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利工程项目比一般的工程项目更关注项目的社会效益,因此,更有必要搞好项目的三大目标控制,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控制的措施有组织措施、合同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控制的方法包括主动控制、事后控制和动态控制等。  相似文献   

2.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又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医院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才能保证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其经济业务的顺利开展。论文将对医院的主要财务活动诸如预算控制、收入控制、支出控制、货币资金控制、药品及库存物资的控制进行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是运用全面性原则的一种目标控制方法。全面性控制原则,是指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加的控制。在公路建设工程整个建设周期内分阶段实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综合考虑公路建发项目的质量、工期、成本和效益目标,对公路建设工程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消耗进行控制:公路建设工程各参与主体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部存各自可控范围内,科学合理地控制公路建设工程成本,尽可能实现公路建设工程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简要论述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好这些工作的具体看法和措施。施工管理主要有成本、进度、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承、互相制约的。成本投入的多少能够制约进度和质量控制的效果,同时进度和质量控制的好坏也能制约成本的投入,从而体现效益的增加。现在就施工管理中的成本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秦笑 《中国科技博览》2011,(33):124-124
简要论述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好这些工作的具体看法和措施。施工管理主要有成本、进度、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承、互相制约的。成本投入的多少能够制约进度和质量控制的效果,同时进度和质量控制的好坏也能制约成本的投入,从而体现效益的增加。现在就施工管理中的成本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张路 《中国科技博览》2013,(15):169-169
随着我国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日益增高,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对于工程建设的各个参与方来说都显得特别重要。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要贯穿整个施工周期,对于建设中各个环节都实施科学的造价控制。工程造价控制包括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建设工程竣工决算阶段造价控制五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从管理及工程全过程各阶段对造价控制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施工质量控制的五个方面:人、机、料、法、环。人员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前提,机具控制、材料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基础;施工方法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施工环境控制是质量控制的护航舰。为保证防水工程质量必须采用热熔法施工。热熔法施工可分为以下几个施工步骤:卷材铺贴设计、卷材裁剪、卷材起始端铺贴、卷材大面积铺贴、屋面细部节点卷材收头处理等。对屋面细部节点收头处理的控制,是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它包括水落口封口处理、管道包裹和女儿墙、砖烟道、水箱间等墙体的根部处理。‘  相似文献   

9.
道桥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核心,质量控制是一个长期过程,质量控制好坏,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本文从施工过程的材料的选取、设备、施工工艺、环境、人,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施工过程的质量的控制,并用实例进行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经济角度来看,针对建设项目决策阶段控制、招标和签约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及其竣工结算的造价控制及后评价阶段对造价控制,并分析了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国内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经验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项目管理中成熟的造价控制经验,提出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建议,即解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的控制。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张琴  侯和平 《包装工程》2012,33(1):86-87,104
根据胶印机出墨量数字控制要求及其工艺原理,设计了数控墨斗机械结构部分,并对胶印机墨斗进行了三维实体造型的设计,验证了墨斗设计的合理性。以单片机ATMEL-AT89S52作为控制元件,以步进电动机作为执行控制对象,设计了总体控制电路方案,制作出了系统的硬件控制系统,并根据调墨原理对控制系统编制了控制软件。  相似文献   

