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杨桂丽 《有色冶炼》2002,31(6):70-71
本文论述了我国铝土矿的资源特点,指出了中低品位铝土矿进行选矿处理的必要性,以及选精矿的不同溶出工艺、选精矿在不同溶出技术条件下预热过程的结疤规律,提出了用选精矿实施产业化生产氧化铝所应采取的溶出工艺。  相似文献   

2.
铝土矿浮选精矿过滤中滤饼含水率高、制约过滤机产能。采用石灰乳助滤选精矿、CO2净化助滤滤液的高效减水技术,提高了过滤机产能,实现了高效槽无底流配料,减少了溶出系统冲淡,从而达到强化溶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拜耳工艺从高硫铝矿脱硫精矿中溶出铝。结果表明,拜耳工艺溶出过程中,以黄铁矿形式存在于脱硫精矿中的硫会随黄铁矿的溶解进入溶液;在溶解温度265℃、溶解时间60 min、循环母液Na_2O_k质量浓度235 g/L、分子比1.45、石灰用量为矿石质量7.5%条件下,铝土矿脱硫精矿中的氧化铝的相对溶出率为97.5%,硫溶出率为19.5%。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铝股份贵州分公司承担的中铝集团重大科技专项《猫场高硫铝土矿焙烧脱硫试验研究》已完成铝土矿干法制粉技术及装置开发、焙烧脱硫工艺研究、焙烧精矿加工性能提升技术研究等全部研究内容,实现原矿焙烧脱硫率、精矿硫含量,以及焙烧精矿溶出沉降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硫铝土矿难处理的问题,本文对原矿和轻烧铝精矿进行了溶出实验.研究了不同矿石粒度、不同苛性碱浓度、不同溶出温度对磨制后两种矿石溶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轻烧铝精矿经过磨制后其溶出赤泥A/S和N/S都明显降低,溶出温度及母液苛性碱浓度对磨制后的轻烧铝精矿的溶出性能影响不大.适宜的轻烧铝精矿磨制粒度为全部通过150μm筛,适宜的溶出温度为260~265℃,适宜的母液苛性碱质量浓度为235~245 g/L.  相似文献   

6.
浮选精矿用拜尔法进行溶出是处理我国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发展趋势 ,是发展我国氧化铝工业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浮选精矿不同石灰添加量拜尔法溶出赤泥进行详细的XRD法扫描分析 ,从相变的角度考察了不同石灰添加量对溶出赤泥物相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浮选精矿拜尔法赤泥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晨霞 《有色冶炼》2002,31(6):34-36,44
浮选精矿用拜尔法进行溶出是处理我国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发展趋势,是发展我国氧化铝工业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浮选精矿不同石灰添加量拜尔法溶出赤泥进行详细的XRD法扫描分析,从相变的角度考察了不同石灰添加量对溶出赤泥物相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铝土矿的溶出是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最重要工序之一,不同类型铝土矿需采用不同的溶出工艺。随着国内优质铝土矿储量日益降低,国外进口铝土矿的使用占比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铝土矿平均化学成分及铝土矿管道化矿浆固相铝硅比、苛性碱浓度、溶出分子比、溶出赤泥铝硅比、溶出效率及氧化铝单耗的对比分析可知,进口铝土矿的管道化矿浆固相铝硅比、溶出赤泥的铝硅比、实际溶出率及单耗方面高于国产铝土矿;而在管道化溶出矿浆苛性碱浓度与溶出矿浆分子比方面低于国产铝土矿。  相似文献   

9.
氧化铝生产中工业循环碱液选精矿溶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兵 《湿法冶金》2007,26(2):99-104
氧化铝生产中,针对选矿拜耳法选精矿溶出赤泥的A/S,特别是N/S居高不下的现状,用工业循环碱液在3L无机盐熔盐加热高压釜中对影响选精矿溶出效果的诸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选精矿拜耳法溶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出温度260℃,溶出时间60min,配料[[C/S]]=2.0,配料αK=1.50,进料苛性碱Na2OK质量浓度200~210g/L。在此条件下,选精矿的溶出赤泥A/S降为1.55,赤泥中水化石榴石SiO2饱和系数降为1.0,赤泥的N/S存0.15以下。  相似文献   

