YEWPACK技术的基础上,将过程自动化(PA)技术和工厂自动化(FA)技术相结合设计出来的最新的中小规模集散系统。本文拟对μXL系统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月二十三日,国家计委批准齐鲁石化公司三十万吨乙烯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国家“六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要求第一期工程于1986年建成,第二期工程1986年始建,1988年建成。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共有生产装置十六套。其中30万吨乙烯装置、14万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装置、20万吨氯乙烯装置、20万吨聚氯乙烯装置、7万吨丁辛醇装置、3万吨环氧氯丙烷—甘油装置、20万吨烧碱装置、10万吨甲醇装置、8.4万吨芳烃装置和8万吨丁苯橡胶装置已于1978年先后从国外引进。这十套生产装置具有工艺先进、技术可靠、自动化水平高等特点。30万吨乙烯装置和20万吨聚氯乙烯装置都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三十万吨乙烯工程的后六套装置是250万吨常减压及渣油加工装置、6万吨苯乙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