12.
王婉婷  王庆  孙代东 《包装工程》2022,43(5):265-270
目的 通过建立一套印前控制与网点补偿的规范操作流程来减少单张纸胶印机在印刷时容易产生周向墨色不匀的现象。方法 首先设计可测试印刷机周向墨色均匀性的测试文件,然后测量样张的周向密度,并绘制密度分布曲线,利用密度分布进行数据拟合来确定网点补偿量的大小;最后在分色制版阶段利用补偿公式对网点进行补偿。结果 通过该方法得到网点周向的最大密度值和最小密度值之间的误差约为0.45,有效地控制了周向墨色的不匀性问题。结论 实验证明了采用文件预处理的网点补偿方法进行墨色补偿方案能有效控制印刷过程中油墨的转移,且补偿后的测试文件可用来记录设备的周向墨色不匀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电子墨水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电子墨水是一种新型的柔性显示材料,是由具有化学相容性的多相材料组成的。本文在介绍电子墨水显示原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组成部分,即电泳颗粒、分散介质、染料、电荷控制剂和稳定剂的作用及材料的选择,论述了电子墨水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评述了电子墨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胶印油墨预置过程中预打墨次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预涂布墨量和输墨系统的结构、印版图文覆盖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利用滚筒旋转周期来控制预涂布墨量的方法,并给出了预打墨次数和版面覆盖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于定量地控制油墨预涂布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研究丝网印刷参数对过墨量的影响,建立关于油墨动压和印刷参数之间的理论模型以及油墨动压与过墨量之间的有限元模型。方法 以流体力学理论研究丝网印刷参数与油墨动压的关系,通过有限元方法构建油墨动压与过墨量的关系曲线,最终设计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仿真与实验的网孔过墨率与楔形动压曲线表明,网孔过墨率与楔形动压呈正相关,并且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在10%以内。结论 丝网印刷仿真结果基本与印刷实验结果吻合,印刷参数与过墨量之间关系能较好地估计印刷参数对过墨量的影响,为实现过墨量的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官燕燕  吴成英  郑新 《包装工程》2013,34(7):110-113
针对传统手工调墨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效率低且搅拌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手持便携式的胶印油墨自动搅拌器。 搅拌器由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运动系统构成,制造成本低,携带方便,可以配置于印刷机台的各个班组,作为日常工具使用。 此搅拌器的应用实现了油墨搅拌的自动化,能够提高油墨的搅拌效率,且操作简单,降低了胶印的技术门槛,提高了胶印的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17.
输出墨量的正确控制是影响印刷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分析油墨转移过程中,输出墨量、回流墨量和消耗墨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输出墨量并不等于承印物消耗的墨量,墨键开度的设置不应该正比例于版面覆盖率分布,橡皮布的油墨传递率的变化需要等量地增减输出墨量来适应.  相似文献   

18.
导电油墨厚度对RFID标签天线辐射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曹丽娜  钱军浩 《包装工程》2012,33(5):122-125
为提高RFID电子标签天线的辐射效率,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标签天线辐射效率的一系列因素,以偶极子和叠缝隙2种天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导电油墨厚度对RFID标签天线的辐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决定天线的辐射效率的是印刷标签天线所用的总油墨量,而不是整个天线结构中不同区域内油墨的分布情况。为实际RFID电子标签生产中导电油墨的控制和改进,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赵闪闪  尤飞  江智 《包装工程》2019,40(23):236-244
目的为了提高水性油墨的喷墨印刷质量,通过控制喷印工艺参数以获得良好的墨滴形态。方法分析喷印工艺控制的关键参数以及墨滴形态的表征参数,通过单因素工艺参数对墨滴形态影响的实验,分析电压、点火频率和脉冲宽度对墨滴形态各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并运用AHP法构建墨滴形态的质量分析模型;通过多因素工艺参数组合对墨滴形态影响的正交实验,分析各工艺参数与墨滴形态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并结合质量评价模型综合评判喷印工艺参数对墨滴形态的影响。结果喷印工艺参数电压、点火频率和脉冲宽度共同影响墨滴形态的质量,脉冲宽度对其影响最大,点火频率次之,电压的影响程度最小,其权重分别为0.462,0.272,0.266。结论水性油墨喷印工艺中,通过合理地控制喷印工艺的关键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墨滴形态质量,从而获得良好的印刷品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十八胺改性的酞菁绿G为显示颗粒,Span80为电荷控制剂,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油溶黄为背景色,制备了分散稳定的电泳液。以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了电子墨水微胶囊。实验表明,改性的酞菁绿G在四氯乙烯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E=10V/μm,实现了电泳液电泳显示,且黄绿双色互变清晰、明显,实现了相互遮盖;在平行电极显示中,当加E=0.5V/μm时,酞菁绿G颗粒在电子墨水微胶囊中实现了快速移动,表现了良好的电场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