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焦作市某排氟企业周边土壤氟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焦作市某化工厂生产厂区周围土壤(0~20cm)中氟元素为研究对象,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氟质量分数,分析了氟污染物对厂区周围浅层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pH值呈偏碱性,土壤中总氟质量分数为197.1~1115mg/kg,平均质量分数为(540.57±120.15)mg/kg,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478mg/kg)和总氟平均值(491mg/kg),低于氟病区总氟质量分数;土壤中水溶性氟质量分数为7.32~34.98mg/kg,平均质量分数为(19.61±3.95)mg/kg,稍高于我国一些地氟病区土壤水溶性氟质量分数,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13年南海西部综合航次于南海琼东陆架海域采集的3根沉积柱(C1、C2、C4)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对粒度的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使用矩法计算出沿离岸方向3根沉积柱样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33 Φ、6.14 Φ、6.26 Φ,粒度总体上较细;标准偏差平均值分别为2.59 Φ、2.19 Φ、1.82 Φ,表示分选性逐渐变好;偏度平均值分别为0.40、-0.02、0.48,其变化规律不明显;峰度平均值分别为1.75、2.27、2.70,其值逐渐增大。利用幂指数法,在累积体积百分比5%~95%范围的无标度区间内计算得到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维值,总体范围为2.24~2.54,平均值分别为2.52、2.45和2.30,处于较高水平;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样品粒度分维值逐渐降低,但分选性变好;粒度分维值与标准偏差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分选性对粒度的分形特征产生影响。根据C-M图,沉积柱样的流体为牵引流,颗粒的主体搬运方式由沉积柱C1的滚动逐渐转变为沉积柱C4的悬移;对比发现,以滚动组分为主的颗粒粒度分维值较大,以悬移组分为主的颗粒粒度分维值较小,说明分形程度受搬运方式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血液中的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人体血液中硒的含量.健康者(30人)血液中硒的平均含量为114.6±11.2ng·mL~(-1);肿瘤及心脏病患者(20人)血液中硒的平均含量为77.4±11.1ng·mL~(-1)。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及心脏病患者血液中硒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0.5%-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6.6%,检出极限为0.65ng·mL(-1).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苯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饮料中苯甲醛含量的方法.采用PEG-20M(30m×0.32mm×0.25μm)色谱柱,程序升温,FID检测器检测.结果苯甲醛在50μg·mL^~1-800μg·mL^-1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浓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1,平均回收率95.2%,相对标准偏差4.5%,方法检出限5μg·g^-1.本方法简单、准确,适合饮料中苯甲醛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在SBR反应器中,接种普通活性污泥,以沉降时间为选择要素,逐渐提高氨氮负荷成功培养了以氨氧化细菌(AOB)为优势菌的好氧硝化颗粒污泥,其形态近似为球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1.1mm,平均沉降速率为1.9cm·S-1,SVI在18.2~31.4mL·g-1之间,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5%,亚硝酸盐积累率维持在809/6~90%。颗粒污泥形成后,氨氧负荷达到了0.0455kgNH4+-N(kgMLSS·d)-1,与启动期相比,提高了4.55倍。分子生物学FISH技术对颗粒污泥茵群结构的定量分析表明,AOB占全部茵群的14.9oA左右,NoB占0.89oA左右。反应初期高FA和反应后期高FNA的共同作用可能是该研究中实现和维持稳定短程硝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EVOH-SO3Na无纺布薄膜的制备及微观形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1,3-丙烷磺酸内酯为原料,在叔丁醇钠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出了EVOH—SO3Na.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了EVOH—SO3Na无纺布薄膜.通过SEM分析,研究了纺丝液质量分数(ωε)、表面张力(γ)、纺丝液流量(Q)、毛细管-收集板距离(D)等工艺因素对无纺布薄膜微观形貌及纤维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ωε为5%~20%时,随着ωε的升高和γ的下降,纤维中的珠状物或纺锤体的含量变少,纤维直径(Ф)相应地变粗.当D〈8cm,Ф〉0.4μm;D为9~30cm时,Ф变化较小,约在0.1~0.3μm;D〉40cm时,在收集电极上很难得到纤维.  相似文献   

7.
