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区域的沉积相图,是沉积相研究的重要成果。实际工作中,沉积相图的绘制是在综合分析各种地质参数的基础上产生的。应用GIS分析中的缓冲区原理,对影响沉积相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并在Microsoft Visual Stdio.NET编程环境中完成缓冲区算法。最后,根据某油田各种实际地质参数数据,应用该方法实现了河道沉积相形成的快速正演模拟,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沉积相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对测井曲线进行单井划相,加快了划相速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根据某地区的河流微相特征标志,给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沉积相识别方法。神经网络采用带有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率的反向传播算法(BP)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3.
油气资源评价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支持下,利用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庆朝59区块进行资源综合评价应用,最终划分出4类有利区块,识别出2个有利井区.预测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简便易行,评价结果直观,可信度较高.应积极研发各类GIS软件功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各个领...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震地貌学的沉积相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相分析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技术,进而言之,是适用于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一种方法。术语“地震相”对不同的人而言有不同的意义。然而,用于本次研究的地震相被定义为限于地震薄层(以正常的采样率,如4ms)的沉积相之地震描述,进行这种研究的地震相分析不同于较厚沉积层序的传统地震相分析。作为地震属性的一种主观上的解释,地震相分析常常是费力而又非一致性,尤其是如果涉及到多个填图单元的时候。如何借助于计算机模式识别作自动数据处理,从而改善一致性并减少三维处理的周期时间,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5.
实用地震沉积学在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刘保国  刘力辉 《石油物探》2008,47(3):266-271
提出了实用地震沉积学理念,探讨了实用地震沉积学的技术体系。实用地震沉积学的技术体系包括精细等时地层格架、最小等时研究单元、岩相物理分析和定量地震相分析等,其中定量地震相分析包括年代地层切片技术、地震属性和波形分析技术等。以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D气田上古生界岩性油气藏为例,重点阐述了定量地震相分析技术在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分析表明,实用地震沉积学在沉积相分析和岩性圈闭预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智慧石油管网时序标准化片段巡检技术仅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巡检效果不佳。设计了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下的智慧石油管网时序标准化片段巡检技术。利用红外图像采集设备,对石油管网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灰度化、对比度增强和降噪处理。利用空间叠加分析的特性,将预处理的图像数据进行叠加,通过计算提取叠加后的图像数据特征,在缓冲区分析的作用下设定巡检路径规划三维空间,通过计算巡检点到虚拟直线之间的距离构建相应的巡检路径规划模型,通过对规划的巡检路径进行评价,判断当前路径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完成对石油管网时序标准化片段的巡检。仿真实验表明,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下的智慧石油管网时序标准化片段巡检技术的巡检安全性指标为0.954,与传统的智慧石油管网时序标准化片段巡检技术相比巡检效果更好,可靠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碳酸盐岩油藏地质建模和储量计算中人工判别未取心井沉积相的标准不统一。以中东Y油田碳酸盐岩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选取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90%的主成分代表输入的测井信息,通过正演去掉油层对电阻率的影响,运用均值滤波去齿化和众数滤波确定边界;采用岩心刻度方法,以岩心井的测井数据和沉积亚相建立学习样本,对未取心井使用K最邻近分类算法(KNN)进行沉积亚相分类预测。结果表明,KNN对沉积亚相的预测精度达到90%以上。与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ANN)和自组织映射(SOM)预测结果比较后认为,该技术有效解决了学习样本量大、类域交叉多的难题,且运行速度快,分类结果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8.
介绍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响应计算原理。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2种频率(400kHz和2 MHz)下,单发双收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在倾斜井眼及各向异性地层中的测井响应。主要考虑了钻铤、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倾斜地层等因素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钻铤的存在使2个接收线圈的相位差减小,视电阻率值变大;由相位差得到的各向异性地层的视电阻率值小于各向同性地层的视电阻率值;倾斜井眼下,倾斜角较小时测得的曲线与竖直井相差不大,但随着倾斜角变大,曲线也变化较大,界面处对应的视电阻率曲线不平滑并出现犄角。  相似文献   

9.
水下分流河道是浅水三角洲沉积主要的砂体类型之一,但受砂体规模限制,如何在非密井网区对水下分流复合河道内部单一河道砂体进行表征,是目前开发地质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以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为例,采用井震结合的手段对目的层水下分流复合河道内单一河道砂体展开划分与识别。研究表明,水下分流复合河道内单一河道砂体侧向叠置关系可划分为切叠式、接触式和孤立式3大类,分别与单边侧向叠加、多边侧向叠加、厚度差异、厚—薄—厚、河间砂沉积型和河间泥沉积型6类测井—地质识别标志相对应;根据密井网区测井资料建立6类识别标志的实际地质模型,并进一步通过正演模拟建立6种单一河道组合正演模型,各种单一河道组合的连接部位的地震响应特征分别为“能量不变、波峰错动、波谷错位”、“能量不变、波形下错”、“能量减弱、波形拉长、上移”、“能量不变、单峰上移”、“能量减弱、视厚度增加、边界错动”、“能量很弱、出现复波”;由密井网区单一河道砂体划分结果拟合得到研究区单一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宽/厚比经验公式,在此指导下,通过寻找与已建立正演模型特征相符的井间地震响应,完成了稀疏井网区水下分流复合河道内单一河道砂体的识别。  相似文献   

