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该综述基于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LC)处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地评述了用于LC处理的回灌法、物理处理法(浸没燃烧蒸发法和机械式蒸汽再压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焚烧、高级氧化和超临界水氧化法)、物化处理法(絮凝沉淀、吸附、膜分离和固化稳定化处理)等单一工艺和无膜/有膜等组合工艺的处理对象、适用条件、去除效能和运行成本及技术发展阶段等;结合各种工艺的技术或经济可行性,并考虑工程运行稳定性和实  相似文献   

2.
预处理+生化法+膜处理"的组合工艺是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虽然能够快速稳定地削减渗滤液中各类污染物,但产生的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富集了更高浓度的难降解有机物、盐分和其他无机物,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是渗滤液浓缩液处理的难题。以深圳某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三维电氧化、紫外芬顿(UV/Fenton)以及三维电氧化-UV/Fenton-电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理效果。在实验操作条件下,电氧化2 h,UV-Fenton处理1.5 h,电催化氧化2 h,COD、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6%、98.8%和93.5%,出水基本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直接排放限值要求,每吨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理成本为93.2元。  相似文献   

3.
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应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归纳为生物处理法、物化处理法、土地处理法和减量处理法四大类;其中生物处理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稳定塘法、生物转盘法、厌氧固定膜生物反应器法等,物化处理法有絮凝沉淀、化学氧化、湿式氧化、气提、蒸发、中和沉淀、活性炭吸附、膜分离、光催化氧化和电化学法等,减量处理法包括减少进入填埋场的各种水分的方法、蒸发法、蒸馏法、回灌法等;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渗滤液产生量过大,渗滤液中氨氮浓度过高,可生化性差,对水体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等。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应用对策,如:当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好时用生物处理法,当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差时用物化处理法,对渗滤液的水质、水量都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大资金投入等,这些对我国城市垃圾渗滤液的有效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和处理方法的难点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在综合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选择了渗滤液较为理想的处理方式,即预处理+生物处理+后处理组合模式。介绍了微电解、氧化沟、砂滤三种工艺的特点,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新的组合方式——微电解+氧化沟+砂滤的组合处理工艺,并分析了该组合工艺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南昌水专学报》2019,(1):114-118
简述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与特点,介绍了吸附法、絮凝法、膜分离技术法、高级氧化法及其组合等多种物化法处理渗滤液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不足,并对今后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应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归纳为生物处理法、物化处理法、土地处理法和减量处理法四大粪;其中生物处理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稳定塘法、生物转盘法、厌氧固定膜生物反应器法等,物化处理法有絮凝沉淀、化学氧化、湿式氧化、气提、蒸发、中和沉淀、活性炭吸附、膜分离、光催化氧化和电化学法等,减量处理法包括减少进入填埋场的各种水分的方法、蒸发法、蒸馏法、回灌法等;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渗滤液产生量过大,渗滤液中氨氮浓度过高,可生化性差,对水体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等。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应用对策,如:当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好时用生物处理法,当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差时用物化处理法,对渗滤液的水质、水量都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大资金投入等,这些对我国城市垃圾渗滤液的有效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溶解性有机物(DOM)组成对工艺处理效率的影响,以不同来源的两种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为对象,分别采用混凝、UV芬顿和电芬顿工艺进行处理,比较和分析不同工艺处理后两种渗滤液膜浓缩液的DOM去除差异。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混凝、UV芬顿、电芬顿工艺降解1#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经“膜生物反应(MBR)+纳滤(NF)”处理)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率分别达42%、66%、62%,降解2#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经“缺氧/好氧(A/O)+反渗透(RO)”处理)的DOC去除率分别达20%、60%、52%。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EEMPARAFAC)和液相色谱-有机碳测定仪(LC-OCD)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渗滤液浓缩液的DOC去除差异与DOM组成差异有关。LC-OCD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相比2#渗滤液膜浓缩液(52%),1#渗滤液膜浓缩液含有更多的混凝工艺和两种类芬顿工艺均优先去除的大分子有机物(73%),因此,1#渗滤液膜浓缩液具有更高的DOC去除率。此外,在两种类芬顿工艺处理过程中,大分子类物质逐渐转化为小分子类物质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或许进一步矿化。对于含较多大分子有机物...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某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与天津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为例,详细说明了以“生化处理+膜分离”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和以“MVR蒸发”为主的渗滤液近零排放处理工艺的设计要点和主要参数,为渗滤液近零排放处理工程工艺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相比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沉降速度快、耐毒性强、处理效率高等优势.总结现有的研究发现,AGS对垃圾渗滤液的研究应用主要包括3个方向:(1)利用垃圾渗滤液培养AGS;(2)AGS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3)垃圾渗滤液对AGS的稳定性影响.虽然现有研究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缺乏长期稳定运行的数据支撑;二是欠缺连续流下AGS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研究;三是缺乏实际应用检验.因此,后续研究应考虑低曝气量下AGS培养研究和低耗能高效反应器的开发;基于现有连续流反应器探究适用于AGS的连续流反应器;考虑将AGS和MAP化学沉淀、高级氧化、膜处理等其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去除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中的污染物,文中通过混凝实验选择了混凝剂,寻找出了最优混凝剂的最佳运行pH值和投加量;同时通过Fenton试验确定了FeSO4·7H2SO4和H2O2的投加量,最终形成了混凝与Fenton氧化联合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文中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浓缩液中的COD和色度,最佳混凝剂为FeCl3,当初始pH为4,FeCl3的量为400 mg·L-1,FeSO4·7H2SO4量为250 mg·L-1,H2O2量为1 mL·L-1时,可以得到最优的去除效果,两种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76.75%和85.18%。结论可为相近水质的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难降解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综述了国内外处理难降解染料废水的现状和进展,尤其是在物理法、化学法、生化法以及物理化学法中的新技术,其中包括膜、超声波、等离子体法、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深度化学氧化法(AOP)、光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法以及传统生物法和混凝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新的方法材料工艺的应用及国内外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减少垃圾渗滤液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采用不同混凝-电催化氧化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利用单因素法分别探究了不同混凝方法、电极类型、电极间距、电流密度等影响因素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采用Ti/Ru-Ir电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Ca(OH)2+PAM+FeCl3混凝预处理.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极间距为20 mm且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COD、氨氮去除率较高.混凝-电催化氧化工艺可以有效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相似文献   

