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白兰花的香气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白兰花的香气成分,共分离114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的75个成分,占其香气成分的97.265。  相似文献   

2.
3.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纺织品中全氟辛烷磺酸的方法.在纺织品样品加入甲醇高速离心,提取液中加入N-丙基乙二胺(PSA),震荡离心后,取上层清液与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在60℃下衍生化反应60min后直接进样分析,在GC/MS离子选择模式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10~250μg/L范围内,PFOS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 7.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0.7%~106%,检出限是9.42μg/L.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聚氨酯海绵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方法进行聚氨酯海绵中挥发性物质提取,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进行定性分析,为改进聚氨酯海绵加工工艺提供依据.对萃取样品温度、萃取纤维头吸附时间及脱附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共检测出苯酚、N-甲基苯胺、异辛酸、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4-氰基苯甲酸乙酯5种挥发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固相微萃取联用气相色谱测定有机磷农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羟基硅油复合涂层的固相微萃取探头(PMPVS/OH-TSO)联用气相色谱测定了有机磷农药。同时对固相微萃取的最佳奈件进行了优化,该探头较商用探头有更高的萃取能力。方法的检测限分别为2.1μg/L(敌敌畏)、1.5μg/L(甲基对硫磷),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7.4%,线性范围均为2个数量级。对某灌溉水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进行了测定,但以上的OPPs均没有检测到,其回收率分别为83.6%和93.4%。  相似文献   

6.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g-raphy mass spectrome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清香木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了76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2.14%。其中酯类22种,占峰面积的65.72%;烯烃类21种,占峰面积23.59%;烷烃类12种,占峰面积1.81%;醛类5种,占峰面积的0.49%;醇类5种,占峰面积的0.53%;其他物质占峰面积7.86%,主要为酮类和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在饮用水气味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法分析饮用水中的发霉气味,探讨100u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纤维的采样条件和气-质联用仪的分析条件,结果表明:样品浓度、吸附和脱附时间、搅拌和加盐等因素均会影响分析结果,利用上述条件进行分析,得到较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香菇挥发性香味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Carboxen/PDMS纤维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了香菇的挥发性香味成分,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所鉴定出的化合物数量和总质量分数的影响,确定了固相微萃取的优化条件为:萃取时间45 min,萃取温度60℃,此时共检出43种挥发性成分,对香菇风味有贡献的化合物:含氧杂环化合物7种,含硫化合物9种,醛类5种,醇类6种,酮类3种,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二甲基二硫醚(4.36%)、二甲基三硫醚(13.36%)、1,2,4-三硫杂环戊烷(3.70%)、1-辛烯-3-醇(1.11%).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鲜奶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固相萃取柱为Strata-X-C,液相色谱柱Thermo BDS HYPERSIL C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辛烷磺酸钠—柠檬酸缓冲溶液(10:90,V:V),检测波长为238 nm。三聚氰胺峰的保留时间为8.25 min。三聚氰胺在1.0-5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在添加量为30,60,90 mg/kg时,三聚氰胺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0.40%-91.10%,RSD为1.14%-1.88%。方法检出限为0.1 mg/kg。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汉麻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考察3种不同萃取纤维(DVB/CAR/PDMS,CAR/PDMS,PDMS/DVB)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萃取纤维为CAR/PDMS.从汉麻叶中检出59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油总组分的93.18%,其中醛类3种(0.71%)、醇类1种(0.06%)、烃类37种(57.23%)、杂环化合物类3种(0.19%)、萜烯类12种(34.49%)、其他3种(0.50%).在鉴定出的成分中含量较多的是[1R-(1R*,4Z,9S*)]-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4-十一烯(18.81%)、(1α,3α,5α)-1,5-二甲基-3-甲基-2-亚甲基环己烷(18.18%)、α-石竹烯(11.52%)、异柠檬烯(6.78%)等.  相似文献   

