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网络攻击的多样性与低成本性以及攻击工具的齐全使得网络攻击日益泛滥.对于防御者来说,遭受一次攻击的损失是巨大的,防御和攻击的不对等使得防御方往往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入侵检测技术通过模型学习勾勒网络入侵行为轮廓或正常行为轮廓,从而实现对入侵行为的识别与检测,实现对零日攻击的检测能力.本文是对基于系统调用数据上的入侵检...  相似文献   

2.
网络入侵防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安全防御体系,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以及对网络攻击缺乏主动响应,随着网络入侵事件的不断增加和黑客攻击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合威胁不断发展,单一的防护措施已经力不从心,企业需要对网络进行多层、深层的防护才能有效,这就需要引入一种全新的技术——入侵防御系统(IPS)。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的入侵防御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etwork-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存在着策略维护困难、防止攻击能力差、攻击响应不及时等局限性。网络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采用串联工作方式,能有效地防御网络攻击,抑制网络蠕虫病毒的传播,最终对关键网段的保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莉  孙华 《现代计算机》2010,(7):101-104
目前,网络攻击和入侵行为日趋复杂,单一的防御技术已经无法有效地保护网络。介绍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的概念.设计一种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联动的模型。使系统既能检测入侵行为,又能实时阻断攻击,从而达到提升系统整体防御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网络攻击事件频繁发生,如何维护互联网安全成为世界互联网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在常见的网络攻击中,DDoS攻击则是最难以防范的攻击方式之一。目前市场上以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防御流量攻击的主流产品,但此类抵御方法仍然存有缺陷。介绍了一种新型网络防御系统,通过在防御系统中创新性地整合物理空间层和虚拟平台层,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流量统计、安全态势感知、异常流量识别和入侵检测系统重配系统等功能模块来保障网络安全,较好地弥补了主流产品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肖堃 《计算机仿真》2020,37(3):292-296
为了解决传统网络攻击入侵方案在进行网络恶意攻击并行入侵时,存在攻击入侵成功率低、恶意攻击节点失效率高、网络攻击入侵耗时长的问题,提出针对网络恶意攻击并行入侵实验。分析网络恶意攻击中的重要攻击手段—虫洞攻击和并行入侵的网络结构;在抗原信号的基础上,利用树突状细胞算法构建异度方程,确定特征阈值,以确定的特征阈值作为选择入侵路径概率的基础,完成对网络恶意攻击并行入侵的估计。最后通过仿真设计,证明了所提方案相比传统方案的攻击入侵成功率高、恶意攻击节点失效率低、网络攻击入侵耗时短,说明了所提方案的攻击入侵效果更佳,可为今后的网络防御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 Internet 高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虽然传统的安全防御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洲技术等)在 某种程度上对防止系统和网络的非法入侵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安全技术自身存在先天的缺点,以及对日新月异的网络 攻击手法缺乏主动响应。在广大计算机学者的研究和不断探索下。入侵防护来统作为一个新型、动态的安全防护系统诞生了。本 文对 IPS 这种动态安全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网络入侵、网络攻击对信息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大,该文从典型的网络入侵和攻击方法入手,阐述了防范网络入侵与攻击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某大型企业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某企业网络的安全防护等级,有效抵御网络黑客和攻击,基于企业当前的网络现状,分析企业的安全需求,设计部署企业的安全防御系统。新的设计方案能有效过滤简单网络攻击,识别复杂网络攻击,全面防护企业网。  相似文献   

10.
传统模式的校园网络安全依靠单一的网络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构建的二层防护体系来实现。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提高,二层防护体系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校园网。本文在比较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各自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入侵检测与防火墙结合起来互动运行的校园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解决方案,在不必大幅增加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和网络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入侵防御系统在应急平台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国家应急平台项目的深入建设和网络环境的日趋复杂,以及入侵手段日益多样化,传统的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的缺陷凸显.提出了一种基于入侵防御系统的应急平台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分析了这种新的安全防护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优势及在应急网络平台中的发展前景.测试运行表明,部署该安全解决方案后阻断了大量外部攻击,给整个网络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成为计算机网络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网络攻击日益频繁,传统的安全防护产品存在漏洞, 入侵检测作为信息安全的重要防护手段弥补了防火墙的不足,提供了有效的网络入侵检测措施,保护网络安全。然而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方法实现了对网络攻击的智能检测,提高了入侵检测的效率,降低了漏报率和误报率。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机器学习的部分算法,然后对机器学习算法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各个算法在入侵检测应用中的优势和缺点,最后总结了机器学习的应用前景,为获得性能良好的网络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诱捕型入侵防护的主动式网络安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网络安全体系如防火墙、VPN、反病毒软件以及入侵检测系统(IDS),都是基于静态、被动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不可能对网络中的攻击和威胁做出事先主动防护。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诱捕型主动防护技术的网络安全模型,该模型通过架设诱捕器,在让攻击远离正常网络和主机情况下,实施入侵诱骗来捕获攻击者的数据,从而预知攻击者及其攻击手段,事先设计好主动防御措施,使网络安全由被动防御转换为前瞻性的主动防护。在给出诱捕型入侵防护网络安全模型的数学描述及框架结构基础上提出了该模型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攻击方法的复杂,安全需求与日俱增。分析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联动的模式,从网络安全整体性和动态性的需求考虑,实现了对突发网络攻击的主动防御。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信息化》2014,(2):70-70
日前,山石网科正式发布其依托于HillstoneIPS产品的网络入侵防御系统解决方案。方案针对日趋复杂的应用层安全威胁和多种网络攻击,包括提供2—7层的入侵防御,准确监测网络异常流量,针对蠕虫木马、间谍软件、僵尸网络以及缓冲区溢出和SQL注入/XSS攻击等各类攻击进行实时检测和防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网络安全来说,单纯的防火墙技术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和弱点,包括无法解决安全后门问题,不能阻止网络内部攻击等问题。在众多的网络安全威胁中,DDoS攻击以其实施容易,破坏力度大,检测困难等特点而成为网络攻击检测与防御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针对网络流量相关性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层出不穷,文章在分析DDoS攻击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对DDoS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等传统的安全防御技术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攻击手法缺乏主动响应,普遍具有自适应差、误报率高等问题。该文通过对人工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入侵防御体系模型。该模型把入侵检测系统改进为入侵防御系统,具有分布性、自组织性和轻负荷的特性,能较好地解决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闭环控制的入侵诱骗系统的探讨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日趋复杂,被动的防御措施已经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要。入侵诱骗作为一种主动的网络安全防御手段,能对入侵者进行实时监测,了解其动机、技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防御和学习。文章首先引入了入侵诱骗的定义及入侵诱骗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由IDS、防火墙和入侵诱骗系统组成互动的安全防护模型,最后对诱骗的技术及其实现作了介绍,提出了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等传统的安全防御技术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攻击手法缺乏主动响应,普遍具有自适应差、误报率高等问题。该文通过对人工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入侵防御体系模型。该模型把入侵检测系统改进为入侵防御系统,具有分布性、自组织性和轻负荷的特性,能较好地解决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已知攻击类型的防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网络攻击行为的不断发生,促使网络安全系统的诞生。该文提出的一个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能够对常见的具有攻击特征的入侵行为进行防御,同时在设计模型时,注意了标准化的设计,因此系统具有很高的升级性、可扩充性和适应性。最后,给出的端口扫描、嗅探器和IP欺骗防御代理设计,说明了如何进行标准化的代理设计满足模型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