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006年3月28日~4月1日,“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成功举行,它的意义不仅仅是通过对梁思成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十多年对中国古建筑测绘成就作一回顾,更是为了纪念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3月29日,在四川李庄镇举行的活动启动仪式上,各界领导及专家的发言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提倡近代建筑艺术使留学生陆续回国,到20世纪20年代末朱启钤勘立“中国营造学社”都影响并启迪着梁思成《1901—1972》,为他投身中国建筑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围绕2006年纪念梁思成105周年诞辰(4月20日)及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10日)国内陆续开展的几项活动,研讨并思考建筑界该如伺从梁思成精神中获得对现代建筑创作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学术领军人物,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教育,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同时还有留洋的经历,具有西方科学素养。两种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在学术研究方法上表现为中西合璧。尤其在国学根底方面,后继者恐怕很难与他们比肩,这显然与那一代学者的家庭教育基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上半年一系列与记忆中国营造学社和纪念梁思成的活动确已在业内外产生影响.《新周刊》及央视科教频道等10余家公众媒体都对活动做了报道,设计大师熊明认为”这些活动很有创意.但要在继承传统时.不忘记建筑创新。”熊明大师的话很重要.不仅仅是“忆旧”或“寻根”,而是要找到适合建筑事业卓越发展的文化旗帜。正如崔恺大师所倡导的“中国的建筑需要文化的大旗”。 相似文献
5.
6.
梁思成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他是著名学者梁启超的长子,1901年4月出生在日本东京,1912年11岁随父亲回到北京,1915年入清华学堂,1924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和研究院,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建筑和研究建筑历史。1928年回国到东北大学创办建筑系。1931年到北京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古代建筑。1946年到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担任系主任直到1972年,1972年1月去世。他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梁思成教授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学家,他不但对中国古建筑的整理研究有着不朽的贡献,更揭开了中国民族形式的课题,为中国的近代建筑史写下了第一页。就笔者所知,至今尚未有人为梁先生写传,记述他不平凡的一生。因此利用余暇时间,收集各方资料,访问和梁先生有关的建筑学人,初步完成了梁思成的年谱大纲。本文是依年谱大纲加以润饰而成的梁思成小史。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国营造学社终结60周年;2006年4月20日,建筑大家梁思成先生诞展105周年。
历史的记忆不应湮灭于尘土之中,也许“2006年,最重要的建筑经典记忆”会让您反思,如何追忆建筑大师和保护他们曾经驻足或工作过的地方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60年代是梁思成建筑史研究的一个特殊时期,在此期间,由于种种特殊的社会、政治原因,使其在学术研究领域投入时间、精力相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大大减少。但若仔细考察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梁思成仍然对中国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其宏观、系统而又颇具前瞻性的学术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得以进一步延续和发展。本文拟从"中国近代建筑研究"这一侧面切入,结合大量的学术访谈,试图将梁思成对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从而进一步对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研究的特征、动因及意义进行初步总结,以填补以往研究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追溯建筑学家梁思成建筑创作观出发,探讨20世纪50年代国家提出的"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从而提出基于中国建筑文化根基的现代建筑创作的理念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一)——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对新时期的建筑文化危机作了阐述,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于建筑市场中地域文化的失落以及大建设高潮中对传统文化的“大破坏”。文章在阐明“城市黄金时代”与城市振兴的机遇时特别指出:中国的城市黄金时代已经到来。文章认为,当前我们应开拓性地,创造性地研究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文章最后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的编繁出版有所评价--应视为近十年来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一大进展,它必将对中国建筑研究以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2.
13.
20世纪50-60年代是梁思成建筑史研究的一个特殊时期,在此期间,由于种种特殊的社会、政治原因,他在学术研究领域投入时间、精力相对与30-40年代大大减少。但仔细考察这段历史可以发现,他在此时期的探索仍对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等研究领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其宏观、系统而又颇具前瞻性的学术思想在这一时期也进一步地延续和发展。该文拟从梁思成的“中国近代建筑研究”这一侧面切入,对梁思成的研究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从而对其近代建筑研究的特征、动因及意义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梁思成“建筑可译论”之前的中国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针对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提出了”建筑可译论”。他相信将西式建筑中的构图要素替换为相应的中式要素,就可以将建筑转变为中式风格。本文探寻19世纪以来,在梁思成理论表述之前中国就已经存在的”西译中”建筑实践。作者认为,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一个曾经同时被中国和西方建筑史视为边缘的领域及其对于两个学科所具有的同等重要性。它在对一种看似混杂的建筑现象进行解释的同时也将厘清若干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线索。此外,它还试图引发人们对于“建筑可译性”在实践过程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这些问题包括:对应词汇的选择及其与社会文化和专业的语境的关系,翻译所导致的语义转变,以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差别所导致的“非互换性”。更进一步它还将质疑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主义史学中的”折衷主义”概念。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20日是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诞辰105周年.2006年也是他继承并做出贡献的朱启钤先生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60周年.为纪念这些历史,更为了配合2006年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10日),由《建筑创作》杂志社首先策划,并得到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的活动已由2006年3月28日-4月1日圆满结束。3月29日在四川李庄镇举行的活动启动仪式上。各界领导及专家的发言中都提到这次学术考察活动的非凡意义。在于用先辈学者的治学方法和严谨精神去品读、评价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历史发展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正值中国营造学社成立8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纪念大会。在这个大会上,令我想起了与中国营造学社 相似文献
17.
梳理自营造学社初创至抗战结束期间中国营造学社成员,特别是梁思成等所发表论文及专著中体现的主要学术方向,探究其在中国古代建筑史史学建构及唐宋(辽金)与明清两个古代营造体系之建筑、结构与装饰等方面的体系研究与术语阐释所做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对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史史学建构与中国古代建筑体系诠释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重要学术贡献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8.
前言“文革”后 1977年我到国家文物局时 ,国家经济困难 ,百废待举 ,不可能有很多财力、物力用于维修、保护古建筑。另一方面有些古建筑维修后闲置无用 ,如北京法海寺修缮后“铁将军”把门 ,无人照料 ;八里庄塔用围墙封起来 ;云居寺被日寇炸毁已成废墟 ,珍贵的石经“坚壁”在仓库中 ,无人问津……而“破四旧”的后遗症远未肃清 ,如普陀山就有人认为是“四旧” ,反对恢复。社会舆论和认识对传统古建筑也有不同的评价 ,北京北二环路规划即认为德胜门箭楼“碍事”拟予以拆除……而对文物古建的保护政策 ,其时也仅仅是 :“保持不塌不漏 ,坏了的… 相似文献
19.
20.
近代的中国建筑,一如梁思成在60年前就已经指出的,遭遇了“在‘改善’的旗帜之下”牺牲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危机。现代的中国建筑,虽不无明显好转的一面,却也有严重恶化的一面,总之,尚未从危机中解脱。时至今日,外来的西方建筑文化已成为头角峥嵘的强势文化,故有的中国建筑文化已沦为风烛摇曳的弱势文化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