在波动方程zxt=0与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φxt=G(φ)之间,若存在由某种可积系统定义的Bcklund变换z→φ,则可证明函数G只能是指数函数G(φ)=c1ec0φ(e=2.71828…,c0与c1为非零常量)的形式,相应的可积系统也同时被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8.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制备了水性聚苯胺(PANI)乳液,X射线衍射分析(XRD)结果表明,DBSA掺杂的PANI分子链伸展性较好;粒径测试结果表明聚苯胺乳胶粒子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50nm。冉以水性氟碳(FC)乳液为成膜物制备了水性PANUFC复合乳液涂层材料,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Tafel曲线(Tafel)、平衡开路电位(OCP)考察了其对Q235低碳钢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PANI/FC复合乳液涂层具有较高的阻抗.显著地提高了金属的腐蚀电位(-0.4V),降低了金属的腐蚀电流密度(10-6A/cm2)。当m(PANI):m(FC)=1:1时,复合涂层对Q235碳钢的防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粒径的稻壳以及其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从TG和DTG图上可看出,粒径为0.88~0.38mm的稻壳的失重率(约60%)最大,粒径在0.08mm以下的失重率最小(约55%);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TG和DTG曲线向高温侧移动,热流率逐渐增大,最大失重速率对应的温度升高,而最大失重速率降低。采用FWO法和Popescu法计算了稻壳热解的动力学参数并确定最佳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10.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当水样体积为5.0mL、pH值为8.0、吹扫时间为30min、吹扫温度为50℃时,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N、N-二甲基苯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0.001、0.0001、0.0005mg/L。实际废水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4.26%,加标回收率为94.4%-98.6%。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使用熔融乳液法将聚乙烯(PE)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E~b—PEG)乳化成纳米级胶束,同时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硅源水解并自组装到纳米PE胶束表面上,制备了纳米聚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产物分别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适量的表面活性剂PE-b—PEG存在的条件下,复合微球的可控尺寸在30~190n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94nm.  相似文献   

12.
红壤坡耕地不同整治方式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改善对于植物水分利用和土壤化学性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以坡耕地为对照,旱作梯地、茶园地、次生草地和人工牧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容重、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非毛管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坡耕地不同整治方式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整治方式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均显著增大,而次生草地显著下降,010 cm土层土壤容重依次是人工牧草地(0.98 g/cm3)<坡耕地(1.09 g/cm3)<旱作梯地(1.19 g/cm3)<茶园地(1.22 g/cm3)<次生草地(1.38 g/cm3);010 cm土层土壤容重依次是人工牧草地(0.98 g/cm3)<坡耕地(1.09 g/cm3)<旱作梯地(1.19 g/cm3)<茶园地(1.22 g/cm3)<次生草地(1.38 g/cm3);010 cm土层土壤饱和含水量大小顺序为次生草地(30.84%)<旱作梯地(37.54%)<茶园地(41.69%)<坡耕地(45.40%)<人工牧草地(55.08%);次生草地和坡耕地的土壤毛管含水量均随着土层增加而增加,人工牧草地、旱作梯田和茶园地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表层土壤中,毛管含水量差异较小,其值分别在25.83%10 cm土层土壤饱和含水量大小顺序为次生草地(30.84%)<旱作梯地(37.54%)<茶园地(41.69%)<坡耕地(45.40%)<人工牧草地(55.08%);次生草地和坡耕地的土壤毛管含水量均随着土层增加而增加,人工牧草地、旱作梯田和茶园地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表层土壤中,毛管含水量差异较小,其值分别在25.83%21.61%、4.25%21.61%、4.25%7.38%之间波动,相互之间大体不显著;人工牧草地、坡耕地、旱作梯田和茶园非毛管含水量随土层增加而减少,次生草地则增加,07.38%之间波动,相互之间大体不显著;人工牧草地、坡耕地、旱作梯田和茶园非毛管含水量随土层增加而减少,次生草地则增加,010 cm土层中人工牧草地土壤非毛管含水量为24.02%,明显高于次生草地(3.07%)、坡耕地(11.57%)、旱作梯田(10.80%)和茶园地(10.33%);不同整治方式土壤田间持水量变化趋势与土壤毛管含水量相同,其中010 cm土层中人工牧草地土壤非毛管含水量为24.02%,明显高于次生草地(3.07%)、坡耕地(11.57%)、旱作梯田(10.80%)和茶园地(10.33%);不同整治方式土壤田间持水量变化趋势与土壤毛管含水量相同,其中010 cm土层以人工牧草地田间持水量最大,为30.82%.