11.
红烧肉风味形成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烧肉的风味物质是在烹调过程中通过氨基酸、硫胺素、脂类的热分解、糖和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等形成的复杂混合体。这些风味物质的产生受原料、火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良好的红烧肉风味是在烹调过程中对诸多因素适当控制,使其中多种组分在数量上微妙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对万三蹄产品的配料比和焖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得出加工万三蹄的最佳配方为:带皮猪肘1250g、清汤750g、酱油150g、精盐8g、白砂糖25g、黄酒25g;优化的工艺参数为:小火焖制12h.其所得产品软烂适度、皮色红亮、香气浓郁、味道醇厚,品质良好,从而为制定该产品技术标准与规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黄酒中风味物质的研究及评价方法,就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与香气强度定量关系的研究现状做了论述。从风味物质的嗅觉阈值出发,进一步阐述了黄酒中的醇、酯、酸、醛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香气强度与分子连接性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对今后黄酒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冷冻熟制马铃薯烩面的品质,在马铃薯烩面冻制前对其进行了低温水洗和适度干燥处理。研究发现:对于马铃薯烩面内聚性、复煮损失和感官评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水洗温度,水洗温度低,马铃薯烩面品质好;干燥温度对烩面内聚性和感官评价具有显著性影响,干燥时间对烩面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具有显著性影响,随着干燥时间延长,T'g显著提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烩面冻前预处理最佳条件为:水洗温度4℃、干燥温度50℃、干燥时间9 min。该条件下制作的冷冻熟制马铃薯烩面内聚性为0.825±0.010,复煮损失为(6.39±0.37)%,感官评分为93.75±2.19,T'g为(-16.45±0.92)℃。对马铃薯烩面进行冻前预处理可以改善其部分品质,并显著提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5.
对3种常用针织物进行芳香整理,对芳香微胶囊整理织物和纯香精整理织物在自然放置条件下的留香效果和水洗留香效果进行了测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芳香微胶囊整理过的织物其自然放置留香时间是用纯香精整理过织物的6倍以上,其水洗留香时间也延长了3倍。另外,纤维材料的表面形态、纱线的细度与结构、织物的组织结构与密度对芳香微胶囊的吸附能力以及织物的留香效果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酒鬼酒香型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色谱分析技术,通过对大量酒样的分析研究,得到了酒鬼酒的典型图谱,初步确定了酒鬼酒的主要香味成分含量及其量比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桂花浸膏进行全成分分析以及评价主要香气成分对其香气特征的贡献,通过提取溶剂的优化,建立了用于桂花浸膏成分分析的二氯甲烷提取/GC-MS分析方法。借助双保留指数对桂花浸膏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5个桂花浸膏样品共检测出121种化学成分,有26种成分在桂花浸膏分析研究的文献中未见报道。借助顶空固相微萃取筛选出14种桂花浸膏香气成分,通过香气活性值评价了香气成分对桂花浸膏香气特征的贡献,结果表明:芳樟醇、γ-癸内酯、α-紫罗兰酮、二氢-β-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苯乙醇对桂花浸膏的总体香气特征贡献较大,是桂花浸膏的重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划痕试验法研究了直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镀膜工艺在高速钢、碳钢上沉积的 TiN 膜的剥落方式,测量了膜层被划干净时的临界载荷,并和 PVD、CVD 工艺在高速钢、硬质合金钢上镀的 TiN 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PCVD 法较 PVD 法镀的 TiN 膜的粘着力强,达到了 CVD 法镀的 TiN膜的粘着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YCAHOBИЧ的酸碱理论作进一步探讨,认为:电子是一种碱,不仅给出电子对的是碱,给出电子的也是碱;同样的,得到电子的是酸(不仅得到共用电子对的是酸)。从电子的赋存状态和其得失或共用来看物质的酸碱属性,具有普遍意义。氧化还原反应与络合反应可以看作广义酸碱反应之一种。本文还用此观点讨论了一些单质和化合物的酸碱性质。  相似文献   

20.
以苦荞为原料替代黄油酥中全部面粉,苦荞黄油酥与蛋水面配比试验,证明采用包裹技术进行苦荞叉烧酥工艺方法可行,成品品质能够被大众接受。苦荞叉烧酥L9(34)正交试验感官评价及极差分析表明,苦荞叉烧酥最优因素水平为:黄油酥300g,蛋水面350g,焙烤温度220℃,焙烤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