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码》2004,(11):30-43
现在人们谈论手机的工艺设计,已经不单单停留在直板与折叠之间的争论上.滑盖手机的异军突起.使用户在购买时有了更具个性化的选择.而它更取代了折叠手机.成为了不少高端用户.尊贵一族的不二之选。最为重要的是,随着同类型产品的增多.滑盖手机已经不再是手机市场的稀客.它已经成为继直板以及滑盖手机以外.第三类工艺设计。本期就为大家带来目前市场上已存在的以及部分准备上市的滑盖手机的介绍.让大家对它们有更细致、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赵欣 《数字通信》2008,(6):85-86
你喜欢直板手机?你喜欢翻盖手机?俗话说,众口难调,特别是手机上,直板设计和翻盖设计看起来几乎是两种根本没法兼容的设计思路。不过有句广告词说得好,一切皆有可能。波导V600便基本上做到了同时在一款手机上,直板手机和翻盖手机的特点兼而有之的奇妙设计,加之V600整体金黄色的外壳,颇有点黄金双枪的味道。  相似文献   

3.
《数字通信》2004,(24):56-57
阿尔卡特手机总是给人一种浪漫.简单的风格,也许与法国人天性喜欢享受有关。其设计的产品始终没能跳出直板手机的圈子。而且功能配置也很一般,但是凭惜着老练的直板手机外观设计以及产品本身的超高性价比让众多玩家为之道迷。在刚刚领略了OT557的非对称美后,阿尔卡特又给我们送来OT557的姐妹花产品——OT556,誓将“直板情迷”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4.
Swindle 《数字通信》2004,(23):66-67
手机的黑白与彩屏之分不应只局限在屏幕的色彩上。从手机功能转变的角度看,彩屏赋予手机的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它的意义应该涵盖所有因彩屏而带来的新功能;而黑白屏幂,则象征着从前黑白时代里的手机所再有的易用.耐用等特质.简单来说就是打电话和发短信。那么有没有一台手机既能避开彩屏手机过于繁复的功能.又具备较高的声色水准呢?我想有的.松下最新的低端直板手机A200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5.
杨怡 《数字通信》2006,(7):60-61
11毫米的盒子有多厚?和7个摞起来的一角硬币一样厚,和2本叠放的“数字通信”杂志一样厚,和TCL V9手机一样厚。 号称超簿直板手机的TCL V9并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它果然只有11.2mm厚。薄薄的机身,方方正正的外形,表面的金属和背面钢琴烤漆处理:精致的外形很容易在第一时间俘获消费者的心.更难想象的是,在1 cm多一点的厚度中,V9不仅五脏俱全.而且不少功能做得可圈可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新潮电子》2004,(9):108-110
只有创新才能求生存。飞利浦在成功推出了530以及535彩屏直板机型之后.又将目光转移到了笔触式彩屏直板手机的开发与研制上,而融入了“拍、标、送”新理念的飞利浦755手机的诞生.预示着飞利浦直板手机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康佳A66手机     
《新潮电子》2004,(11):63-63
康佳公司在8月底发布百万像素手机T100后.又连续推出C926、C936、S600、A66等几款彩屏手机.进一步完善了其手机产品的布局,从而也对下半年的国产手机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其中,A66是一款直板型手机.由于康佳公司在近两年里推出的手机多为折叠机型,因此A66也就相对更加引人注目。其相对较大的屏幕与较长的待机时间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直板型手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数字通信》2004,(18):14-14
简单的说,C651就如摩托罗拉V501之于V500,属于换壳不换芯之作。 C系列一向都是摩托罗拉低端直板手机的主力机型,今年大打机海战术的摩托罗拉公司再次延续了V系列上的模式,对C650手机的外观进行了重新设计,发布了所谓C650的升级版本C651,并主要为欧洲的T-mobile和维珍电讯等在北美提供网络服务的运营商推出。  相似文献   

9.
张亮 《数字通信》2005,(21):36-38
目前,MP3+拍照手机仍以直板系列为主导,不管是索尼爱立信W800,还是摩托罗拉E680i、E398等都是如此。通常来说,由于设计上的原因,直板手机的结构更为简洁、内置扬声器的体积和位置分布也可以更合理。夏新在原有翻盖手机的基础上,推出功能性,娱乐性和扩展性更强劲的M650、对MP3+拍照手机进行中高端的占位。从其表现来看,M650已有足够实力领先国内厂商,也有机会挑战国外厂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三星SGH-J400     
《数字通信》2008,(3):33-33
假如你对滑盖手机缺少感觉.又不喜欢直板手机的简洁,那么三星这款J系列翻盖手机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虽说该机在功能规格上不够豪华,但三星J400独特的机身线条轮廓和专注细节的外壳处理技术所带来的科技金属感.  相似文献   