不同整治方式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影响有显著差异性,人工牧草地土壤水分物理结构最好,因此,对红壤坡耕地不同整治方式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有利于探索坡耕地整治技术,以及如何对土地进行合理配置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疆喀纳斯湖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结合放射性同位素210Pb、137Cs定年,研究了喀纳斯湖沉积物粒度敏感组分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喀纳斯湖沉积物以细颗粒组分(粒径小于16 μm)为主,但1814~1830年(32~35 cm深度处)和1893~1903 年(18~20 cm深度处)这两个时期的沉积物粒度特征发生了突变,粗颗粒组分(粒径大于16 μm)尤其是粒径大于63 μm组分含量迅速升高。对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的分析表明, 这两个时期的沉积物来源或沉积动力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此,首先运用粒径-标准偏差法提取了沉积物中的敏感粒度组分C2(粒径为15~238 μm),进而通过敏感粒度组分与器测气象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沉积物粗粒径(C)-中值粒径(M)图分析,研究了喀纳斯湖沉积物沉积时的动力条件。组分C2的含量大小与区域春季、夏季温度有关,反映了山地春季和夏季雪、冰融水入湖的强度,组分C2含量在1814~1830年和1893~1903年这两个时期的快速增大与水动力异常偏大有关,据此识别了两次显著的洪水事件。与区域树轮、冰芯记录及文献记载的对比分析表明,洪水事件的发生与对应时期内暖湿的气候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规划中无径流资料的云首水库工程规模,需要分析计算设计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采用地理综合法计算了云首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年径流的均值、变差系数和偏态系数,获得了该流域在丰水年(P=20%)、平水年(P=50%)、枯水年(P=75%)和特枯水年(P=95%)的设计年径流量分别为2 393,1 198,654,318万m3.采用水文比拟法确定了年内分配.研究表明,采用地理综合法计算年径流的均值、变差系数和偏态系数,采用水文比拟法确定年内分配,可作为无资料地区年径流合理分析计算的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Agilent Eclipse XBD-C18分析柱(150mm×6.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水(B)=35∶65等度洗脱,之后运行6min,流速1.0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360nm,柱温30℃,构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法对丁香中槲皮素进行测定。槲皮素在0.1μg~1.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1。重复性试验测得槲皮素的平均含量为0.12mg/g,RSD(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为1.45%。加样回收率为98.9%,RSD为1.16%(n=5)。本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可靠,分离度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丁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对羊毛纤维、蚕丝纤维及其混纺纤维进行鉴别,并建立羊毛/蚕丝混纺纤维含量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应用二阶导数谱图中的1265±1、996±1、(974±1) cm-1一组吸收峰可以对蚕丝纤维进行定性。应用二阶导数红外谱图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 ),选取835.00~495.00 cm-1作为建模时的峰范围建立定量模型。该定量方法数据重复性较好,标准偏差≤1.51;定量模型的回归系数及定标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0.99943和RM S EC :1.16;与化学溶解法相比,两者的定量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绝对偏差相差不大,但红外光谱法的回收率稍低,在87.76%~107.82%之间。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SAPO-34分子筛,并考察了SiO2/Al2O3、H2O/Al2O3、晶化温度对SAPO-34分子筛合成的影响,进一步采用XRD、粒度分布、SEM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物料摩尔配比为n(Al2O3)∶n(P2O5)∶n(SiO2)∶n(TEA)∶n(H2O)=1∶1∶0.8∶3∶60,晶化温度为200℃,晶化时间为48 h时,合成的SAPO-34分子筛相对结晶度高,粒度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7.5μm.  相似文献   

18.
野菊叶中绿原酸及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野菊叶中绿原酸及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以0.04%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5 nm,结果表明绿原酸浓度1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7;平均回收率为96.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5%(n=6).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浓度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2.6%,RSD为0.63%(n=6).  相似文献   

19.
以三氯乙酸作溶剂,检测波长为240nm,用TU-181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三聚氰胺的吸光度.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浓度在0.8~8.8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38×10^4L/(mol·cm);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30%,回收率为95.16%~108.62%.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一致.该研究为三聚氰胺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