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重叠三层楼中楼住宅简介背景技术现有的普通型住宅通常为平层布置,每户往往在二、三开间以上,以致住宅建筑的户面宽动辄11、12m甚至14、15m。为节约用地,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小面宽、低层高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赵冠谦先生10多年前在泰安推介“中国八五新住宅设计优秀方案”时,就曾指出:户面宽与层高是住宅建设中最重要的两个技术经济指标。同时指出,日本,以及美、英  相似文献   

2.
“A”重叠三层楼中楼住宅简介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型住宅通常为平层布置,每户往往在二、三开间以上,以致住宅建筑的户面宽动辄11、12米甚至14、15米。为节约用地,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小面宽、低层高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赵冠谦先生10多年前在泰安推介“中国八五新住宅设计优秀方案”时,就曾指出:户面宽与层高是住宅建设中最重要的两个技术经济指标。同时指出,日本,以及美、英等国的层高标准都比我国实际应用的标准低。10多年过去了,规范修订了几次,2.6m的层高在《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101——87规范中就已同国际接轨。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困难重重,苦苦追求而不可得,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住宅建设中,当每户建筑面积标准以及建筑层高和层数相同时,每户平均面宽大小是影响占地面积和建筑密度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人们为减少面宽作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北方,50平方米/户的面宽一般已控制在5.4米以内,甚  相似文献   

4.
广州属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隔热降温是住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又因大城市地价昂贵,为在购得的有限土地上建造尽可能多的住宅,遂产生多层联排式住宅。广州的这类联排式住宅进深特大,每个分户单元面宽4至5米,进深一般可达15至20米,甚至有达30余米者。因其细长有如竹筒,故当地俗称“竹筒屋”。竹筒屋是在广州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后产生的新的住宅类型。它采用了完全不同于传统住宅的新的建筑形式,同时,也采用了新的结构形式与新的建造方法。这是一种既适应当时当地居住者的需要,又保留着强烈地方特色的住宅类型。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学习南方民居的传统经验,试作了一种适应炎热地区气候条件的内院式住宅方案,并就有关问题略加探讨。 一、在南方地区浅进深住宅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南方地区住宅设计的倾向是,争取南北穿堂风而导致进深越来越浅。其进深通常都在7米左右。图1是武汉市穿堂风效果很好的一梯二户单元住宅实例,进深仅6.64米,平均每户面宽达6.6米。由于这种住宅热稳定性差,对室外气温敏感,住户反映冬冷夏  相似文献   

6.
正在上海一个普通旧里弄之中,RIGI睿集设计的刘恺设计了这个三层白色的住宅。上海有很多类似的老房,这并不是一个拔地而起的新建筑,它位于一个自然的状态形成的街区,这些房子承载了上海的记忆。原始建筑1947年竣工,由三层组成。面宽5.5米,深度约15.2米。南北朝向,南北各有入口,由于内部复杂隔  相似文献   

7.
随着住房用地的日趋紧张,合理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就需要每一个建筑师在设计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缩小单元面宽,增加单元住房套数(如一梯三户和一梯四户),同时使日照、采光、通风满足《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的要求。基于上述思路,笔者设计了一种一梯三户的住宅方案,它克服了以往一梯三户住宅难于连续组合,平面布置分散,采光、通风差等缺点,兹将方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住宅个体设计的几种节约用地的手段中,加大建筑进深比其它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更显著(表1),因此如何加大住宅进深成了探讨住宅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住宅内部设置小天井,为加大进深创造了条件。以“全国城市住宅设计方案竞赛”为例,平均进深,一等奖方案B=9.14米。二等奖方案B=9.18米。而三个小天井方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小康住宅通用体系通则(WHOS)关于设备方面有一明确要求:“合理、集中布置管道,分设管井,暗藏或隐蔽管道,实现查表不入户。”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室内管道暗设;二是“三表”出户。所谓“三表”,是电表、水表、煤气表的简称。三表设于室外,是住宅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住户私密性、安全性的需要;也是住宅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 三表之中,电表由于导线可塑性强而率先出户,水表、煤气表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及主观因素的制约一直设在室内。所以“三表出户”现在实际上是“两表出户”,这里姑且仍称“三表”出户。按现有的技术条件、设备状况实现三表出户存在许多不能克服的困难。从建筑角度着眼,实现三表出户的方法,一是集中管井法;二是集中用水设施法。集中管井法是  相似文献   