13.
Fenton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小试采用UASB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后ρ_(COD)为2350~2600 mg/L、ρ_(NH_4~+)-N约为1300 mg/L,存在可生化性差、C/N低等问题。在进一步生化处理前还需要物化处理.试验采用Fenton试剂氧化然后用化学试剂进行混凝处理,考察不同投加条件下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氧化法与化学沉淀法联合使用对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浊度、COD和NH_4~+-N有明显的效果.当c_(Fe)~(2+)=0.03 mol/L,c_(H_2O_2)= 0.09mol/L,ρ_(PAC)=800mg/L,ρ_(KP1207B)=10mg/L时,总体去除效果较好,三者去除率分别为62%、54%、35%.  相似文献   

14.
羟基自由基(·OH)是活跃性、进攻性最强的活性氧分子,具有非常高的反应速率常数、电负性和极强的氧化电极电位,利用·OH作为氧化剂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OH的产生方法及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芬顿法、电芬顿法、紫外光催化氧化剂法、超声氧化法及其他复合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最后综述了以上方法在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垃圾渗滤液处理、重金属络合物处理以及光学材料超精密加工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及应用局限.  相似文献   

15.
催化氧化法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催化氧化法可加强传统化学法处理含有机物废水效果,目前已成为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光催化氧化法,均相氧化法,多相氧化法(包括电催化氧化法)以及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有机废水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扼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制备成本相对较低,有机膜在膜法饮用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但物理、化学和热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因而研究材料性能优势更为显著的无机陶瓷膜尤为必要.本文介绍了陶瓷膜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了陶瓷膜的过滤机制和膜污染机理,综述了陶瓷膜技术、预处理与陶瓷膜组合工艺以及陶瓷膜表面改性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进而展望了陶瓷膜饮用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指出陶瓷膜因其显著的材料优势而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优化陶瓷膜制备技术、深化膜污染和膜前预处理机制研究以及以陶瓷膜为核心的组合工艺调控是陶瓷膜饮用水处理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紫外吸光度与渗滤液COD浓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上海老港填埋场1991年填埋单元渗滤液和各处理工艺出水渗滤液为对象,研究了各自的COD浓度值和对应的紫外吸光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样COD浓度值越低,COD值与对应吸光度之间的相关性越好。不同处理单元的渗滤液由于有机物组成差别较大,对应的特征吸收范围也各不相同。渗滤液中胶体物质对COD值有贡献,微滤和超滤系统使得渗滤液中胶体物质被截留,COD值减小,测定得到对应的吸光度值也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