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昊 《城市住宅》2016,(11):35-37
正为积极应对水资源短缺和城市雨洪管理问题,我国政府大力提倡海绵城市建设,住宅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如何在满足绿地景观的同时融入海绵城市建设元素,让小区绿地景观更生态,更具可持续性。本文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出发,结合住宅小区景观的特性以及下凹式绿地、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海绵城市开发应用技术,探索住宅区景观绿地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
李翔宁 《时代建筑》2006,(4):228-229
Architectural Design(英) 2006年3月/4月形态生成设计的技术和工艺本期特邀编辑 Michael Hensel,Achim Menges Michael Weinstock 本期简介 Michael Hensel 走向自组织和多重表现能力的建筑学本期是AD2004年第3期形态生成设计策略的延伸和发展,那一期也是特邀Michael Hensel、Achim Menges和Michael Weinstock主编的,阐明了涉及建筑学科的出现和自组织的概念。本期则在建筑设计的生物学范式下讨论它的理论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景观建筑学是在一定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工程应用型专业学科经过了在国内外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本文探讨的是对我国景观建筑学的思考,主要论述了场所精神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跨学科知识的借鉴可创造性地丰富建筑学学科的内容,因此如何进行跨学科借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在研究建筑学跨学科借鉴的代表人物彼得·库克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笔者参加的一次设计竞赛方案为例,说明跨学科借鉴需具有通识的学习观念、以建筑学为核心逐渐外延的工作方法以及创造时代建筑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不同地域文化出发,探讨了景观建筑学。文章认为,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景观建筑学要注重各个地区自身的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从而设计出让公众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景观建筑。  相似文献   

6.
彭为清 《城市建筑》2014,(27):171-171
本文从不同地域文化出发,探讨了景观建筑学。文章认为,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景观建筑学要注重各个地区自身的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从而设计出让公众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景观建筑。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从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探索建筑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继而在设计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8.
从"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至今,海绵城市建设从规划到实施已经全面展开。《郑州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中提出了:"建设应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的指导思想。论文针对滨河绿地景观项目类型,对海绵城市的景观设计手法和技术解决方案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设计与研究,并希望能借此超越单纯的技术与功能目的,探索出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多样化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对于景观建筑学的实践和研究来说意义重大。在古尔本基安基金会举办了葡萄牙从1940年~1970年的景观设计的综合性展览。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仅在于其展览的场所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同时也因为展览本身造成了空前的效应。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景观建筑学已经和建筑学一样得到了公众的认可,或是引起了评论家的兴趣。我们可以这样说,对于葡萄牙的景观建筑师而言,景观永远是一个文化的问题,虽然它又总将文化转化成现实。如果人们要为支持直至今日的实践活动定义出一种意识形态的话,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是两个相互敌对概念的融合——自然和…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设计》2013,(9):53-55
这是一种怎样的行当,这种介入性的工作,这种在通常在所谓景观之上展开的工作,这些组成了一个整体的自然要素、建筑学、各种网络等等?我们喜爱这种形式的聚合,这种景观的复杂交错——它暗示着一种植根于接纳的真实关系,一种对情形、对语境、对任意事情的理解领会。如果我们认同,我们或将邂逅的场所,它们的面貌都不是命中前定,如果我们认同万物皆非一成不变,那么,就总会存在介入的可能。命定论只有在生命不存时,在没有进化也没有场所的变迁时,它才成立。但到了那种境地,就会有一种觉悟、一种吁求、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