10.
GIS的空间分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慧  邱淑媛 《吐哈油气》2003,8(3):377-382
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地理信息系统有别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关键所在。空间分析是一个地学研究领域的人们十分熟悉的概念。自有地图以来,人们就始终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类型的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获取地表影像的分辨率就越来越高。高分辨率影像能够清晰直观地展现物探工区的地表概况,为物探生产业务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本文分析了高分辨率影像在地震勘探中应用的技术方法,并介绍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辅助地震勘探GIS软件。该软件实现了地表信息的提取应用、测线的管理、炮点偏移设计、障碍物分析、路线设计等物探专业功能,有效地辅助地震队提速提效。  相似文献   

12.
 新疆TPT油田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为缝洞型储层,其缝洞系统在纵、横向上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识别和划分缝洞单元是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根据钻井资料建立缝洞系统的理论地质模型,通过地震模型正演对各种常用的地震波动力学属性参数的缝洞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把多种地震波动力学属性参数融合成一种综合参数,结合钻井、测井和开发资料对目的层储层的缝洞单元进行了划分。据此建立了一套利用地震波场参数识别和划分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单元的方法,可以用于后期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3.
对最小平方约束下的反演谱分析方法(CLSSA)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介绍了求解频谱的线性方程组的构建以及迭代求解过程。随后对单子波、频率混叠的余弦模拟道及单子波道进行了试算分析,并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以及S变换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时频分析方法,采用Hilbert变换构建复数道进行CLSSA分频的方法,同时具有更高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率。最后,分别采用STFT方法、S变换和CLSSA方法对实际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并提取沿层最大振幅切片以及主频切片,对比分析表明,CLSSA方法能够用更小的时窗更准确地拾取地震记录中的频率变化,即在保证频率分辨率的前提下能够得到更高的时间分辨率,清晰地刻画研究区内目标层位的辫状河道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偏移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声波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激发单炮地震记录,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对激发的单炮记录进行成像,讨论了不同偏移距范围地震数据和不同偏移孔径对地震成像效果的影响;对实际连片地震资料进行了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显示,适当的大偏移孔径下,相邻区块互相贡献使深层陡倾角地层成像效果明显改善.研究成果对实际地震资料叠前偏移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AVO正演模型与AVO交会分析在AVO技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岩石物理理论为基础,根据MXG地区测井资料和其他相关信息,通过流体替代分析了不同深度条件下天然气饱和度对岩石属性的影响;并利用地震正演模拟及AVO交会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天然气饱和度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其结论和认识可为利用地震AVO分析储层天然气饱和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速度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直接关系到叠加和偏移的质量。在常规的速度分析过程中,为了使CMP道集中的反射同相轴对的最齐而提取的叠加速度,是将地层假设成均匀介质,这在地层复杂地区会引起较大的误差。首先阐述了横向变速介质中叠加速度产生误差的原因,然后对天山南缘地区实际过井剖面进行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分析了叠加速度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大小,并探讨了消除误差的方法,为变速成图提供了更可靠的速度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正演模拟的地震反射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储层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利用地震信息直接预测储层砂岩厚度的横向变化,愈来愈迫切要求对地震数据进行高保真处理。利用波动方程理论法对楔形体砂岩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探讨了随机噪声、地层吸收对地震记录、地震属性以及砂岩预测结果的影响。分析认为,当Q小于100时,地层对地震反射能量吸收严重,需要在处理中加强能量补偿。当S/N小于5时,储层砂岩厚度与地震反射特征、地震属性的相关性变差,噪声对预测结果产生干扰,影响储层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复杂井周条件下随钻电磁波测井的响应规律,优化仪器参数,开展了基于hp-FEM算法的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响应正演研究.根据时谐电磁场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考虑边界条件建立了变分方程,采用hp-FEM算法对仪器在二维旋转对称性地层模型中的响应进行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均匀地层hp-FEM数值解与解析解相对误差仅0.046 3%,验证了正演程序的精确性.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发射线圈频率越大,相位差曲线变化幅度越大,且极化角所处位置越靠近真实模型的分界面;仪器的源距越小,极化角越明显,纵向分辨能力越强.相对于低阻层,仪器进入高阻层时,相位差曲线上出现的极化角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频率和缩短源距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地层界面位置,为地质导向决策提供测井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波动方程正演的倾斜地层VSP走时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SP时深关系是构造圈闭勘探中联系时间域地震剖面和深度域钻井、测井资料的桥梁,大量基于偏移地震剖面的岩性圈闭勘探实践使得VSP时深关系曾经被忽视的精度问题暴露出来,时深标定者的"拉伸"操作也常常被质疑。针对地层倾斜这一影响地震波传播路径从而影响VSP传播时间的因素,研发了波动方程正演分析工具,实现了地层倾角对VSP传播时间影响的定量分析,并在渤海锦州M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从而为陡倾角地区时深标定工作中合理拉伸量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测井资料沉积相分析在砂砾岩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砂砾岩体沉积的特殊性,测井资料沉积相分析在砂砾岩体沉积相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FMI资料能够准确地识别砂砾岩体的沉积构造、岩石结构和沉积韵律性等特征,常规测井曲线则能够很好地区分各种类型的岩性.采用交会图分析技术和贝叶斯聚类分析方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类型,由FMI资料描述各种岩相的岩石组合(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粒度和沉积韵律性等特征.针对水下冲积扇环境的砂砾岩体沉积,总结出15类岩相模式,并通过同岩心资料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各类微相的岩相特征,作为测井资料划分沉积相的依据.该方法己成功地应用于东营凹陷某区块的沉积相分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