11.
漏漏 《数字通信》2004,(23):70-71
眼看2004手机市场的收官之战即将来临.聪明的手机生产商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卖点的。屏幕已经实现4096色至26万色的进步,摄像头也已完成10万像素到200万像素甚至300万像素,500万像素的超越.那么在这年末又该找寻一个什么卖点来画上这2004年的句号呢?摩托罗拉V3的出现让我们看出一点苗头——超薄概念.似乎正在成为今年最后的流行风。海尔公司算是此次国内厂商中反应轻快的一个,最新超薄直板拍照手机V200的推出,告诉了我们2004年末正是超薄流行时。  相似文献   

12.
《数码》2006,(7):106-107
NOKIA 6131是在今年初的3GSM展会上发布的.同时发布的还有6070和6136两款手机。没有任何悬念.这款机器于年中上市了。虽然NOKIA一直以做直板型手机见长,但是为迎合市场需求,最近几年也开始陆续少量推出折叠型手机。也许你会问:一直设计和生产直板型手机的NOKIA在折叠手机设计方面是否有足够的经验呢?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从去年开始,NOKIA的高端手机产品线中就开始出现折叠型手机,如N90/92/93、N71等,其中N93是目前NOKIA配置最强的手机之一,那么这款定位于中端用户的NOKIA 6131表现如何呢?  相似文献   

13.
《家庭电子》2007,(8):30-30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扮演着简单的通讯工具的角色.其强大的多媒体娱乐功能和百变丰富的造型,让手机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标点。诺基亚最新发布的7500Prism 就是这样一部强调外形设计的机型.以钻石切割般的几何图案,拼贴成机背与键盘的线条,成为一款很特别的直板手机。特别的是7500Prism 不让玩家换壳.而是“换边”:卸下机壳,手机的彩色边框可以让玩家随时更换。  相似文献   

14.
开心 《数字通信》2004,(5):50-51
科技的脚步永不信息,放眼四望,如今带旋转照相功能的翻盖手机倒是不少,但在直板手机中拥有旋转拍照功能的手机却不多见,三星推出的直板照相手机X608突破了先前固定摄像头的直板手机做法,采用了180度旋转的VGA摄像头,让人惊羡不已。  相似文献   

15.
《数字通信》2004,(5):43-45
评测人员在我刊200年第三期的《彩信情人节——六款直板彩信手机横向评测》中提到,由于没有国产直板彩信手机的参与.那次的横向评测少了些许的全面性.令人遗憾。时隔不久,迪比特就针锋相对地推出了6588C,同样的直板造型、同样的内量摄像头、同样的彩屏彩信.6588C比之上次横向评测的几款国外大厂的产品.又拥有怎样的优势和缺点呢?  相似文献   

16.
《数字通信》2006,(19):23-23
尽管在手机领域已是无可匹敌的超薄王者,但三星Ultra Edition系列最新三款3G手机“由内到外”.都可谓是三星家族中“锐铂”系列的延伸。其中.拥有8.4mm超薄机身的SGH-Z370虽然未能超越SGH-X828的世界最薄直板手机的记录,但在3G手机领域却无人比肩。  相似文献   

17.
《数字通信》2007,(17):21-21
为畅销手机增添新色彩不仅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还能够很好的提升产品的人气和刺激销售。因此.半年之内全球销量超过500万部的超薄直板手机6300成为了诺基亚推出新版本的最好理由。这次新鲜出炉的诺基亚6300红色和白色版本.主要的变化就是将过去的黑色部分替换为白色或红色.搭配不锈钢外壳,让手机在气质上看起来或更简洁素雅或是激情似火.  相似文献   

18.
《家庭电子》2007,(10):46-47
以V3为代表的RAZR系列机型除了配置的逐渐升级以外在外观上的改变并不多,随后的直板SLVRL7、滑盖RIZRZ3以及镜面KRZRK1也都带有浓重的V3的印记——对于需要时刻紧随潮流、甚至创造潮流的手机产品而言,确实到了设计思维大换血的时候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Miracle 《数字通信》2003,(21):25-25
为了一洗上半年的颓势,摩托罗拉在推出一系列富有“攻击性”的时髦V系列翻盖手机后,定位低端直板的C系列也新品频出,这里我们介绍其中的两款。  相似文献   

20.
薄无止境     
《家庭电子》2007,(5):31-31
三星Ultra5.9 ultra Edition系列超薄手机是三星去年主推的顶级手机,该系列不仅具备令人惊叹的超薄机身而且兼顾了手机的多媒体功能表现,不过三星似乎并不满足.继续在手机的厚度上做文章,最新直板手机“Ultra 5.9”以刷新世界纪录的5.9mm机身,超越了X828,成为了2007年新科薄机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