10.
从资源状况看中国氧化铝生产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但以中低品位矿为主,用混联法或烧结法处理中低品位铝土矿,有很好的技术指标,但与拜耳法生产相比经济效益差,从资源角度出发,中国氧化铝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选矿拜耳法,“双流法”溶出技术是顺利实现选精矿拜耳法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根据溶出不同类型铝土矿的溶出赤泥矿物相组成不同,阐明了氧化铝理论溶出率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含义,并评述了不同类型铝土矿的氧化铝理论溶出率的相应表达式。阐明了氧化铝的理论溶出率不仅决定于铝土矿的类型,而且还决定于溶出条件。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铝土矿处理和硅溶出抑制工艺要求,研究采用溶出原液中添加一定量二氧化硅和溶出后降温脱硅的方法对中低品位铝土矿溶出脱硅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三种方式均可以有效降低溶出液中的二氧化硅浓度和二氧化硅溶出率;通过对比溶出脱硅方法,采用降温制度调整对处理中低品位铝土矿是较适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溶出不同类型铝土矿的溶出赤泥矿物相组成不同,阐明了氧化铝理论溶出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含义,并评述了不同类型铝土矿的氧化铝理论溶出率的相应表达式。阐明了氧化铝的理论溶出率不仅决定于铝土矿的类型,而且还决定于溶出条件。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质铝土矿资源匮乏,每年需要向国外大量进口铝土矿资源。随着国内氧化铝厂技改的进程逐渐推进,更多企业参与到了进口铝土矿市场中。针对几内亚某地三水铝石型铝土矿的矿物特性,采用拜耳法溶出工艺对其进行了溶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铝土矿在溶出温度为145℃、溶出时间60 min、石灰加入量1%、循环母液苛性碱浓度200 g/L的溶出条件下获得最佳溶出效果,氧化铝的相对溶出率达到87.61%。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印尼铝土矿自身矿石特性,研究印尼铝土矿溶出工艺条件.通过改变溶出温度、采取不同溶出停留时间、以及不同料浆固含,考察对溶出性能、硅量指数、碱耗等指标影响情况.结合实际生产工艺调整,得到最佳溶出实验条件:温度(130~135)℃,时间45 min,矿浆固含(210~230)g/L.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铝业公司(Alcan) 经试验研究,提出了铝土矿的逆流两段溶出工艺,可提高氧化铝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本文叙述了两段溶出工艺的操作条件和该工艺处理不同来源铝土矿的可能性。同时指出了在尔后的分解沉淀工序中,如何控制如硅和其它氧化物杂质的含量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世界上拜尔法强化溶出工艺的技术分析和对河南封登铝土矿的半工业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宜于河南登封铝土矿特点的改良管道预热—停留罐溶出新工艺,它既具有管道预热—停留罐溶出工艺的优点,即保证有良好的溶出效果和较低的能耗,又可避免在管道预热面产生结疤、使强化溶出工艺能长周期运转。  相似文献   

18.
从某高硫铝土矿中浮选分离硫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翔宇 《湿法冶金》2012,(4):243-247
山西某高硫铝土矿中硫质量分数达2.95%,采用浮选分离工艺得到铝土矿精矿和硫铁矿精矿。铝土矿精矿中,硫质量分数降至0.34%,Al2O3回收率为96.16%,满足后续氧化铝生产工艺要求;硫铁矿精矿中硫质量分数为45.83%,达到优等-Ⅱ级硫精矿质量标准。该工艺有效解决了高硫铝土矿硫、铝资源的综合回收问题。  相似文献   

19.
山西铝土矿活化焙烧溶出及后加增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山西铝土矿活化焙烧后,铝土矿性质的变化以及活化矿的溶出和后加增浓试验,指出了铝土矿经焙烧后,活性增强,在225℃溶出时,就能达到很好的结果,并按照拜耳法生产溶出末期或自蒸发工艺条件,在160~180℃下,后加增浓溶出活化矿时,其中氧化硅快速溶出,氧化铝由于温度低,时间短,溶出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铝土矿高硅高铝,溶出困难的特点,着重研究碱法即拜耳法高温溶出铝土矿制备铝酸钠溶液的工艺过程。分别选用某铝厂母液和碱溶液浸出铝土矿,改变苛性碱浓度、温度、时间、液固比和矿石粒度,分析各因素对铝土矿中Al2O3的溶出率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的溶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