10.
住宅的面积标准,反映了地区人民的居住水平,是住宅设计依据的重要原则。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面积标准规定平均每户建筑面积42平米,“户室比”为一室户占10~15%,二室户占70~80%,三室户占10~15%。但是,按照这个规定设计的住宅,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一、一室户占比例太少,不能满足当前结婚户和少人口户的需要;二、  相似文献   

11.
按我国近时期住宅建设的要求,大套型住宅仅占20%左右。为了避免常规大套型单元设计的面宽过大、用地浪费的弊端,我们在设计中采取单元竖向组合不同套型的方式,达到大套型小面宽的最佳效果。此方式便是顶上两层作为跃层式大套型户,下面各层为中小套型户的单元竖向组合,所获得的户内  相似文献   

12.
解决太阳能热水系统与住宅建筑一体化问题,必须从太阳能热水系统与住宅建筑同步设计入手。“集中集热-分户贮水-分户使用”类型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是目前中高层住宅相对合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户式中央空调集大型中央空调系统和家用空调器优点于一身,即为用户提供从设计、配套到安装、服务的全面方案,它跨越了我国空调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的“大型中央空调”与“家用空调”间的界河,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家用空调新理念。据了解,目前户式中央空调主要安装使用在以下三类地方:一是别墅、公寓和大的复式住宅;二是办公楼、餐馆、健身房等中小型家用住宅及类似用途建筑;三是大中型商用建筑的分单元、分区域空调系统。由此分析,建筑和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将会为户式中央空调带来巨大的商业契机。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2年中国建筑和房地产行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轻建筑自重,提高抗震性能,我们应用新建材、新结构、新工艺,设计、修建了框架轻板试验楼。 建筑设计 试验楼首层为成果陈列室,二层为住宅,平面选用北京地区“一梯三户”单元式布局形式,单元户型有一室户、二室户、三室户各一套,每套有独立的  相似文献   

15.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四层住宅原是砖混结构,于62年建成后交付使用,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改建前经质量鉴定,认为良好。原四层住宅一梯三户,开间采用3.40米,总长度为32.80米,进深为11.20米。结构采用240砖墙承重,捣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楼层高度为3.00米,总高度为12.60米(见图)。改建加层方案:在原建筑的两外侧增设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承受新的加层砖混住宅(见加层剖面),其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筑》2005,(3):63-64
圆明园厢白旗居住小区是一个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在设计中我们将叠拼住宅作了改进:一、二层为复式,三层为平层,四、五层为复式或平层.同时,为了改善顶层几户的居住条件,设置了电梯,从三层的平层户型开始,每户的面宽跨跃了两个下层复式户,从而减少了公摊面积,使一部电梯可服务4~6户,跨跃8~10户.由于下有露天花园,上有屋顶花园,在设计中为中间几层的平层住户提供了1.8m×6m的阳台.  相似文献   

17.
俞成香 《安徽建筑》2006,13(2):13-16
文章通过对建筑层分档、合理面宽分析,说明节能省地之简便方法,并依据相关规范,列举现实存在的与高品质住宅有关的不利因素及少数住宅设计中大面宽低层高存在的隐患。为了使之既节能省地、又满足动静分区功能要求,将楼层理想值、合理面宽与跃层住宅相融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与设备已在逐步进入户内,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住户对居住空间的环境与建筑质量都有了新的要求。根据我国城乡用地紧张的状况和目前的经济水平,住宅面积标准又不可能提高得过多。从现实标准出发,在有限的面积标准内,节约城市用地,还是有意义的。一、缩小每户面宽未可忽视不少地区把加大房屋进深,缩小每户面宽视作节约用地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北京地区的有关资料,在住宅面积标准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每户面宽减少10cm,便可节约用地1.48%。北京地区已把平均每户面宽这一参数正式列为住宅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是不无道理的。南方地区住宅设计的倾向是浅进深.通常在7m左右。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争取居室  相似文献   

19.
一梯三户形式仍然被我们经常采用。它具有节约楼梯造价、建筑面宽小、节约用地的优点。由于它住户量不大,户间干扰小,也为住户和建设单位所乐于接受。过去,经常采用的五开间一梯三户住宅,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点式一梯三户,都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占用南向做厨房、厕所,分户门关闭使室内通风不畅等。在炎热地区这一问题尤显突出。较常采用的一梯三户平面形式见图1、图2。为了重点解决好这一问题,我在本校东  相似文献   

20.
该住宅设有三种垂直方向上的交通方式:攀岩墙、梯子和楼梯。其所在的住宅区域是新旧建筑共存的区域.并且该地段所有的建筑都要高于7米.因为这里已经成为“建筑地上最低高度7米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